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责任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

2017-04-11◇王

市场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信贷商业银行责任

◇王 慧 光 林 徐 倩

社会责任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

◇王 慧 光 林 徐 倩

日益恶劣的环境变化引起全球重视,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迫在眉睫,绿色金融应运而生。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金退出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投入绿色产业,使快速有效地转变经济结构成为可能。本文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其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

社会责任;绿色金融;商业银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着急剧破坏,从20世纪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到本世纪愈演愈烈的雾霾、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发展的第一要务,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在国家五年规划中列入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资源配置的枢纽,对于发展模式向循环、低碳经济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个人到企业,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与银行打交道,银行业的政策调整对于整个社会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发展绿色金融,是银行业顺应时代需求、履行社会责任的选择。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更强调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对其尚无统一的概念界定。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国家层面规范绿色金融的发展,使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有章可循。《意见》中将绿色金融的内涵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可以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并加速其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将面临筹资难的困境并加速消减,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绿色金融升华了传统金融的内涵,是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

绿色金融的重点是促进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利润不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更加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消费者、社会的贡献。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内涵就是在履行经济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之外,还应对投资者、客户、员工、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负责,包括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取得一定进展,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绿色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主要包括绿色信贷业务和新兴绿色金融业务等。

(一)绿色信贷发展迅速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绿色产品。2007年以来,银监会陆续出台《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07年)、《绿色信贷指引》(2012年)、《能效信贷指引》(2015年),目前已基本建立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节能环保授信和绿色信贷的具体说明,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多家银行纷纷形成自身的绿色信贷政策,如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在其信贷政策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截至2016年6月,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0%,该比例仍在逐年上升。相较于银行业同期企业贷款规模的增速,绿色信贷规模的增速更快,银行贷款结构呈现绿色化趋势。

(二)绿色债券异军突起

2015年12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中国人民银行将其作为发行绿色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附件发布,这标志着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农业银行于2015年10月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了中资金融机构的首单国际绿色债券。2016年,浦发银行发行了我国首只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200亿元,全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达到500亿元;中国银行成功完成境外30亿等值美元绿色债券发行定价,这是国际市场上有史以来发行金额最大、品种最多的绿债,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债券业务的发展上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绿色债券的重点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方面,项目时间长、有稳定现金流,适用绿色债券来融资。可以预见,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将迎来长足的发展。

(三)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在履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成为各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银行机构也在继续开拓绿色金融市场,研发新型绿色产品,如碳金融等,深化绿色金融业务的广度和规模。绿色金融背景下持续的金融创新,将为绿色金融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使银行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三、绿色金融业务中社会责任意识的融入

(一)助力绿色产业,促进结构转型

绿色金融产品改变了不同行业的融资成本、方式与便利性,打破了绿色产业收益低、融资难的发展瓶颈,切断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血脉”。减少甚至取消对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的企业和项目的贷款,降低节能环保型绿色产业的贷款利率,通过资金的“绿色配置”,运用信贷手段服务国家去产能目标,有助于缓解中国产业结构“过重”问题。同时,支持发展清洁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高科技产业,提升中国经济的技术含量,加快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二)强化环保意识,促进节能减排

绿色金融的关键词是“绿色”,在投融资决策中要把环境风险因素考虑进来,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多家银行在信贷发放过程中都实行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票否决制”,在贷款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估。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业的资金支持,在绿色金融的广泛实施下,环保意识不断强化,各企业迫于资金压力,节能减排、低碳循环经济将成为发展趋势,无形中推动了各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三)发展绿色运营,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金融技术创新的推进,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等网络金融的功能慢慢替代了传统的柜面服务,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更加便利、高效,更加网络化和“绿色化”。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交易极大地节省了银行的办公成本和客户的交易成本,正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方向,同时也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加深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提升社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

四、结语

绿色金融作为商业银行适应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标准,其优势在于可以督促银行提高应对环境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能力,促使自身更好地处理好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的关系,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长期竞争力及长远发展潜能。伴随着绿色金融业务的深入,商业银行的社会价值相应提升,并将进一步作用于商业价值。杜莉等人研究发现,兴业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加入“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其基本业绩的增幅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并成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领跑者。“赤道原则”为目前国际项目融资通用的行业惯例,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如何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我国绿色信贷的理念最初来源于此。总体而言,绿色金融的发展是时代的选择,有利于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快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法规,各家银行应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设置专门机构、培养专业人才等,将社会责任与自己的核心业务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

[1]杜莉,张鑫.绿色金融、社会责任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2]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05).

[3]睢立军,李婷.我国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6(10).

[4]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商业银行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17(01).

[5]王小英,林莉.我国上市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J].东南学术,2014(01).

(作者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2016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TDFX001)。2017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7LKT316)。

猜你喜欢

信贷商业银行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