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研究评述

2017-04-1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外译格言典籍

黄 信

★语言文学★

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研究评述

黄 信

纵观藏族典籍《萨迦格言》五个英译本,无论是“原本”与“源本”,还是译者身份背景、译本评论研究等各方面,均反映出《萨迦格言》外译与研究的变化:呈现出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态势。虽然藏族文学与文化在域外传播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它反映了国内外藏学研究的发展与变化以及“中国文化走出”战略实施的可持续影响。

《萨迦格言》;英译本;述评

引言

藏文“勒谐”(legs bshad) 意为“善言”或“优美的语言”,汉译为“格言”或“嘉言”,格言诗是独具特色的藏族民间文学之一。成书于十三世纪上半叶的《萨迦格言》是藏民族最早的一部格言体诗集,它以四句七音节的格言诗形式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处世、治学、识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张。[1]由于它富含智慧与哲理,巧用比喻、推理和典故被誉为“认识世界的眼睛”,并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与关注,公认为少数民族重要典籍之一。目前,它不仅在藏族学者或群众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而且在国内外已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可见……但将《萨迦格言》作为少数民族典籍进行外译①的评述研究还比较零散。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萨迦格言》进行主题文献检索,结果虽有160余条记录,但大多关注并诠释《萨迦格言》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对其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的较为鲜见,反映出少数民族典籍译本比较的滞后性。这种滞后与国家2002年以来开始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十八大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及“藏区第五次工作会议精神”极不相符,并将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典籍译本比较研究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任务艰巨又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不揣冒昧,仅对《萨迦格言》英译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帮助同辈时贤全面了解这一民族典籍外译与外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翻译学、文化学、民族学以及传播学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一、英译原本与源本

典籍是人类传承文化的宝贵财富,但如果不传播就难以体现其永恒的价值。《萨迦格言》是藏族社会文化的缩影,也是藏族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遗产之一。而民族典籍的外译是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文化行为,其终极目标是要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影响。[2]目前由于“西方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等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萨迦格言》在内的藏族文学及藏族文化在世界文学系统中依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1]外文译本出现有英、法、印度、日本、捷克、匈牙利等多种语言的译本。其中英译本包括匈牙利学者乔玛(Alexander Csoma de Körös),美国译者薄森(Bosson)(1965)、塔尔库(Tulku)(1977)和达文颇特(Davenport)(2000)以及国内学者李正栓教授(2013)等五个版本……而这些英译本的源文本或原文本是什么?它们是藏英、汉英抑或其他语际甚至语内的翻译?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厘清“原本”与“源本”的区别。

从“说文解字”来看,“原”采用“泉”字形做偏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词性引申为“时空上起始的,本来的”,后继续扩大引申为“自然的,未加工的”或事物的“原始,原初”。而“源”在“原”字基础上又增加了“水”字偏旁,表示“水源,泉水的本原”,或“水流”开始的地方,引申为“事物的来源”。因此,“原本”就应该是作家创作的文本,是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的依据和依归。而“源本”就是翻译时所依据的文本,或称为“译出语文本”,它有可能是作家(者)的原作,也有可能是他人所为的改编本或使用不同语言的翻译本。

从《萨迦格言》本体来说,萨迦班智达创作的藏文版“原始”作品或木刻版,才是该民族典籍的“原本(the Original Text)”。因为“格言体”是在吐蕃时期“七音节自由体”中“四句自由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原本”《萨迦格言》诗集才是藏族“格言体”诗歌流派的滥觞。当然,后来因为藏族典籍的民译(现民语今译)、汉译以及外译的发展,国内外便出现了包含八思巴文、蒙文、汉文以及英、法、日、捷、匈等多个版本。汉译本中比较常见的是王尧(1981,2012)、次旦多吉等(1985)、仁增才让和才公太(2009),以及萨迦班典顿玉和杨曙光(2010)的译本……这些“母本”就可称为以其为基础的外译活动或外译研究的“源本(the Source Text)”。

