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等院校资源配置研究新进展
2017-04-11韩婷婷张强
韩婷婷 张强
国外高等院校资源配置研究新进展
韩婷婷 张强
工业化社会的早期阶段决定了高等院校空间布局的研究重点,其中,对高校的校园规划、基础功能等研究较多,对高校的布局理论、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关系等研究较少。实际上,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知识性高端人才受到热捧,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受到高度重视,进而促使各国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城市产业(包含各类公共服务业)从城市地区向外延伸或扩散,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展和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型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空间格局的变动,不仅是合乎产业和福利均衡化趋势的必然现象,实际上也已经起到了拉动区域发展的现实作用;另一方面,按照工业化阶段工业发展的规律性来安排高校的布局,使部分高校在大城市地区过于集中在一定区域,加剧了城市病,反而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引言
对中国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研究表明,城市产业(包含各类公共服务业)从城市地区向外延伸或扩散,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展和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型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空间格局的变动,不但是合乎产业和福利均衡化趋势的必然现象,实际上也已经起到了拉动区域发展的现实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按照工业化阶段上工业发展的规律性来安排高校的布局,使部分高校在大城市地区过于集中在一定区域,加剧了城市病,反而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此外,高等教育的过度集中引起了教育的不公平性,有关高校布局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城等高校集聚形式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分散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等压力方面效果显著,形成对中心城区的有效支持;但其发展和扩张也进一步加大了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扩大了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型城市的学术优势,加剧了我国高校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由此带来了经济、就业等一些社会问题①。目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国对以大学城为代表的“多校集聚”形态的研究工作进展较快,但对大学镇(村)等“单校独立”形态的相关研究极为薄弱,缺乏整体系统性的研究。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大学城和大学镇的建设,国外研究人员对高等院校布局起步较早,已经着手开展调查研究着重自然发展的大学城;20世纪50到60年代更是迎来了大学城建设的高峰期,这一阶段规划建设型大学城占主导地位,也吸引了相关学者去研究。
二、国外高等院校布局特点与空间发展规划
国外研究人员对高等院校布局的研究起步较早,18世纪开始已经着手开展调查研究自然发展的大学城;20世纪50—60年代更是迎来了大学城建设的高峰期,这一阶段规划建设型大学城占主导地位,也吸引了相关学者去研究。在国外发展早期,大学城的成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自然形成,人为原因包括政策引导等主导建成的大学城在国外则较为少见。从时间节点看,19世纪以前很少有学者对高等院校的园林规划和大学城建设发展进行细致研究。可以认为,这个阶段的高等院校布局研究内容较为单一,仅仅停留在对高等院校基础功能的研究上,对具体布局和规划的研究较少。从相关资料中可归纳总结出部分学者对高等校院空间布局的研究成果②。
19世纪中期,美国赠地学院逐步兴起和发展,在此期间,高等院校应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思想也逐步确立。特别是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为美国高等院校确立社会基本服务职能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和重要依据。该法案一经颁布,赠地学院随之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知名大学。其中,以威斯康星大学最为典型,并将其总结为威斯康星思想。其核心内容和原则是确立高等院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提出要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提高效率,侧重于解决公共问题③。该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社会影响正式确立了高等学校应该具备社会服务这一基础职能④。威斯康星大学作为该运动的启蒙,主张采用推广科技和教育等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威斯康星州区域经济和科研实力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该校发展速度较快,逐渐成长为美国知名高等院校之一。以此为基础,社会服务职能正式确立为美国高等院校的基础职能,这一转变极大地促进了高等院校与周边区域和城市的融合,并陆续传播到欧洲、澳洲、亚洲等各个区域,对高等院校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⑤。
J.G.Rogers和J.R.Pope(1919年)提出了“横向线形结构”的大学城规划思想。随后,John Naissbitt、Fritz Machlup以及Clark Keer都强调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应合理统筹规划校园布局⑥。Cooper Robertson﹠Partners认为高校规划应与周边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适应区域发展⑦。这些可以看作大学布局的初级研究阶段,其重点主要是大学城校园规划、与周边区域环境设施的关系等⑧。克拉克·科尔的《大学的功用》(1963)重点探讨分析了美国社会多元发展的现象,将大学功能作为研究重点,并对比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区域的传统大学、现代大学,从历史发展和动态分析的角度进行了类比,以此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认为multiversity一般包括社群、办学目标、服务目标等要素,其组织管理结构较为松散,权力不集中。克拉克·科尔的《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历史——21世纪的问题》站在世纪的高度,从历史发展和当代变迁两个角度对美国等高等教育问题的进行了细致研究⑨。
