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施工中路面施工的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

2017-04-11

四川水泥 2017年2期
关键词:路段病害沥青

杨 猛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1)

路桥施工中路面施工的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

杨 猛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1)

众所周知,沥青路面具备着诸多优势,因而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道路建设中。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现阶段的道路已经基本上被沥青路面覆盖。但随着沥青路面的使用越来越多,其所需要适应的环境也日趋复杂。本文通过338省道丹阳段改扩建工程实例,对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能够使沥青路面更好的满足道路的使用需求。

病害类型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路线起自常州与丹阳行政交界处的338省道老线,终点接338省道镇江段起点。338省道丹阳段,是连接常州、丹阳与镇江的省干线公路。本工程全长约14.1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改造,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面宽32米。本项目起点至常麓桥段(设计里程号:K0+000~K9+880)约 10公里为老路拓宽段(老路宽15米),其余约4.1公里为改线新建。全线横断面布置为:2米中间带+2×11.25米行车道+2×3米硬路肩+2×0.75米土路肩,路基总宽32米,有条件路段路侧设置15米绿化带。采用沥青砼路面,路面横坡2.0%。老路扩宽段,就是从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从原来的15米路基总宽拓宽到32米。全线共有中桥6座,平面交叉6处,涵洞49道(其中盖板涵4座,箱涵1座,圆管涵39道,倒虹吸5道)。六座桥梁均为预制预应力梁板安装,其中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270榀,T型梁42榀。

二、路桥施工中路面施工的常见病害类型

常见病害有两种,即结构性危害和功能性危害。

1.结构性危害

结构性危害是路面整体结构组成的病害。无特殊情况,对路面的使用无很大影响,但如果这种病害通过长时间积累增长到极限值,就会出现对车辆荷载的承受力降低而出现一些问题。

2.功能性危害

由于路面的不平整而导致没有实现设计的预期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功能性危害。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区域、施工环境等具体情况的差异而导致的病害有着多种形式。然而大体而言,这些病害主要包括;裂缝、松散、坑槽等问题。这些危害有着普遍性,如果让其加重,那么会出现严重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施工中对这些病害尤为重视,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病害的原因分析

路桥施工中路面施工的病害原因有四种:第一,设计缺陷;第二,原材料质量把控不严谨;第三,水稳基层施工产生的裂缝把控不严谨;第四,路面施工细化程度不足。

1.设计缺陷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情况,避开地质灾害频发的路段,还要对当地有关资料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施工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否则仅从地表、外观、结构、观察很可能会出现判断失误,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的可能。

2.原材料质量把控不严谨

在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构筑中,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要想充分保证道路的良好使用性能,工程之中所使用的材料就务必要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检验,预防因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而导致本不应发生的损坏情况。

3.水稳基层施工产生的裂缝把控不严谨

基层是路面负荷的承载者,它直接影响整个路面工程的质量。对于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水稳基层的裂缝一般有温差引起的温缩裂缝,干缩应变引起的干缩裂缝,反射裂缝,及外力破坏应变产生的疲劳裂纹等。这些裂纹随凝期的增长而增加。裂缝出现时,具体的原因很难找出,因此在施工时就要采取比较全面的防治措施,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逐一采取对策。

4.路面施工细化程度不足

施工前对老路段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情况调查不够全面细致,为后期大面积摊铺施工带来较大阻力。

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对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检测意识淡薄,施工温度的检测包括;到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初压温度、终压温度,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病害的处理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前的设计

在施工前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对施工工期也做好相应的安排,这些举措才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确保工程平稳施工的基础。根据施工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通过旧路段弯沉、强度等指标参数可以确定旧路段的改造方案和补强厚度。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预计不到的原因使得调查工作很难实现细致的操作,监察工作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当给出施工路段桩号及补强厚度后就草草了事,监察工作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而变得形同虚设,这就造成许多路段在补强后出现弯沉值同设计不符的情况,从而导致新铺路面的强度不足,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严重的损坏,因此要保证施工时监察得力。

2.严格控制原材质量

开工前做好施工材料的动员,使施工材料的供应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和进度;施工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的选购时,需先对材料市场进行调查,了解材料的供应渠道,在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的同时控制材料的供应进度和质量。最后,检测人员也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在这个方面,以规范、规程为依据,才能避免施工中的材料问题的出现,才能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材料的选择上,特别是集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材料固定且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并且还需要货源供应充足,能够跟得上工程的进度。另外,还可以规定选材的标准,其级配要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级配距中线的距离有所偏离。其次,沥青混凝土的主体自然是沥青,沥青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沥青路面的使用期限以及适应能力。所以,既要密切关注沥青质量的好坏,同时要注重该沥青对于当地自然环境、气候及道路运行情况的适应性,例如当地土壤的酸碱性,雨水的酸碱性,降雨量以及运载压力等。

3.严格控制水稳基层裂缝的产生

(1)在达到规定的强度下采用较低的水泥用量;

(2)碾压成型后养生及时周到防止忽干忽湿,炎热多风天气多洒水及时补充散失的水分;

(3)集料级配稳定均匀,0.075mm以下细集料的质量应严格控制;

(4)含水率不宜过大;

(5)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延迟时间,延迟时间过长,水稳的强度损失越大,裂缝出现的几率也相应增大;

(6)在高温环境作业下,要控制结构层的温度,不致造成早、中、晚的温差过大,减少温缩裂缝。

4.严格细化的控制路面的施工质量

开工前应对老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核实,破损程度、断裂情况、弯沉检测数据等进行详细记录,调查的越细致越全面,对后期大面积施工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沥青混凝土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管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同时灌输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专人负责温度的检测,并且形成记录,记录中应体现出所检车辆的到场时间、车牌号、摊铺位置、摊铺时间等重要信息。保证沥青混合料在满足规范要求的的温度内到场、摊铺、碾压。

五、结语

通过上述对常见病害的介绍及措施方法的研究发现,病害处理是一个相对庞杂的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关的,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锁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瑕疵均会导致最终的病害处理不当。只有认真分析问题根源的所在,抓住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对病害进行得当的处理。

[1]代微微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4(09)

[2]张洪强路基路面施工精细化控制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6)

[3]李慧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5)

U45

B

1007-6344(2017)02-0075-01

杨猛,男,1988年2月,助理工程师,公路工程施工,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年限;7年,毕业院校;上海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路段病害沥青
冬奥车道都有哪些相关路段如何正确通行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部、省、路段监测运维联动协同探讨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A Survey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Pareto Fronts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