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的三重解读维度*

2017-04-11王治东李贤静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维度

王治东,李贤静

(东华大学 上海 201620)

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的三重解读维度*

王治东,李贤静

(东华大学 上海 201620)

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是在理论解读语境中产生的,是一种诠释学意义的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视野中,把马克思对空间的思考与对城市问题的考察相交叉,为城市空间思想的解读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三个维度探讨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一是现实维度,二是经济学维度,三是哲学维度。在现实维度下,城市空间既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又是建构的社会空间,既为人的生存提供基本居所和劳动场所,又为人的提升提供诸多可能。经济学维度下,城市空间是资本集聚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容器”,城市空间本身也是资本累积的重要成果。哲学维度下,意识形态和阶级分层与对立在此凸显,城市空间先后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统治,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两对矛盾。当然,展望未来,城市空间也是未来解决矛盾、实现共产主义的场所。

马克思;城市空间;现实语境;经济学语境;哲学语境

马克思非常重视空间问题,并把空间引入城市研究中,对资本主义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资本化进行研究。资本主义城市发展本身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但马克思的关注点并不仅限于城市发展本身,而把城市视为资本积累的载体以及阶级分化的主要场所。“在马克思看来,城市空间不仅仅是容纳资本主义生产的巨大‘容器’,其本身就是资本积累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环节。”①李春敏:《城市与空间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新探》,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要理解马克思理论中的空间思想,就必须从他对于城市的论述中去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一方面从历史逻辑中分析城市的发展过程及遵循的内在依据,另一方面聚焦所处的现实,基于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发展来探究城市相关问题的根源,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全方位的批判。

对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进一步的探究,需要回到它产生的历史时期中去,并回到相应的语境中来去理解。对于马克思空间生产问题,学者孙江在《“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一书中通过“现实语境”与“理论语境”的分析。②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借助这一思路,完全可以对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做进一步挖掘,但语境之下的分析路径有所不同。

一、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的现实维度——人的生存与实践

城市空间包含以土地为根基的自然空间与以自然空间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城市作为人化自然,从初始化就是“人化”的空间,包含着物质空间(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层涵义。空间的物质性和空间的二重化决定了城市空间是人现实生存的物质条件。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存在脱离空间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空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空间和物质的内在同一性决定了空间的物质性。马克思将空间看作人类一切生产和活动所需的要素,城市空间的物质性(物理空间)是指空间以“物的形态”存在,具有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场所,包括城市中的各类基础设施,建筑物等。物质空间(物理空间)是人类在自然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创造出来的,这种空间能够为人类的生产和交往活动服务,还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5卷第872页。

城市的社会空间是基于城市物理空间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空间形式,也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交往空间。“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必须与他人进行各种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城市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空间。”④王治东、张琳:《技术·空间·资本·人——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探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3期。这个空间也是社会关系的实践场域,具有社会属性。

城市空间具有自然与社会的二重性,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通过“人化自然”概念得以显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性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26页。唯有人参与的自然界才是具有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自然界。在这里,马克思用的是“人化自然界”的概念。“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78页。城市空间是被人化和人工化的物理空间,是人的现实生存参与的空间。马克思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45页。

在城市空间二重化中,马克思关于城市物理空间的关注主要以住宅问题表现出来。住宅问题是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中的一个现实的视角,他将城市住宅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与“生产资料”相对的一种“生活资料”,并探讨了城市住宅的多种空间形态,包括工人居住的宅子、地下室等居住场所和工人进行劳动的工厂、仓库等生产场所。城市住宅不仅本身具有经济价值,与劳动力的再生产密切相关,还在资本累积的循环中发挥作用。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论住宅问题》、《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英国等国家城市住宅问题进行分析与对比,表达着他们的城市空间思想。

以德国为例,普法战争之后,德国从工厂手工业向大工业体系过渡过程中,国内游闲资本的激增并向城市集聚,德国的城市通过工业化体系的完备不断向大工业城市演变,乡村劳工不断大量进入城市,对于城市本身而言,老的格局已经无法与大工业相适应,同时大量工人涌入城市,住房短缺,房租开始大幅提高,住房条件不断恶劣,造成了住宅问题日益凸显。“结果工人从市中心被排挤到市郊;工人住房以及一般较小的住房都变得又少又贵,而且往往根本找不到,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建造昂贵住房为建筑业提供了更有利得多的投机场所,而建造工人住房只是一种例外。”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144页。城市中的工人住宅妨碍了城市空间的资本化,自然会被资本化的城市空间边缘化,住宅问题愈发凸显。相比之下,英国的生产力水平和资本规模都超过德国,英国资本家认为修建工人住宅是可以带来收益的,工人住宅是靠着工厂一并建造的,略微缓解了工人住宅问题,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尽管如此,英国的城市还是存在着严重的住宅问题。