部分学者对高等院校校园规划设计及其理论进行了专题研究,像理查德·道贝尔(1963)、施梅茨(1972)都有过专题论述。有的学者选取规划和设计为研究视角,重点讨论了当代美国及部分国外高等院校的空间分布和规划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规划和设计的理念,为后续高等院校校园的规划建设和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经验借鉴⑩。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区域高等院校的快速扩展。亚伯拉罕·弗莱克纳斯的《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1930)对重点现代大学进行了阐述,对比分析了美英德三个国家高等院校的发展历程,明确了现代大学的概念和办学理念。其中,着重讨论了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校园规划、管理模式和与社会的关系等困扰高校发展的热点问题⑪。
可见,工业化社会的早期阶段决定了高等院校空间布局的研究重点,其中,对高校的校园规划、基础功能等研究较多,对高校的布局理论、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关系等研究较少。
三、人力资本构成优化提高了城市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知识性高端人才受到热捧,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受到高度重视,进而促使各国加快发展高等教育,通过追加投资、扩大校园规模等方式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注重高等院校与科技产业园合作。相关研究热点多样化,研究内容更加有深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与城市发展关系、高校空间布局理论、校园的景观设计理论等。
C·亚历山大、H·奈斯、A·安尼诺和H·金的《城市设计新理论》(1987)结合开展的实践调研成果,构建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七条基本法则,主要包括渐进发展、较大整体性发展、城市发展的构想、正向城市空间基本法则、大型构建物布局和施工以及城市中心的形成。这七条法则成为旧金山海滨港湾桥(The Bay Bridge)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提出城市三维结构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认为城市应该有机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加空间利用率,并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其他学者对亚历山大的城市设计新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提升。理查德·道贝尔编著了《校园建筑(Campus Architecture)》(1996)和《校园景观(Campus Landscape)》(2000)两本研究性著作,专注于校园景观与建筑规划和设计,总结出创新性的设计方案,为未来区域景观发展指明了方向。维尔纳·布雷泽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校园规划》重点讨论了工程实践和建筑视角下的校园规划设计问题⑫。查尔斯·摩尔的《校园与社区》(Campus&Community)深入探讨了高等院校与社区的光合作用,在详细论证大学校园与社区空间作用的基础上,强调了二者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应该紧密联系。
现代大学是经济社会重要组织机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功能定位、教育学科建设和管理模式等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德里克·博克的《美国高等教育》、托尼·布什的《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等重点研究管理模式和产业模式,强调高校学习基地的功能。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校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进而促进了高校快速扩散。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k Terman)(1951)认为在高校内部建设科技产业园,促进二者的融合,增加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此为指导,全球首例大学科技园在斯坦福大学兴建并运行,逐步扩大规模并形成了现在的硅谷。澳州政府也是相当重视高校发展,整合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悉尼理工大学等3所全国知名的高校资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技术园区,其管理和运营交给专业化公司负责,促进了产、学、研的相互结合与促进。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也较为重视大学园区与科技产业园的融合发展,制定了相关引导政策,促使二者共同发展⑬。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进而引导高等教育事业也走向全球合作的道路。发达国家的高教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学城和大学镇不断涌现并成为研究热点。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大学城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发展,深入研究高校管理模式,并取得一系列成果。Smith(1997)认真总结了现代高等教育对所在城市和区域的促进作用。Varga(1997)用人口密度或就业密度来衡量这种程度,得出技术密集型企业从临近高等院校的区位优势中获益较高这一结论。Weiler(2000)研究发现,科罗拉多大学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当地啤酒厂和农场,形成的产业链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⑭。Nunery(2003)认为高校周边的零售业能够较大改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Friedman(2003)认为,大学相关机构的实质会影响高校自身加快技术转移。Mara(2005)认为要建立高新产业区,必须拥有资金、高校、土地等要素,这几点不可或缺。Goldstein(2006)和Drucker(2006)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为背景,研究高校在大都市区空间尺度的作用,发现在小范围和中等范围这两个空间尺度上,高校可以替代集聚经济起作用。Benneworth(2007)分析了西欧等国家高等院校对所在区域的促进作用,高校与区域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Oritz(2007)研究发现,作为城市布局的一部分,高校校园的扩张可以为城市吸引到更多高级社会阶层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Zachary(2007)通过研究,认为高校的创新具有较为突出的地域规律性。Acosta(2009)研究发现,高等院校的布局和高科技企业布局呈正相关。Daysh(2011)将纽卡斯尔大学作为案例,高度肯定了高等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为高校是一个极其“长寿”的机构,必然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Hahn(2011)认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可以吸引各类社会服务机构,高校通过人力资本优化和劳动者技能的改造,可以增强高校和城市的企业、社区、社会团体之间的融合度与凝聚力,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
四、国外优化高等院校资源配置的启示意义
