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以桂林市大圩镇熊村为例
2017-04-11张慎娟陈晓键
张慎娟,,陈晓键
(1.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以桂林市大圩镇熊村为例
张慎娟1,2,陈晓键3
(1.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传统村落受到快速城镇化冲击,村庄人口、产业和文化传承出现空心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发展方向逐渐迷失。文章以我国第一批传统村落熊村为例,分析了村庄的历史资源特色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在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城乡协同的原则,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差异需求为基本前提,综合考虑城乡之间人的协同、产业的协同、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的协同和经营管理的协同等,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中实现村庄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传统村落;城乡协同;传承;发展
(一)依山傍水的传统格局
熊村建在一个缓坡上,中间高、两头低,颇有风水星象上所言的龙脉之象。南面有青山伏案,东西两面群山连绵,还有漓江支流马河自东向西流过,宽约30米,熊村东西两侧各引一条水渠与马河贯通,灌溉周围肥沃的农田和果园。同时,水渠间有水系相连,造就了水街小桥流水的神韵,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二)肌理明显的街巷空间
熊村老街空间肌理保持完整,房屋布局、空间尺度具有古典商业重镇的典型特征。街巷布局为鱼骨式,尺度分为三级:宽的为街,约3-4米,主要有南北向的正街、东西向的水街和玉带街,主街道旁并行约1米宽水渠,不仅美化巷道,还可以满足居民常洗菜、洗衣的需求,增加街巷活力,商铺建筑多集中在此级道路两侧,形成熊村特色商业街巷;第二级为巷道,约2米,有文庆巷、德胜巷、杨家巷、土地巷、黑暗巷、鼓楼巷等,主要联系村落内部的民居建筑组团;第三级是巷弄,宽度很窄,有些地方不足1米,仅限行人通行。较宽的街道在相交或转折处多布置会馆或宗族祠堂等公共开放空间,形成空间中心;较窄的巷道转折处多做拱门等构筑物,如天向门、人寿门等,既出于防御需求又提示空间变化;道路尽端处均设有石拱门,如长发门、紫气东来门等。街巷两旁建筑高度约为3-6米,建筑沿街道错落布置,街道空间富于变化。主要街巷为石板或鹅卵石铺地,古朴自然,亲切宜人。
(三)风貌独特的传统建筑
熊村传统建筑多建于明清时期,在功能布局、结构、形式、色彩和装饰等方面集中展现了熊村传统建筑的建筑技艺和文化特征。
公共建筑主要为祠堂、会馆和宗教等建筑,如熊姓祠堂、李家宗祠、湖南会馆、江西会馆、万寿宫等,均位于水街和正街等主要街道上,是熊村当年人丁兴旺、商贾云集的见证。宗祠、会馆等公共建筑多在街巷的节点处单独设置,建筑布局讲究对称,砖木结构,外墙为青砖或土坯砖,多建有马头墙,柱子、门窗、厅堂和檐廊梁架、柱、枋等木构件进行雕饰。
“进”是组织民居建筑布局的基本单元,以内天井为中轴对称,分为门厅、主楼、天井和后堂四个部分,通过天井实现采光、通风与空间连接的功能。大门居中,中间叫“堂屋”,一般设有香火台,在中间隔断的板壁上是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龛,主要功能是进行礼仪活动和日常起居。这种对称、统一、规整的结构格局,与古代风水中讲究相互协调、均衡一脉相承。结构以叠梁式木质为主,辅以青砖外墙,整体古朴典雅,线条流畅,纤巧玲珑[4]。多为独立的单幢建筑,虽沿街成排布置但错落有致,互不相连,少数民居间有过街楼连接。
(四)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熊村作为湘桂古商道上的商业重镇,在一定时期承担着地区商贸中心职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商贾文化、宗族文化、耍众亲以及各种乡俗民风都颇具特色。会馆、驿站、街巷房屋布局都显示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对宗氏祠堂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宗族制度的认同与依赖,体现了一种孝、礼文化。庙宇、戏台、街亭和和村内主要街巷都是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耍众亲”、“老龙船”等节庆活动和各类特色饮食等地方文化均有悠久的历史。
二、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问题
(一)原有功能衰退,空心化现象明显
自20世纪30年代,随着桂北和湘南铁路的开通,熊村古商道随之慢慢衰落,古村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商贸中心职能,1961年熊村归并到大圩公社后,也退出了政治舞台。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古村仅剩居住生活职能,村内留守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村庄人口空心化严重。村庄产业演变并固定为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员长期脱离传统村落生活,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已经渐渐融入城市生活,难以再与传统村落文化有效融合,文化传承的空心化日益明显。
(二)传统建筑年久失修,空废现象比较严重
以土、木结构为主的明清历史建筑,由于户型结构在通风、采光、舒适度方面均难以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加上历经岁月沧桑,已不同程度地出现构件脱落,地基下沉,墙体歪斜和开裂等问题。原来居住在老村内的大多数村民迁至新区居住,古商道所在的老村内,目前仅剩极少数老人在此居住,传统建筑空废现象比较严重。
(三)新旧建筑风格迥异,传统格局遭到破坏
熊村近些年的村民住宅建设,由于规划和管理等的不到位,村民建房过程中选址随意,有些地段新旧建筑混杂在一起,加上由于村民审美层面的差异,不仅各新建建筑之间风格不一,更是造成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风格迥异,村庄传统的肌理、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被严重破坏,传统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和文化特性在不断流失。
(四)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居住生活质量不高