通过梳理考证《萨迦格言》五个英译本的“源本”与“原本”,可以得出结论:李正栓、约翰·达文颇特、塔尚·塔尔库、詹姆斯·薄森以及亚历山大·乔玛·德·柯勒斯等五个英译本均为语际翻译,但参照基础即源语言文本多为“源本”,而非“原本”,而且只有李正栓和约翰·达文颇特的译本才可视为全译本。译本评论下文另述,此处仅作源本与原本情况介绍:

(一)李正栓2013年的英译本“Tibetan Gnomic Verse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藏族格言诗英译》”,源本为次旦多吉等人的汉版《萨迦格言》,虽为国内首个全译本,但实际翻译451首,省译格言诗第258、292、293、294、303、320首。

(二)约翰·达文颇特2000年的英译本“Ordinary Wisdom Sakya Pandita's Treasury of Good Advice《普通智慧:萨迦班智达良言文库》”,源本为仁增才让和才公太的汉版《萨迦格言》*从达文颇特的“译者序言”得知,他对《萨迦格言》的英译主要依靠时任藏文作品图书馆和档案馆常驻学者洛桑·松顿(Losang Thonden)的转述。详见达文颇特“译者序言”第15页第四段。,全译本458首(包括1首结束语),译本附有详尽的注解和术语表。其英译文由中国藏文出版社2009年收录并以藏汉英三语对照的形式出版。

(三)塔尚·塔尔库1977年的英译本“Elegant Sayings《雅丽格言》”,母本为藏语版的原本,译本为藏英版。但约翰·达文颇特却认为“塔尔库译本是坎贝尔(1925)和亚历山大·乔玛·德·柯勒斯(1833)节译本的重印本”。*达文颇特认为“塔尚·塔尔库译本是1925年坎贝尔(Campbell)博士翻译的《论现世:智慧之杖》和亚历山大·乔玛·德·柯勒斯死后的重印本。”详见达文颇特译本“序言”第17页倒数第二段。另据欧内斯特·和腾翼(Ernest Hetenyi)博士的史料考证,坎贝尔(Campbell)为乔玛生前的英国军医卫生官员。

(四)詹姆斯·薄森1965年的英译本“Elegant Sayings《格言宝库:蒙藏双语<萨迦格言>》”,源本为李盖提1948年布达佩斯影印本(蒙古语版)*据史料考证,薄森精通蒙古语,蒙古族研究专家,该译本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其源本为东方学家、蒙古学家和匈牙利学者李盖提1948年布达佩斯影印本。详见李盖提的《蒙古文<萨迦格言>:一件中世纪蒙古文文献》一书的第V-XIII序论+l-124页图版;薄森对蒙藏两种文字的《萨迦格言》进行了拉丁文转写、翻译与注解,并在序论中对布达佩斯手抄本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可以推断薄森的源本为蒙语版的《萨迦格言》可能性较大。国内历史文献学博士敖特根教授,藏族格言诗译者李正栓教授以及诗歌评论家,翻译工作者徐伟峰先生也持此观点。,全译本原为博士论文,1969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以专著形式出版。

(五)亚历山大·乔玛·德·柯勒斯1833年英译本“A Brief Notice of the Subhashita Ratna Nidhi of Saskya Pandita《萨迦格言简注》”,原本为藏语版的《萨迦格言》,他生前以散体的形式节译格言诗234首(藏英版),病逝后20年左右,即1855-1856年才得以正式印发。

二、译者身份与背景

译者分析是多译本评析的重要观测点,对《萨迦格言》5个英译本进行评述,自然就会讨论译者。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活动中虽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总能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本质性特征,即译者主体性。刘宓庆教授(2007)认为译者主体性是作为人的译者参与翻译实践活动的基本属性,它又包含三个重要的特征:

一是主导性,即主体总是以自己的意识、意向、目的为前提或主导行事;二是主观性,即主体常常在实现自己的主体性时,伴随一种主体以自己的意志、意向、目的为轴心的倾向,主体性总是伴随主观性。三是主体能动性(或叫主观能动性),这是主体的“价值之源”,人这个主体一旦没有“能动性”(受精神或观念支配),那么主体也就失去了一切价值……主体的能动性源自客体。[3]

贺爱军教授(2016)将译者主体性又分为两部分即“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受动性”。前者主要体现在(1)拟译文本的选择;(2)原文解读;(3)翻译方法的选取;以及(4)表达方式的运用。后者主要体现在(1)社会历史语境和时代主题与译者的操控;(2)诗学规范对译者的操控。[4]

(一)李正栓,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北京大学胡家峦教授,有从事毛泽东诗词和乐府诗词翻译的经验,在诗歌(含约翰·邓恩诗)研究与翻译方面有较高造诣。*详见王宏印教授2012年为李正栓《藏族格言诗英译》一书所做的“序”。但他本人不懂藏语,他的《萨迦格言》英译本是以次旦多吉等人的汉版格言诗为“源本”。同时,李正栓秉承“民族典籍外译是文学外交和文化外交”的理念,坚持“以诗译诗”,注重传播效果。在文本选择方面,他立足“文化走出去”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时代主题,在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基础之上,以诗学规范和当前对外传播的时代要求进行格言诗的翻译,省译的6首24行格言诗更是体现了他充当了“守门员”和“过滤器”的主体性特征——“通过翻译将民族文学中的精华部分传播到外部世界,在保存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塑造了民族文化形象;李正栓的取舍也是他在原作者所处的论域,即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与译者和目的语读者所处的另一论域间取得平衡的见证”。[1]

(二)达文颇特,美国人,曾为西藏流亡政府计划委员会工作(1988-1991),期间因受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Ngag-dbang-blo-bzang-rgya-mtsho, 1617-1682)信札的启发,萌生了向当代西方人传播介绍藏族文化的思想,因而开始关注并选取萨迦班智达的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在挚友萨利·达文颇特(Sallie D. Davenport)和时任藏文作品图书馆和档案馆常驻学者洛桑·松顿(Losang Thonden)的帮助下,完成了《萨迦格言》全译本的翻译。[5]此外,达文颇特本身也是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追随者,这决定了他的翻译态度与翻译目的。[6]因此,达文颇特的翻译带有明显的传教性和政治目的——向英语受众“介绍”旧西藏的方方面面,以“缩影”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了解旧西藏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的途径。[1]当然,正因为如此的身份背景,他在顺译《萨迦格言》过程中,采用“异化”和“移植”的方式,其译者主体性也在无形中得以彰显。

(三)塔尔库,1934年生于西藏东部,曾受过系统的佛教教育,宁玛派喇嘛、活佛。他曾做过藏文教师,将藏传佛教宁玛派教义介绍到美国;他还作为企业家掌管达摩出版社(Dharma Publishing)、叶什德项目(Yeshe-De Project)、西藏援助项目(Tibetan Aid Project)、奥迪安铜山坛场(Odyian Copper Mountain Mandala )。[6]塔尔库有著作40余部,涉及宁玛派佛教心理学、禅定、修炼等主题。值得一提的是,他长期服务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后移居美国加尼福尼亚的伯克利,并于1972年成立宁玛学院,旨在更好地服务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和“西藏难民营”群体,宣扬宗教教义和保护藏传佛教文化。耿利娟和李正栓(2015)认为“塔尔库对《萨迦格言》进行节译而非全译,并直接改写乔玛的节译本,很可能是因为他本人英文造诣不够以及薄森译本流传不广等因素。”[7]因此,塔尔库本人就是一位西藏流亡者,这一社会历史语境或作为译者主体的“价值之源”决定了他节译234首《萨迦格言》的动机——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和宗教目的。