首先,世界大都市集聚众多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一国或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从全球范围看,知名的经济中心城市往往同样是区域教育中心。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凝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具有高度国际领先性、对外开放性和辐射性而成为世界科研中心,同时也是各自范围内的文化、信息等产业中心。高等院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多集中并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或工商业中心,这是世界各国高等院校布局的一个明显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大都市作为高等院校集聚中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高等院校的规模具有明显优势,高等院校数量、在校生规模等指标都领先区域其他城市;二是整体教育水平一流,相当一部分顶级高等院校集聚于此,科研实力同样属于一流水平;三是在汇集了国内人才的同时,不断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人才,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首都和经济中心皆有此类特征。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汇集了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师资队伍,共计56名在该校执教和工作过的学者获得过诺贝尔奖。东京作为日本的经济龙头,拥有全日本1/3的高等院校和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吸引了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入驻。这些大都市的高等院校以质取胜,城市规划和高等院校发展相互依托、相辅相成,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属于世界一流,为科教兴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
其次,教育规划应融入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工业革命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美国西海岸以洛杉矶等城市为代表的“阳光带”城市发展迅速,吸引了其他地区大量的人口往西海岸城市迁移,并带来了一系列贸易机会。而纽约在1975年引发的财政危机,正是由于城区商业、房租等成本过高导致的。这次财政危机严重影响了州政府的财政运转,对此纽约积极应对,调整结构布局,一是主打科技强市的战略,建立与高科技园、大型科研企业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体制;二是将金融、保险等知识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和发展,确保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在科教兴市战略实时过程中,纽约将高等教育规划全面融入城市整体规划,纽约高等院校以城市发展为导向,着重进行学科、结构和空间的优化调整,这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成就了纽约发展的辉煌。
第三,集聚基础上的扩散是趋势,均衡发展是高等院校布局调整的目标。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特大型城市群的形成,高等院校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难以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为此,各国政府着手大力发展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主要目的是进行普及化高等教育,缓解中心城市压力,这种均衡化、协同化发展的模式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如美国社区学院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美范围内普遍存在,数量超过了1000所。其核心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基础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或为学生进入研究型和基础型大学做提前辅导准备。从分布范围上看,社区学院覆盖了各主要城镇或城郊,其初衷和基本规划是保证当地居民就近接受教育,通过应用型的课程教育和低廉的收费,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和发展。在美国,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在这里学习和毕业,他们已成为各行业重要的智力和技术支撑。这种高校布局向郊区及卫星城镇扩散、在中小城市增设地方学校和职业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注释:
①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2009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②Dennis Hardy,From Garden Cities to New Towns, E&Fn Spon,1991.
③R.W.Rumberger,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4,3(1),pp.3-11.
④Peter Hall,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Geo Journal,1997,41(4),pp.301-309.
⑤P.Healy and R.Gilroy,Towards a People-Sensitive Planning,Planning Practice and Researeh,1990,5(2), pp.21-29.
⑥Jim Hall,Investment in Education:Private and Public Returns,Working Papers,2016.
⑦Jong Wha Lee and Robert J.Barro,Schooling Quality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Economic,2001,68 (272),pp.465-488.
⑧Joseph Zeira,Why and How Education Affects E-conomic Growth,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9, 17(3),pp.602-614.
⑨Alan B.Krueger,Experimental Estimates of Education Product Fanc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 114,pp.497-532.
⑩⑫⑭Lerord Nunery,Reconceptualizing the College Town:Unban University and Local Retail Developmen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nia,2003.
⑪⑬Risti Permani,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A Survey,Asian 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2009,23(1),pp.1-20.
(责任编辑 陈孝兵)
G512
A
(2017)02-0065-04
韩婷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70;张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