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科技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2017-04-11李平辉邱若宏

社科纵横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科技

李平辉邱若宏

(1.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思政部 广东广州 510311;2.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广州 510320)

中国共产党科技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李平辉1邱若宏2

(1.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思政部 广东广州 510311;2.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广州 510320)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根据各自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变革任务,对科技价值问题展开了深入论述。从“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再到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是“国家强盛之基”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论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科技价值观领域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 科技价值观 历史演进

科技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有什么功能、价值及其作用的根本看法与观点,是对科技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的概括与总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的科技价值观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科技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他们各自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变革任务,对科技价值问题展开了深入论述。从“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再到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是“国家强盛之基”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论断不但强调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学说,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争取自由的武器”论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早在1940年2月,他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就指出:“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1](P269)毛泽东将科技看成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故而非常重视科技作用和科技工作。他在给儿子的信中也写道:自然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目前当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以便为全面恢复和发展经济做准备。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支撑作用,认为科技是发展生产力、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因素。他通过分析和研究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指出:“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2](P126)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毛泽东倡议:“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3](P12)1963年,他在听取聂荣臻关于科技发展规划时又郑重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2](P351)

技术革命是毛泽东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4]他主张建设一批现代化工厂作为骨干,同时对老厂实行挖潜革新,技术改造。他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2](P101)毛泽东还十分关注国防现代化,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他一再强调,“在科学研究中,对尖端武器的研究试制工作,仍应抓紧进行,不能放松或下马。”[5](P392)由以上可以看出,对于科学技术的功能与价值,毛泽东既有宏观的抽象思考,又有具体而细致的分析与论述,凸显了一位战略家的思维特点。

二、邓小平:“第一生产力”论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刻领会到现代科技的巨大力量。1975年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就有意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但受到党内极“左”势力的重重阻挠。1978年3月,重新出来工作的邓小平终于喊出了振聋发聩的话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含义。他说:“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6](P88)接着,邓小平提醒人们注意: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产品的升级换代都非常迅速,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技产生的现实出发,阐明了科学技术在多方面直接就体现为生产力,一系列新兴产业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之上的。他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6](P87-88)在这里,邓小平不但反复阐明了科技是生产力的思想,而且开始将科技放在生产力的首要位置和最重要位置。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和生产力性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份量也越来越重。他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提醒全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要有充分认识。他指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7](P183)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邓小平对于科技功能价值的认识逐渐发生质的飞跃,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1988年9月5日,他在会见外宾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数天后,他在听取有关部门工作汇报时又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7](P274-275)此后,他又多次重申并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1992年初,他在南方巡视期间又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邓小平用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的发展实践告诉人们,离开科学技术,我们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得这么迅速。

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上升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人类实践所提供的新经验、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具体来说,是他对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态势的新概括,同时也是对现代生产力系统结构和发展趋势的准确分析与把握。这一崭新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江泽民:“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论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在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同时,积极深化和拓展了这一认识。他高度评价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认为“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8](P20)不仅如此,江泽民还对这一论断作出了重要的发展和深化。他认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8](P20)1994年2月,他在给《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所写的序言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8](P168)在这些论述中,江泽民初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重要动力”、“重要标志”、“决定性力量”等见解,显露了他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深化。

新世纪之初,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体系中,科学技术具有重要地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两个方面都直接与科学技术相关联。在中国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9](P261)接着,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他又一次系统阐述了这一新观点。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9](P275)

在唯物史观看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江泽民的上述论断丰富了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深化了关于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认识。具体来说,这一论断主要包含着两方面的创新。一是明确区分了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科学技术属于先进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二是深化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第一生产力”论主要表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居于“第一”的地位,而“先进生产力”论则不仅立足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指明了发展科学技术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方式和道路。

四、胡锦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论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邓小平、江泽民的基本思路,继续深化、拓展着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认识。在2004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初步阐释了他对于科技巨大作用的见解。他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10](P112、117)

2006年1月,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胡锦涛在大会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11](P184)同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他再次强调指出:“从世界科技发展看,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学发现正在为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为主要标志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科技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成为科技创新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1](P478-479)2010年6月,胡锦涛又一次郑重宣告:“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推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12](P746)

胡锦涛在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等论断,进一步概括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钥匙。科技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沉着应战,反复强调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走出困境。

胡锦涛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对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刻揭示。他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12](P746)接着他进一步分析道,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寻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五、习近平:“强盛之基”和“第一动力”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科技在民族振兴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13年9月,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就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

习近平认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再次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3]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就此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14](P7)为此,他主张国家迅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习近平阐明的这一论断包含着两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二是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新的世纪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但要靠科技知识的运用,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只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才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不竭源泉。同样地,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也已前移到原始性创新阶段。在科技创新中,基于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将会带动一批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开辟一片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构筑新世纪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原始性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权重和地位。

六、余论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科技价值观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首先,这种性质体现在他们的核心观点基本相似,主要倾向基本一致,但同时又各有侧重,又伴随着发展变化。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不同于普通科学家,他们都是政治家、战略家,都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思考科技价值问题的。他们的主流观点都偏向于工具主义价值观,都重视科技对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都充分肯定科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意义。当然,他们又各有侧重,表现出许多细微差别。毛泽东对科技的生产力功能似乎认识不足,但他对科技问题的哲学思考广泛而深刻,后人难以企及。邓小平率先对科技的生产力功能做出创造性阐述,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江泽民在阐发邓小平相关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科技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而且开始关注科技伦理问题,认识到了科技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胡锦涛则更侧重于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阐述科技的价值,将科技的意义提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习近平一方面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观视野来阐释科技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注重从社会发展动力的视角来定位科技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科技价值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还体现在它们有着共同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的具体内涵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面对社会革命的历史性任务,毛泽东明确提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武器”这一命题,深刻阐明了自然科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主张开展技术革命,说明他对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还处于低水平阶段,科技的作用并没有充分显露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毛泽东的认识。

邓小平深刻总结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它明确地昭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求得发展和强盛,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产力发展出现新的特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江泽民一方面大力宣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并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同时对这一思想做出创造性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新观点,从而将国人对现代科技价值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和科技革命进一步加速,各国从保持和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纷纷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政策进行新的重大调整。从国内看,总体小康目标实现,但建成全面小康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摆在党和人民面前。胡锦涛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纳入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视野中,阐明“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等论断,再一次凸显了党对科技价值认识的扩展和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转换迫在眉睫;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科技大国、经济大国,但距离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仍有较大距离;党中央及时提出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成为新时期国人追求的明确理想和强烈期盼。习近平正是在此大背景下来思考科技发展和创新问题的。他喊出了“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民族兴”,以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崭新论断,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D239

A

1007-9106(2017)04-0015-05

*本文为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项课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基本内涵与实践要义研究”的成果之一。

李平辉(1975—),女,法学硕士,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研究;邱若宏(1966—),男,历史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学技术科技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