(四)薄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蒙古族研究专家、国际蒙古学会执委会委员,精通蒙古语和满文,对藏文也有研究。曾师从蒙古学大家鲍培(Nicolas Poppe),藏学家威利(Turrell Wylie)、汉学家傅海波(Herbert Franke)和劳延煊等,任教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对美国新清史研究影响较大。*详见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学系博士蔡伟杰的书评“冈田英弘的学术背景与史学遗产”,原文2017年6月8日载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历史文献学博士敖特根教授认为薄森从事《萨迦格言》翻译旨在进行译本考究和语言特征的分析研究。[8]此外,薄森选择《萨迦格言》作为研究与翻译对象还与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东方文化研究转向”以及当时藏传佛教在美国传播盛行这些社会历史语境分不开。或许正是基于他语言学家的视角,译者主体性更为明朗——忽略了《萨迦格言》的文体特征,将其译为散体诗,翻译时较少地考虑格言诗的文学性与可读性,在翻译处理方面也主要采用直译方式。[9]达文颇特将薄森译本视为“翻译批评的典范”,将其译本流传不广归因于“缺少相关注释”以及“大学出版社影响力”等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薄森的译本属于翻译研究性文本,学术气息较浓。”[10]

(五)乔玛,匈牙利藏学家、哲学博士,现代藏学的开山鼻祖,有《藏英辞典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和《藏语语法Tibetan Grammar》等著作。[11]*根据藏学家王尧先生的研究:在英属印度政府的资助下,乔玛完成了三本专著,分别是《藏文英文字典》、英文的《藏文文法》和《藏文大藏经分析目录》。早期曾在西藏西部边境的拉达克(Ladakh)为当时的英属印度政府工作并得到资助,对东方语言研究感兴趣,研习藏族语言和文学期间曾拜师桑噶尔(Zanskar)寺的喇嘛,后在卡纳姆 (Kanam)定居完成《藏语语法》和《藏英辞典》两部著作。*乔玛的两位藏族喇嘛老师是桑杰彭错(Sans-rgyas Phun-chogs )和贡嘎却勒(Kun-dga'-chos-legs)。1842年,他放弃了担任孟加拉亚洲学会(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的图书管理员职位,再次返回西藏,最后却病逝在英属印度的大吉岭(Darjeleling)。现在为了纪念这位藏学研究的引路人,每三年都将在匈牙利或奥地利举行一次“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匈牙利科学院设有“乔玛纪念奖学金”,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大街和日本佛教大学都矗立有乔玛的雕像。遗憾的是,除了达文颇特的“序言”*乔玛于1833年节译234首《萨迦格言》,后被塔尔库整理为“重印本”。详见达文颇特《萨迦格言》译作 “序言”第17页。中提及这位匈牙利藏学家翻译了234首《萨迦格言》之外,包含藏学家王尧先生、匈牙利佛教使团负责人欧内斯特·和腾翼(Ernest Hetenyi)博士都未曾描述他对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但是,伍昆明先生却指出:“他(乔玛)是位品行高尚的学者……编撰《藏英辞典》和研究藏文典籍是为了从里面找出匈牙利民族祖先的发祥地和匈牙利语的亲缘语种及根源……使西方人更多地了解到丰富的藏族文化宝库……”[12]以此观之,乔玛的译者主体性,尤其是主导性和主观性不可谓不明显——释意、节译,旨在探求藏语和匈牙利语的同源关系。

三、研究成果与评论

前文已有提及,《萨迦格言》英译研究始于19世纪的乔玛。他的节译本摘要包含了原创作者和萨迦寺的介绍以及他选用“A Brief Notice of the Subhashita Ratna Nidhi of Saskya Pandita《萨迦格言简注》”题目的考虑。薄森和达文颇特也在译本序言中考证了原创作者以及已有译本的翻译情况。但就译本影响而言,王密卿博士认为“塔尔库译本的文化传播借鉴价值不及达文颇特的大……”[10]笔者也认为,与李正栓和达文颇特的两个全译本比较,乔玛、塔尔库以及薄森等三个译本的传播及影响范围相对又要小一点。同时,又基于国外《萨迦格言》英译研究可供资证文献的欠缺,导致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李正栓和达文颇特的两个英译本。尽管如此,本文也借此机会对《萨迦格言》英译本研究的成果与评论进行梳理。

