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工作,依心而动

2017-04-12陆宝根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打人认知结构办公室

“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和任务。学科教师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具体责任人,教育学生的任务更多一些,也更重一点。

自古以来,教育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来教育学生,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要把握学生的心理。

在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近三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打了另一位比他年龄小的同学。老师们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严厉指责、批评那位打人的学生,并叫他去老师的办公室。然而打人的那位学生满脸火气,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怎么也不肯去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拉他,他甚至连老师都打。虽然旁边有好几个老师,却都拿他没办法。这时我也赶了过去。我环视了一下当时的情景,缓缓地走到那位学生的身边,帮他掸了几下身上的灰尘,整了整被拉歪的衣衫,顺势凑到他耳边轻声说:“你今天怎么回事,这么多人看着不怕难为情,快跟陆老师走!”说完我便转身就走,而那位学生也跟着我一声不吭的走了。到了办公室我协同班主任老师一起了解了相关的情况,并进行了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批评和教育帮助。

为什么那位打人的学生会听我的话,而对其他老师的话却不当一回事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前几位老师在对他实施教育之前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位学生当时的心理,把握他当时的对立情绪。因为打架这件事的发生是那位挨打学生先惹的事。虽然小同学被打了,但他也有错,而且错在前,“导火索”在他身上。前面几位老师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一味地指责这位打人的大同学,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你们老师不公平,谁都不帮我说话,还批评我。我就是不听你们的,看你們能把我怎么样……”而我虽然当时也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但我知道这位学生之所以这样,肯定也有委屈。于是就采用了上述这种无声教育的策略和方式。虽然当时我心里也比较恼火,但我还是帮那位学生掸去身上的灰尘、整衣衫,轻声地对他讲话,使那位学生感到亲切,觉得还有人理解他,尊重他,产生“在帮他”的心理感受,于是才会乖乖跟我走。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要真正地受到教育,是其一个内化的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外界的影响再大,如果学生本人并未主动认识错误,那就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就拿前面这件事来讲,如果是一般的学生打人,也许前几位老师早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进行了教育帮助。但即使他进了办公室,出于对老师的“敬畏”,认识了错误,接受了教育,但是他内心很可能极不服气。虽然表面上认识了错误,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接受教育,往往会出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的现象。甚至还会影响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一般来讲,老师的话学生都能执行,但不一定都能发自内心地接受。因此,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教育时必须“依心而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必须先了解事情的真相,想想他哪些地方是错的,是否也有对的地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一下学生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平时难得犯错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和善的语气进行教育,使他明白道理改正错误即可;对于犯错较多,但也比较听话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相对严肃一点,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其心目中的威信;对于那些顽皮不听话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实施教育。对于这类学生,教师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其进行批评,最好采用个别交流、谈心的形式。如果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这类学生,再加上教师本人不注意说话的语气,往往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不听老师的话。这时作为老师也觉得下不了台,就会出现“体罚”之类的不良教育方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采用单独谈话的方式,与他们平等交流,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情与真心,使他们逐渐明白道理,内心能真正认识到错误,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某种教育方法对某些学生有效,而对某些学生而言教育效果可能就不佳;就是同一种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教育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教育工作有时就像治病一样,只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治好病。不了解病因盲目用药,病未治好还可能引发许多副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灵活多变地实施教育方式与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陆宝根,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215321)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打人认知结构办公室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谁是谁的镜子?
办公室减肥日常
办公室迷惑日常
办公室搞笑日常
打人的年纪
各有解释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
搞怪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