城市不仅为人的生存提供空间,还为实践,即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提供了场所。人并非一个抽象和僵死的存在,而是一个历史性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人的生存与现实生活是随着历史和环境等时空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有时间向度,更有历史坐标,这就构成了一个现实的四维时空。人的生存条件的获取是通过实践完成的,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通过自己积极能动地创造性实践活动而存在,而实践是具有时空负载的。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构建了对“生活与生产”和“现实的个人的认识”。城市正是生活与生产的物理空间,也是“现实的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蠕虫状链是Porod和Kratky在1949年提出的概念[2],因此蠕虫状链又称Porod-Kratky链.无论统计单元数是多少都可以用这种链模型进行处理,因此蠕虫状链既可以描述柔性链,也可以描述刚性或半刚性高分子链,还可以描述分子量较低时的齐聚物柔性链.

在马克思看来,人只有处于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双重关系”中才是“现实的个人”。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分化世界,以土地为根基的物质空间(物理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场所,还是人类主体活动的对象范畴。随着人的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城市空间除了是人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基本的生产空间。人在城市空间中,当然也是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二元结构中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一方面,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进行实践活动,以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为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将自然客体主体化,将城市空间中的自然空间刻上“人”的烙印,将纯粹的物质空间(物理空间)变成社会空间。另一方面,人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同时,不断打破以往的社会关系结构,以此培育和拓展出新的社会关系。

因此,城市空间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上的拓展,为现实的个人的生存与实践提供了空间基础的同时也为社会关系的分化和阶级关系的对立提供了场域的可能。

二、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经济学维度——资本流动与集聚

上文谈到,城市空间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是人的现实生存空间,但现实的生存空间是一个结构性的存在,包含了诸多要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共同支撑着城市空间正常协调地运行,而城市空间是人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面前最直接的运行载体,各类城市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则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它们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地改变各自的结构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②王治东、张琳:《技术·空间·资本·人——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探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3期。在诸多要素之中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核心要素,就是资本要素。城市空间也是资本运行的重要载体,又是资本累积的必要环节。作为资本运行的载体,城市空间为资本累积提供了场所,资本主义工业城市成了生产要素空间聚集的落脚点。产业革命使城市里的各个领域都迅速发展,大工业生产需要的各种生产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都在城市聚集,各种基础设施又为生产要素的生产性组合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生产和交换的成本在城市便利的交通以及物流等便捷的条件下不断降低。而由于城市化不断推进,导致大量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的过剩人口涌入城市,这些能够不断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成为城市资本累积的巨大推动力。大工业最初的科学要素和技术要素都是在城市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新兴的技术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变为直接的生产动力。在马克思看来,城市具有一种空间聚合力,如同一个容器,使所有有利于发展工业的生产要素都集中起来,并形成空间优势。

生产要素的集聚必然带来资本的集聚。城市空间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反过来,而资本又在城市空间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和重组发挥资本的调节作用,从而不断实现城市空间的资本化。资本的本性就是要求不断增殖,而且要求利益最大化。在资本的流动和集聚过程中利益主体发生现实的关系改变。 “事实上,资本作为资源配置重要方式不可忽视,因为资本的本性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自身价值不断增殖。各种要素作为资本投入城市建设之中,会使自身实现增殖,也不断催生城市空间的增长与变化。城市房地产热的背后就是资本逻辑运行的表象化,既是资本流动的表现,同时也催生了城市空间的不断增长与拓展,资本作为城市空间运行的血液,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深层动力。”①王治东、张琳:《技术·空间·资本·人——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探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3期。资本通过霸占和利用各种力量达到自身不断扩张和积累的要求。在城市中,货币首先购买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的生产资料,然后生产空间商品,最后将生产出空间商品出售,从而获得更多的货币。原初购买土地的货币通过不断增值变成资本,这就是城市空间资本化的过程。 “空间资本化实际上是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个人主义——支配下按照资源增值的要求对空间进行原子化的分割,以实现空间资源在市场基础上最大化的增值。”②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这个过程不是资本之间的简单循环,必然会带来社会关系的变化,甚至会消灭或改造旧的社会关系,并成为新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城市空间资本化不仅改造了传统的城市空间形态,还塑造了新的经济形态,不仅瓦解旧的空间生产关系,还产出新的空间形式。