(一)成果形式

1.专著形式

国内学者李正栓教授(2013)在其译本《藏族格言诗英译》的前言和序中,就《萨迦格言》的内容以及汉、英译本做了简要梳理,并附汉英对照《萨迦格言》451首。[13]博士后王治国(2016)在专著《藏族典籍翻译研究:雪域文学与高原文化的域内外传播》第五章“藏族诗性智慧:格言诗的翻译”中,回顾了国内外五个译本并对他们做了较为深入的评析。尤其是对李正栓教授的译本做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诗人(李正栓)译诗是藏族诗性智慧的传播;以诗译诗是格言诗的诗化翻译。”[14]两位专家为藏族典籍的外译与研究树立了典范,也期待更多的学者投入到民族典籍的相关讨论当中。

2.硕博论文

王密卿教授(2015)以博士论文的形式,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国内外《萨迦格言》英译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历时和共时梳理研究。王教授认为“(《萨迦格言》)海外英译与海外藏学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国内英译则与中华文化外译战略密切相关……不同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中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他们的翻译目的和审美追求,对宣传中华民族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0]同时,他认为译者身份、翻译出版模式均开始呈现多元化,将各译者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评述,具体表现为:“乔玛对比语言以寻根,散体翻译求准;薄森探究语言转换,散体英译全书;塔尔库宣传西藏和佛教,借鉴前译;达文颇特宣传西藏文化,译本丰厚翔实;李正栓传播中华文化,注重文学性。”[10]很明显,这一研究开创了国内硕博论文《萨迦格言》研究的先河,尤其是互文性理论视角可以说是典籍外译研究的新突破口。

3.期刊论文

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发现有关《萨迦格言》外译与研究的论文仅有30余篇。国外学者除了薄森1965年的博士论文以外,暂无其他学者就《萨迦格言》的英译问题做专题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以李正栓教授为领头羊,其他研究者包括王宏印、北塔(原名徐伟峰)、耿利娟、黄信、梁文霞、张晓芸、索朗旺姆、格桑平措、赵长江、赵颖楠、崔佳灿、阳琼、张杏玲、何思洋、李伟超、任帅和李霄宇等20余位,研究模式与视角方法也正如王密卿教授所言——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当然,这种多元化的研究态势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分不开,具体研究情况将在下文呈现。

(二)研究评论

立足《萨迦格言》外译与研究的30余篇期刊论文,仅从研究方法与视角来看,各专家学者主要为历时考察与文本分析以及单一译本与译本比较研究等模式,研究视角与方法包含目的论、传播学、语料库翻译学、接受美学、后殖民主义等等,整体情况虽有零散之嫌,但对民族典籍的纵深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历时考察与文本分析

译作是译者的一面镜子。李正栓及其团队在《藏族格言诗翻译史略》和《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研究述评》[15]论文中对《萨迦格言》汉英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历时性文献梳理和文本评析。不同的是,前者英译本的述评主要针对塔尔库和达文颇特的译本,但立意较高,他把《萨迦格言》外译置于对外宣传的大环境中,并视作“文学外交,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内外社会和谐作用重大。”[13]后者重点是文本分析述评,原本分析包含了结构解读、思想解读、艺术魅力赏析以及社会历史解读;译本分析包含各个汉译本和英译本的概述,旨在进行知识性的介绍。实际上,耿利娟与李正栓在《塔尔库<萨迦格言>漏译原因探析论文》中探索塔尔库漏译原因的同时,也在梳理评析乔玛、薄森译本,该文认为塔尔库译本是对乔玛译本的改写——题目和形式上的改变;薄森译本流传不广是因为它是蒙、藏、英三语版的博士论文,专著也仅仅是大学的出版社;此外,该文还对塔尔库译者身份和翻译目的进行了讨论。[7]李正栓教授(2016)《<萨迦格言>英译简史及英译特色研究》对四个译本进行文本评析的同时,讨论了译本特色,但由于可供资证文献的缺乏,作者也只是对塔尔库和达文颇特译本特色进行重点归纳。[16]赵长江和赵颖楠也撰文对《萨迦格言》5个译本进行了简单的文献考究,但其重点是阐述“经典翻译模式”的构建问题而非文本分析。[17]

