APP下载

师生协同发展对大学生校园适应的影响

2017-04-12赵晓艳郝健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师生关系

赵晓艳+郝健强

摘要:在繁荣的自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这一变化对大学生校园适应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营造氛围、统整资源、搭建渠道、创新平台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师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为大学生的校园适应提供全程化和实时性的指导与助力。

关键词:协同发展;师生关系;校园适应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人际依恋视角下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的研究》(52XJ1402)

G645.5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不断繁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加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常态下,高校师生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以促进高校师生的协同发展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师生协同发展对高校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教学氛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绪和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1],并会进一步对大学生校园学习的适应效果产生影响。高校师生协同发展态势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构建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良好师生协同发展态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高校师生协同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前高校师生协同发展现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制定了高校师生协同发展调查问卷(教师版和学生版)。面向天津某高校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在校大学生600人(男女各半)和在校教师200人(男女各半)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86份问卷,回收率是98.2%,其中746份问卷有效,有效率达93.2%。调查表明高校师生协同发展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发展呈现出师生“相背而行”的趋势。

1.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差异,教师对师生协同发展的满意程度高于学生

在问卷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于师生协同发展的满意度较低,仅有28.5%的学生的表态为满意,35.2%的学生抱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有64.8%的教师表示对当前现状满意。其原因主要是师生观念的差异。由于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起引导性作用,默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上不需要教师过多的监督。而当前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受中小学教育模式影响,学习态度属于被动接受,习惯于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希望得到老师的更多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大一新生在大学学习的适应阶段,从学习环境到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适应的过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难、迷茫,他们期待自己的老师是能够随时为自己排忧解难的良师益友。

2.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总体交流频率过低,交流深度远远不够

有34.8%的学生表示自己和老师基本没有来往。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教师与学生的配比严重不足,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当前高校大部分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以至于一个学期结束,教师只认识班里一部分同学,甚至师生在课堂之外形同陌路的状况;加上当前大学老师基本上是“上课来,下课走”的模式,下课后老师就“消失”了,课下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难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联系老师。师生间的交流仅限于课堂内知识的传授方面。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也仅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与学生缺乏思想和情感的交流[2]。师生间难以同步,更不用说有共鸣和思想碰撞了。另外,教师除了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项目,科研压力和晋升职称压力都很大[3],这些现实的因素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息息相关,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方面花费的精力大大减少,仅限于完成“传道授业”任务,却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解惑”,导致师生间的距离感越来越强烈。

3.高校教师与学生都有加强交流的愿望,但是双方均处于被动状态

在学生版调查问卷中,89.1%的大学生选择“朋友型”作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类型,仅有10.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师长型”;“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上,62.2%的学生选择了“良师益友的”,25.6%的学生选择了“知识渊博的”;而教师版调查问卷中,在“你最喜爱什么样的学生”上,82.1%的教师选择了“善于思考和提问的”。由此可见,学生期望自己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知识渊博、能够主动关心自己的朋友,老师期望自己的学生是勤学好问的,主动性强的。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都期待与对方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但前提是期望对方是主动的。

二、新常态下师生协同发展在促进大学生校园适应中的实现途径

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角色,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4],良好的师生协同发展态势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校园生活,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等的关键因素之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大学生更好更快适应校园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聚焦影响师生协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师生间交往热情不高,资源零散、渠道不畅、缺乏交流平台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营造氛围、统整资源、搭建渠道、创新平台四个方面来解决问题,来推进师生协同发展,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助力。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举办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每年新生入学之初,组织专业课老师与新生面对面交流活动,老师们针对新生普遍困惑的专业前景、课程设置、考研和就业问题,作耐心细致地解答。多角度、多途径地鼓励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立志要趁早”,提醒同学们从大一开始认真做好规划,确立目标,持之以恒,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精彩。针对二三年级准备考研的学生,组织专业课老师与考研学子面对面交流活动,老师们分享自己的考研故事,从考研院校选择、专业选择、复习时间安排、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鼓励考研学生坚定目标,攻坚克难,锲而不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在每年毕业季,组织专业课老师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师生共同畅谈四年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学院课堂教学模式、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结构、学风建设等方面与老师交流探讨,为学院建设献计献策。通过开展一系列师生面对面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促进彼此思想共同进步,为大学生的校园适应进行全程化的指导。

2.邀请青年教师现身说法,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

邀请学生身边的榜样、深受学生喜爱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演讲嘉宾,和大家一起回忆自己的青春故事,畅谈理想人生,分享对于生命的感悟,传递快乐与正能量,用老师们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老师的学识激励学生,给予学生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从而形成师生间亲密的朋辈关系。

3.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微信平台开设师生互动模块,开启师生对话新模式

随着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新的交往方式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大学师生交往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建立师生沟通新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借助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自媒体平台,创建微信平台企业号,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老师和学生搭建真诚沟通和私密畅聊的渠道。解决学生有问题找不到老师的难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企业号提出问题和困惑,志愿者汇总并转递给老师,及时给予回复。比如线上开展”我最喜爱的男神/女神”教师季投票活动,邀请评选出的男神/女神做客企业号与学生进行网上实时互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打破传统的师生对话模式,搭建师生真挚情感流动的渠道,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新常态下师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大学生的校园适应进行实时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朱鹏武.高校师生关系淡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167-168.

[2]娄欣生,周艳球.中英大学师生关系比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89-91.

[3]戴晓娟.现代环境下大学师生关系的弊端與调适[J].今日科苑,2008(10):250-251.

[4]叶雯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12,27(2):121-123.

Abstract: In the boom we-media era,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novation of high education deep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is change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ampus adaptation of undergraduate. Only through constructing atmosphere, integrating resources, Building channels and creating new platform, the co-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new normal will have a very good situationto provide the entire process and real-time guidance and help for campus adaptation of undergraduate.

Key words:Co-developmen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ampus adaptation

作者简介:

赵晓艳(1982-),女,山东东营人,教育学硕士,政工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郝健强(1986-),男,山东青岛人,工学硕士,助教,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还原一个纯洁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