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学本科教育改革初探
2017-04-12宋浩波
宋浩波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历史学本科教育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授课模式,教学方式、手段较为单一,无法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历史学本科教育的需求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体系进行再建构,通过探讨幕课、翻转课堂、联合培养模式、读书会、研讨班以及“E考据”等手段在历史学本科教育中的运用,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创新驱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学专业学习体系。
关键词:历史学;本科教育;互联网+;联合培养模式;E考据
历史学本科教育自19世纪专业化以来,主要采用夸美纽斯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集体教学模式,这种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期教育实践活动的检验,与中国教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后产生的优势自不待言。然而,笔者认为,现行的历史学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由于优质教学资源相对有限,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二,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无法充分适应每一个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与特点。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相同的知识在通过教师这一介质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学习者在自身知识背景以及社会文化情景的影响下对相同知识的理解与接收情况是存在差异的。因此,班级授课制并不能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达到最优,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拟将历史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义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个层次主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第三个层次是学术研究能力,侧重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慕课、翻转课堂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育4.0”模式可以运用到这三个层次的实践中,以促进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历史学本科教学体系的“供给侧改革”。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下,教师需要承担大量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因此,他们只能将相对少的时间投入科研工作和对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任务当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通史课程以慕课、微课的形式呈现,能使任课教师摆脱沉重的教学负担,以便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与对本科生的指导中,进而推动联合培养模式,加快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慕课、微课等形式搭建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能够打破院系和学科的界限,使各个专业的学生便捷地主修或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修习慕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组织教学。这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互联网课程在课下自主完成,在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在稍加点拨的情况下将学生引入对专题知识的探究当中,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探讨。这就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更深层的理解,突出了教师的“导学”功能。
联合培养模式是指跨学科或院系的联合培养方式,在英国许多高校的历史系中广泛采用,如牛津大学、华威大学等西方顶尖高校都开设有历史与经济学、历史与政治学等联合培养专业。联合培养模式通过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推动跨学科人才的互动交流,加快对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对而言,我国高校的历史学专业往往采用单一制的培养模式,造成了跨学科的综合人才相对匮乏的局面,对一些专门史的研究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供给侧相对不足与需求侧相对过剩的矛盾造成的,这样就有必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高等教育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这种改革的关键在于将各学科的主干课以慕课的形式在互联网平台上呈现,因为各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难度高、体量大,占据教师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将专业课的主干课程做成慕课、微课的形式,并将互联网上已有的慕课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学习平台,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将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解放”出来,以进行学术研究和对本科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同时,各高校的每个学院都提供一定数量的慕课资源并开设相应的联合培养的学位或双学位,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对其他专业的主干课进行主修或辅修,并在学期末参与相应院系的考核,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综合培养学位或双学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院系的教学资源。
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读书会、研讨班等探究型学习模式在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阶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本科阶段,仍以课堂授课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鉴于此,利用互联网资源构建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体系,通过把基础课程慕课化从而达到“解放”任课教师的目的,使他们能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对本科生阶段的研讨班和读书会的指导实践当中,对本科生知识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历史系本科生或多或少存在课外阅读量偏少、史籍阅读能力较差等问题,而读书会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这种师生互动的形式通过思想碰撞也能带动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笔者对互联网技术在读书会的运用有以下几点设想:第一,教师以慕课、微课的形式将对书籍、文本的简要介绍上传到网上学习平台。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史学论著的相关书评,提高学生对学术著作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同时,可以将学生的书评作业推送到公眾号上,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与创作。
研讨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特定课题进行创新型研究的课程,在西方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有限,目前,我国历史学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主要还是以授课课程为主。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研讨班在历史学专业本科生阶段的实践呢?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将研讨班的研究课题与教师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并对研讨班的内容进行适时更新,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历史学教师的研究水平,形成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第二,将研讨班的课程与讨论课的形式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英美等国已十分普遍,这种讨论课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师生的观点激烈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推动学术创新;第三,将翻转课堂的形式运用在研讨班的实践当中。学生在研讨班的讲授之前先自学基于研讨课题相关内容制作的微视频,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减少老师的讲授时间,师生互动讨论,一起解决疑难问题;第四,将研讨班与历史学主干课的教学讲授相结合。根据通史课程的教学安排开辟相应的专题进行研讨,如在世界现代史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讲授中安排一定课时的军事史、战争史的研讨课程,使讲授课程与研讨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传统的读书会、研讨班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经过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层次整合、深度融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分析、批判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使本科生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术论文的写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信息检索的便捷使学者的学术研究受益良多,历史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也需要从互联网数据库中搜集相关信息。在此背景下,有学者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史学研究进行了方法论等层面的探索与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台湾学者黄一农提出的“E考据”方法。
“E考据”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进行考据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巨大的争议,许多学者都对其前景以及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历史学本科教育中,对“E考据”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应关注以下问题:第一,“E考据”的方法需要与学生自身扎实的文史根底相结合。只有依靠深厚的文史基础对繁杂的史料和论著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的发展,如果只是怀着功利的目的做学术,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学术著作,不求甚解,急于求成,仅依靠互联网资源,将资料不加分析地进行堆砌,这样的研究一定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第二,网络资源信息量庞大,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互联网资源时做出相应的取舍;第三,“E考据”的大量运用和“互联网+”时代的史学研究对学术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批判地、全面地看待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互联网技术在历史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并非解决高等教育诸多问题的万能良方。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历史学本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模式,我们要在综合考量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开创多样化的评估体系。
责编: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