2.单一译本研究

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赵长江教授撰文评述李正栓教授《藏族格言诗英译》一书,认为后者的翻译具有“总揽全局,把握整体,诗意表达;形神兼求,忠实为本,自然贴切”[18]等特点。赵教授还认为藏族格言诗的外译“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18],它是一种“文化宣传”,也可将它作为“文学外交”,外译民族典籍对于“粉碎少数分裂分子的活动和谣言”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藏大学索朗旺姆和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学校格桑平措两位学者(2015)对《萨迦格言》达文颇特译本也做了单文本研究,他们在讨论《萨迦格言》英译标准的同时,重点评述了达文颇特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认为“格言诗翻译标准需等同于诗词的翻译”,[19]达文颇特主要采用“合作翻译”,“力求文体结构相似”。他在翻译过程中做了“语序调整”,对“特殊文体”进行了“删减”与“保留”,对“特殊且重要词汇”做了“全面、认真、细致的分析”,[19]并根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对“专有名词”“采用梵语标示,对梵语拼写不存在的专名采用藏文撰写的方式,而书名则主要采取藏文拉丁转写的方式。”两位藏族学者都比较推崇达文颇特的翻译方法并呼吁国内典籍译者予以借鉴,他们认为达氏译本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宏观和细节方面的处理。

3.译本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黄信(2014)以传播学为理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为技术手段,对李正栓和达文颇特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着重考察了二者在独特用语、理解与表达、显化与隐化以及文化因素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论是二者在上述各方面存在有差异但不明显。但是文章的这种跨学科研究方式,尤其是语料库实证研究在民族典籍外译及研究中的运用为该领域的纵深发展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1]

李正栓等人(2014)在《接受与阐释:<萨迦格言>英译本的多元存在》中,从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的角度对《萨迦格言》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译本的译者分别是塔尔库、达文颇特以及李正栓本人。文章作者认为“诗歌的理解具有多元性”,[20]尽管三位译者在理解角度、语法以及措辞等方面略有不同,但“所传达的思想是一致的”,[20]但译者所具有的主体性使译文更具文学特点。值得倡导的是,李教授比较研究的新视角为藏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持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李正栓和刘娇(2014)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为研究视角,全面地分析比较了达文颇特和李正栓两人的翻译目的和预期接受读者以及翻译发起人。文章认为达文颇特的翻译目的旨在“让西方读者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文化”,[21]而李正栓的翻译目的则旨在“传播藏族文化”。两个译本均很好地实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并在“发起人、译文作者和译文受众以及原文作者间达到了权利的平衡”。[20]但同时,文章也批评达文颇特译本“衍译过多”,用词与表达影响了阅读的整体效果;并称赞李正栓“译文兼顾内容和形式,行文干净利落,朗朗上口。”[21]此外,文章作者还呼吁译本比较需要考虑翻译目的,而不是单纯地考察翻译方法。