以上方面表明城市空间资本化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马克思经济学维度下,完全可以说,城市空间为资本增值和逐利行为提供了场所,当然,也进一步构建了资本增值和逐利行为本身。

三、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的哲学维度——意识形态与社会关系

马克思对于城市活跃的无产阶级关注的核心点是无产阶级的现实生存和解放。在其现实生存的实践中,意识形态和阶级关系是两个重要的方面。恰恰是由于城市作为实践和生存空间以及资本流动与集聚的容器,对阶级关系产生影响作用。“城市作为一种因变量,是人的发展、空间的扩充以及资本和技术积累的结果。城市作为一种‘自变量’对阶级关系、社会关系的性质具有特殊影响,是人类自然环境与生产活动特殊关系的产物。”③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引言。马克思认为城市空间中先后存在着两对矛盾:首先是资本主义制度与传统的封建主义制度的矛盾,当资本主义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继而又形成了第二对矛盾,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城市空间首先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的场所。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物质基础,资产者最终战胜封建势力,封建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之后,资产阶级为了进一步扩大并巩固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按照自身的需要,重新组织建构了城市空间,至此城市空间又成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场所。工业城市就是适应资产阶级自身需要的,由资本塑造的空间形式,在工业城市中,首先孕育着资本和雇佣奴隶两极的矛盾,上升至整个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则表现为了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冲突性争执。资本家为实现资本的增殖,而雇佣劳动者为实现劳动自由,这二者不可避免地在现实时空中不断矛盾和冲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者处于被剥削的境地。工人的付出和获得完全不相匹配,他们通过劳动生产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物质资料,却不能占有自己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工人仅靠微薄的工资生活。尽管居住在城市中,却处于恶劣的居住环境,甚至支付着高额的房租。就连这样的生活也不能完全保证,他们随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资本家总是趋求利润,雇佣劳动者逐渐意识到自己身处困境,要实现劳动的解放,资本和劳动的这对矛盾在工业城市中不断凸显。

正是基于这样的的背景,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城市空间是工人阶级形成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城市使工人的数量急剧扩展,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并形成聚集。“较多的工人在同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第358页。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者,原来分散在各地的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工人数量急剧扩展,从而为工人阶级的联合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变成阶级对抗和斗争的场所。在马克思看来,“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马克思指出:“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运动和社会主义。”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409页。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的矛盾日益激化,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由两个城市社会主体所形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在他所处的时代,阶级对立简单化,整个社会逐步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在发展。尽管曾经起到非常重要的革命作用,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资产阶级已经无法控制它自己创造出的“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了。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7页。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频发,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劳动异化的概念,劳动者不仅同自己的劳动成果、劳动活动相异化,还同自己作为人类的本质相异化,必然会进一步导致与他人的相异化。要摆脱这种异化状态,恢复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要将哲学作为精神武器,以革命为手段,把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目标,最终担负起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

由此,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城市空间必将成为未来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沿战场。

结语

尽管马克思没有创立具体的城市空间理论,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将“城市空间”纳入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重新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对他的城市空间思想进行多重维度的解读,不仅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对于理解当下的空间建构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去库存以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城市空间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思想来源和思考素材。

Three Dimensions of Marx’s Urban Space Theory

Wang Zhidong, Li Xianjing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Marx’s Urban Space Theory is a hermeneutic theory that came into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ory interpretation. From a holistic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 combines his thoughts on space with his research on urban, making it possible to interpret the urban space theory. This thesis explores Marx’s Urban Space Theory from three dimensions, i.e. realistic,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dimension. From the realistic dimension, urban is not only a real and physical space, but also a constructive and social one, which provides fundamental residence and workplace for human being, thus making human development possible. From the economic dimension, urban space is a “container” where the capital will be aggregated and the capital production can work. The urban itself is also a result of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From the philosophical dimension, ideological conflicts and social strati fi cation are highlighted in the urban space. The con fl icts between the capitalism and the feudalism and con fl icts between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working class existed in the urban space successively.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urban space is a place where con fl icts will be settled and the communism will be realized.

Marx; urban space; realistic context; economic context; philosophical context

A811.1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1.012

1.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本逻辑视域下的技术正义研究”阶段成果(项目号:15BZX034);2.中共中央编译局委托项目阶段成果(项目号:15SQWT06 );3.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预研究重点项目成果。

王治东(1973-),女,黑龙江庆安人,哲学博士,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发展。

李贤静(1991-),女,上海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

猜你喜欢

马克思资本维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