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行为效益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探析①

2017-04-12王紫菲田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男女生次数效益

王紫菲 田英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大学生体育行为效益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探析①

王紫菲 田英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以体育行为效益和锻炼习惯为理论基础,探讨体育行为效益对锻炼习惯的影响为目的。采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为工具,以1 889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在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率、身体素质等方面均有提高;体育锻炼更有效地提高了男生各项素质的水平;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获益情况更为明显。

大学生 体育行为效益 体育锻炼习惯

1 概念界定

1.1 体育行为效益

体育行为效益是体育行为本身能够为行为人带来的利益。如,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生理健康和身体体适能,改善外表体型,促进心理和情绪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1]。它是体育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对行为主体能否持续、自觉地参与体育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在特定的情景刺激和体育活动中的个体参与经常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固定练习[2]。国内相关研究多数以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锻炼不少于30 min,且达到中等以上负荷为标准[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7所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问卷1 889份,回收率为94.5%,有效率为91.8%;使用SPSS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

图1 学生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行为效益的调查与分析

为体现学生群体的特征,该研究从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率以及身体素质4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获益情况进行调查(见表1)。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体育锻炼更有效地提高了男生各项素质,而女性机体的结构、功能及心理诸方面与男性有区别。生理方面,女性心脏体积、质量和容积均小于男性,大部分女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了解过于片面,认为生理期应尽量减少活动,这将导致锻炼次数少、效果不理想。心理方面,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型造成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较大差别,男生一般表现为活泼好动,而女生大多喜静,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投入程度低于男生。

3.2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查与分析

通过图1可以看出,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中高级阶段。由于7~8岁儿童神经系统的脑重接近成人,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且容易扩散,灵活性高,表现为活泼好动。高中阶段,学生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提高效率;在大学阶段,学生可支配时间的增多、锻炼意识的提高,促使其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该文从周体育活动次数、次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无体育活动及每周进行1~2次体育活动的男女生分别为40.5%和52.2%;进行3次及以上活动的男女生为59.5%和47.8%。在次锻炼时间这一问题上,男女生选择锻炼30~40 min的人数最多。可以看出,女生锻炼次数少、时间短,说

表1 大学生体育行为效益情况统计表(%)

明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不积极,故在效益的获得上没有男生显著。

3.3 大学生体育行为效益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通过体育锻炼,男女生明显获益的周锻炼次数均为3~4次,其次是5次以上、2次,获益效果最不理想的周锻炼次数为1次。这说明,并不是锻炼次数越多效果越好。由于运动效果的蓄积作用,适宜的运动频率为每周3~4次。

锻炼时间为30~60 min时,获益效果最显著,其次为60 min以上,获益效果最不理想的次锻炼时间为30 min以下。运动时间随运动目的、强度、频率、年龄及身体条件的不同而变化。适宜的锻炼时间能提高呼吸机能,主要表现为呼吸肌发达,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大,呼吸差较大,进而提高身体的有氧适能。

综上所述,学生通过体育锻练增进体质健康、改善情绪心态、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加强对体育锻炼的理解,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在信念的引导和意志的作用下,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与内在需要有着密切联系的自动化行为方式或行为模式,即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多数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在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率、身体素质等方面均有提高。

(2)与女生相比,体育锻炼更有效地提高了男生各项素质的水平。男生体育锻炼次数和体育锻炼时间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均多于女生。

(3)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获益情况更为明显,说明体育行为效益对锻炼习惯的养成有较为积极的影响,且对男生的影响更大。

4.2 建议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体育课程,通过观看体育赛事、参与体育竞赛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在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2)根据女性心理和生理的特点,科学地选择体育活动方式,使其对体育产生兴趣,让更多女生参与体育锻炼。全面科普女性生理知识,使其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生理期的体育活动。

(3)针对学生的性别及特征,制定个性化方案,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获益,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司琦.锻炼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莫连芳.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的界定[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91-93.

[4]张雅云.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G6

A

2095-2813(2017)02(b)-013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136

王紫菲(1994—),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男女生次数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学校费心防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