王密卿和赵春龙(2014)以藏族格言诗中的“佛”类字眼为研究主题,比较研究李正栓、达文颇特以及塔尔库三个译本,重点是从文化转换的角度“分析了三位译者‘佛’类字眼的翻译策略与技巧,进而从宗教文化、译者身份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剖析其影响因素。”[22]文章认为“达文颇特和塔尔库译本重在向读者传递藏族格言诗中的道德说教成分,没有完整传递出格言诗中佛的文化内涵,而李正栓则注重传达藏传佛教中佛的独特性,向域外读者介绍原滋原味的藏族文化”。[22]碰巧的是,北塔(2014)认为李正栓的译文是“间接忠实”,“凑韵、措词不当以及衍译仅仅是个别偶发现象”,[23]而达文颇特的译文“参差不齐,衍译太多,基本上没有规律”。[23]阳琼等人(2017)从《萨迦格言》比喻辞格入手,将李正栓和达文颇特两个译本中的明喻、暗语和借喻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二者在比喻形式的结构方面均做到了意义与风格的对等,在比喻形象转换方面策略虽有不同,但也很好地实现了文化层面的功能对等。[24]

李霄宇等人(2015)以《萨迦格言》动物意象为切入点,对李正栓和塔尔库两个英译文本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文章第3节),重点是马和天鹅的英译处理。文章认为动物意象是异域文明的缩影。[25]何思洋等人(2017)也曾撰文比较了塔尔库、达文颇特以及李正栓三个译本,指出三位译者在《萨迦格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并对差异的根源如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以及非专属词汇理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26]可喜的是,上述两篇文章第一作者均是研究生或本科生,可以预见《萨迦格言》外译研究人员也正在呈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进一步分析上述文献,发现译本比较研究均设有一定的参数或标准作为比较研究的参照,译本比较研究既有全局性也有局部细节的比较研究,而且有比较扎实可靠的理论为基础,或新理论新视角、或跨学科新技术新方法。但系统性略显不足,比较分析的理论视角或研究方法也还有拓展的空间,如量化分析法、多元分析法、上文提及的互文分析法以及生态分析法,均需要更多的前辈时贤加入到民族典籍外译比较中来。

4.其他研究

西藏民族大学赵长江与河北师范大学赵颖楠(2017)在回顾《萨迦格言》英译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典籍“经典翻译模式”,认为民族典籍翻译要“体现民汉思想,突出文化意识,展现民族文明”,[17]翻译途径需由翻译对象和表达宗旨来决定并肯定了汉语转译在民族典籍外译中的作用。梁文霞和张晓芸(2010)指出了藏族格言诗英译现状具有“译介数量极少,译介方法老旧”*原作者认为藏族格言诗“译介方法与诗歌翻译相近”,包括诗句散文化、韵律变化或消失、格言诗独特性模糊化,要求格言诗翻译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声音形象,但也不能因韵害义。详见原文3.2部分。,译者极度缺少,翻译研究力度不够”等特征,[27]并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具体包含国家文化政策和语言政策的倾斜扶持以及翻译研究团队的构建等等。此外,《中国藏学》杂志于2007年和2009年分别刊登了敖特根(Otogon)博士的汉英版论文《莫高窟北区出土八思巴蒙古文<萨迦格言>残片研究》。该文对莫高窟北区出土的《萨迦格言》进行了释读、翻译与注解,证实了薄森译本的源本为李盖提1948年布达佩斯影印本(蒙古语版)。[8]

结语

对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首先得摸清“家底”,在浩如烟海的少数民族典籍中,哪些需要外译传播?外译与研究现状如何?外译与研究的宏观政策,微观方法途径……少数民族典籍大都又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流传,这一切都表明少数民族典籍外译与研究具有复杂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萨迦格言》外译及其研究经历了或同时伴有民族语言到汉语再到外语的对外传播模式,这与赵长江的“经典翻译模式”不谋而合,表明了少数民族文学由边缘逐渐走向中心,成为世界文学奇葩的传播历程。上述论说虽是民族典籍外译与研究的个案,但厘清了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文本的原本与源本,爬梳了译者身份与背景以及译本现有的评价研究情况,旨在给学界同仁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民族典籍外译纵深研究提供可资信息。

