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打造高效课堂策略浅析

2017-04-12梁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提问教学效率兴趣

梁颖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 吉林辽源 1362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是目前广大教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笔者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结合目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就当前主流的理论进行简要分析,从几个方面谈谈一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效率 兴趣 提问

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通读课程标准后,发现新旧标准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而数学课堂教学除上述作用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数学的学习可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改的中心问题是课堂改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新课标下的热点课题。下面谈谈,我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一节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听课以及本堂课能否顺利进行。[1]

好的问题情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联系的“铺路石”,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因此,每节课的导语是组织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而我们往往却忽略这一点,这样势必影响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长方体模型和图形中找出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后,我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异面直线,接着提出“什么是异面直线”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叙述,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得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我们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教室或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最后以平面作衬托画出异面直线的图形。学生经过以上过程对异面直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2]

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笔者认为 “課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但是在数学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什么,笔者的看法如下:

1.在关键处发问点拨

也就是说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换句话说是看学生思维背后的东西。切忌华而不实的提问,如“是不是”、“有没有”,听起来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怎么思考,达不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如函数概念的学习时,我们的复习回顾一般有两种提问方式:一种是提问学生“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哪些?”,另一种是提问学生“生活中的函数有哪些?举例说明”。显然,第一种比较肤浅,学生不需要怎么思考就能回答,但要想回答第二种,学生得进行大量思考,考虑举得例子是否是函数,从而达到理解函数实质的目的。[3]

2.提问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

数学课堂提问还有许多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变式训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变式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结论与条件对调等,揭示条件、目标间的联系,解题思路中的方法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联想、转化、推理、归纳、探索的思维能力。

在解题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变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变式训练,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改变题目;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思维形成过程与方法的采用;通过改变条件,可以让学生对满足不同条件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通过改变结论等培养学生推理、探索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解题的变式分为解题方法的变式与题型的变式。解题方法的变式有时称为“一题多解”。通过变式训练,把看似枯燥的性质、定理通过层层解剖,把本质展现出来,把一个问题通过对结论进行联想、分析、探索,最终把隐含的有意义的结论一一推导出来。通过改变条件,发现由不同条件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的联系与规律,也可以通过结论与条件的互换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命题真假的辨析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联想,敢于怀疑的品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变式教学, 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无穷的变化中领略数学的魅力,在曼妙的演变中体会数学的快乐,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效益。[4]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晓芳.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讨.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08

[2] 张波.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成功(教育),2011(07):23

[3] 焦敬芬.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2011(04):08

[4] 李粉凤.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9):20

猜你喜欢

提问教学效率兴趣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