[1]黄信. 民族典籍外译比较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本为例[J].外国语文,2014年第1期,p118-123

[2]郭黎阳. 典籍外译现状与对策探讨[J].英语知识, 2012年第11期,p6-7

[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p50、p64

[4]贺爱军.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p21-23

[5]John T. Davenport. Ordinary Wisdom Sakya Pandita's Treasury of Good Advice[Z].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2000

[6]李正栓. 藏族格言诗翻译史略[J].燕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期,p9-12

[7]耿利娟、李正栓. 塔尔库《萨迦格言》漏译原因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3期, p103-106

[8]敖特根.莫高窟北区出土八思巴蒙古文:《萨迦格言》残片研究[J]. 中国藏学,2007年第4期,p58-65

[9]James E. Bosson. A Treasury of Aphoristic Jewels: The Subhasitaratnanidhi of SaSkya Pandita in Tibetan and Mongolian [M]. Bloomington: Indian University, 1969. P. VII

[10]王密卿.《萨迦格言》英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 pii,71, 72,103-147

[11]向红笳.汉英-英汉藏学翻译词典[Z].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p766

[12]伍昆明.国际藏学研究的奠基者:亚历山大·乔玛·德·柯勒斯[J].中国西藏,1997年第1期,p46-47

[13]李正栓. 藏族格言诗英译[Z].长春: 长春出版社,2013年,p9

[14]王治国. 藏族典籍翻译研究:雪域文学与高原文化的域内外传播[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6年,p106-110

[15]李正栓、彭丹. 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研究述评[J].河北学刊,2014年第6期,p80-84

[16]李正栓.《萨迦格言》英译简史及英译特色研究[J].民族翻译,2016年第4期,p14-21

[17]赵长江、赵颖楠.民族典籍英译焦点问题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p22-28

[18]赵长江.藏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杰出译作:评李正栓教授《藏族格言诗英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p2

[19]索朗旺姆、格桑平措.外国译者翻译藏族文学典籍的策略与方法分析:一项基于《萨迦格言》英译的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3期,p104-108

[20]李正栓、任帅.接受与阐释:《萨迦格言》英译本的多元存在[J].燕山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p56-61

[21]李正栓、刘娇. 目的论视阈下的《萨迦格言》英译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6期,p98-103

[22]王密卿、赵春龙. 藏族格言诗中“佛”类字眼英译辨考[J].外国语文, 2014年第1期,p112-117

[23]北塔.间接忠实: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一颗硕果——评李正栓新著《藏族格言诗英译》[J].燕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p62-66

[24]阳琼、黄信.《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p73-78

[25]李霄宇、李正栓.龙树格言诗与《萨迦格言》的动物意象及英译研究[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p42-46

[26]何思洋、李伟超. 《萨迦格言》三个英译本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p342-343

[27]梁文霞、张晓芸.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现状研究及对策:以藏族格言诗英译为例[J].前沿,2010年第12期,p195-197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SakyaGnomicVerse

Huang Xin

According to the five English versions of Tibetan classicSakyaGnomicVerse, this article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source text, the translators' background, related research on these versions, etc. Then from the review we can found that a research trend from the edge to the center is gradually formed, and a sustainable impact from the strategy of "Overseas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reflected although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Tibet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s still relatively weak.

SakyaGnomicVerse;English versions;literature review

H059

A

1674-8824(2017)05-0083-09

黄 信,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邮编:610101)

①本文的“外译”为“外宣翻译”的简称,主要作为应用翻译领域的一个类别,虽与其他翻译有相同之处,均遵循基本的翻译标准,但主要差别在于传播效果这一衡量标准。藏民族典籍的外译则主要体现为“中译英”或“民译英”。

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藏族典籍<萨迦格言>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16WY02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萨迦格言>汉英译本的电子化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SA0136。)

[责任编辑:朱茂青]

猜你喜欢

外译格言典籍
格言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格言
格言
格言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柔性侵入:文化外译接受策略研究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