目前整个熊村村庄的雨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善,新村仅有小部分农户建有沼气池,其余农户家的污水雨水均随意排放。村庄的道路硬化、照明设施、网络覆盖、环境卫生和污水处理等设施简陋或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具有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村民的外迁,加速了熊村的空心化。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十三五”规划纲要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是影响乡村发展的直接因素,因此在“协调、开放、共享”的理念指引下,只有实现城乡二者的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才能促进传统村落健康有序发展。所谓协同效应是指复杂系统中的要素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间的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与竞争而居主导地位,并产生较强的相干效应,从而使整体协同效应增强[5]。城乡协同就是要利用城乡之间的优势差异互补,把挖掘农村潜力与城市带动农村结合起来,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良性互动发展[6]。人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就是要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7]。城乡协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城乡居民的共同需求,这既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根本体现,也是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城乡协同发展理念下传统村落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协同城乡之间人的需求,围绕城乡居民的共同需求,深化落实城乡协同的产业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居住环境改善和经营管理等措施,为传统村落谋求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复兴之路。
(一)城乡协同的居民需求
传统村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广义上讲其保护和发展应该考虑所有人的意愿,但囿于传统村落的区域位置,更实际有效的传承发展应该是考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相关利益人群。对熊村来说,具体涉及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村庄的居民;另一类是熊村所在的大圩镇和桂林市的居民,其中桂林市的市民需求应该是推动村庄发展的主要外在动力。通过调研发现村庄居民的需求集中在发展经济和改善基础设施两方面;对桂林市市民来讲,传统村落所独有的山水田园景观、乡土建筑、民俗文化技艺和美食小吃等都是他们所向往的[8],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城乡居民在对村庄居住基础设施方面的改善有着共同的诉求,村民经济发展的诉求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村庄优势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来实现。城乡居民对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诉求在本质上具有协同性,所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要有城市居民的参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协同的产业发展
同时满足村民经济收入提高和城市居民田园生活体验的协同路径就是发展休闲农业。熊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地域文化都可开发为优质的旅游资源。规划依托熊村资源优势,开发以商贾文化体验和生态农业休闲为主的村庄旅游。
(1)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熊村处于桂林市的旅游辐射圈内,与桂林市和大圩镇联系方便。大圩镇现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以桂林市民为主的农业休闲旅游。应将熊村纳入桂林——大圩旅游的区域旅游体系,在区域旅游中实现共赢。
(2)村庄特色旅游开发。充分挖掘利用村庄的“商道、山水、农田、生活、节庆”等旅游资源,突出“商贾、农耕、饮食和节庆”文化,打造古巷商道、古建探访、院落文化游等旅游项目。以农耕体验、特色美食等为主题,打造集生态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
(三)城乡协同的自然环境保护
熊村依山傍水的自然格局,中间高、两头低的龙脉地形,以及周边大片的农田都是村落历史环境的组成部分,既具生态意义,又具历史文化意义,是村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9],也是吸引城市居民的重要因素,在开发利用中要进行严格保护,自然环境一旦遭受破坏,村庄发展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优势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给以严格的保护。
熊村的马河、熊村河和穿流于老村街巷的水渠,共同塑造了熊村的娟秀与灵气,对熊村水系的保护至关重要。熊村没有工业,河流水系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因此,对水体的保护首先是要严禁居民直接把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溪中;二是要控制农业排放污染物,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对现有村民生活污水和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生活污水,要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再进行排放。要定期对河道水系进行清理整治,保持水体洁净优美。
要保护周边山体,严禁开山采掘。对山体植被和村庄内的各种古树名木进行保护,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病虫害,杜绝私自砍伐毁坏,防止山火。对村内古树要制作身份标牌,说明树种科属和树龄。对烟柳画桥步道等景区内的绿色植被,要充分利用原有植被,新种植被应考虑林相、季相调整,重点增加具有明显层次、叶色、花色和果色等观赏类植物和芳香类植物,增强观赏性。村庄周边的大片农田,既是村庄的生态之肺,也是为游客提供田园观赏和农事体验的场所,严禁随意进行房屋建设、倾倒垃圾等侵占、污染和破坏农田的现象,在开发利用农田的同时维护好农田的数量和质量。
(四)城乡协同的居住环境改善
城乡居民对村落居住环境改善的协同需求体现在空间格局、建筑质量和配套设施三方面。要改善村庄整体的居住环境,关键是处理好新旧建筑及空间格局之间的冲突。
1.织补空间肌理,更新空间功能
目前熊村主要形成三种类型的空间肌理,分别为传统型、继承型和更新型。规划发展中应对街巷空间进行系统梳理,对传统型街巷空间采取维修整治措施,维持原有空间的尺度、街巷铺装、道路设施等,严格控制街巷两侧的建筑高度和建筑立面风貌,对由于坍塌等造成的街巷肌理变化,应对建筑坍塌地段进行整治,可将其改造为公共活动空间。对于继承型和更新型的空间,由于街巷空间肌理已发生较大改变,无法满足与传统型街巷空间尺度的一致性,只能通过街巷美化、绿化等措施,增加街巷的美观性和舒适度,以满足村庄旅游发展的需求,街巷的绿化美化风格要统一,材料、植被的运用要突出乡村田园风格。
2.修缮破败建筑,统一建筑风貌
根据村庄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风貌特色和保存状况,分别采取修缮、改善、改建和拆除措施。修缮主要针对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做工精美、保护价值突出的建筑,如万寿宫、江西会馆、湖南会馆、熊姓祠堂、李家宗祠、传统拱门、街亭等,修缮过程中要确保历史遗存的本真性,对腐朽较严重确实需要加以修缮和更换的构件,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改善主要是对一般传统建筑,对建筑本身和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活动,或不改变外观特征进行内部布局的调整、完善。改建主要针对大量风格迥异的现代住宅,对这类建筑可根据古村落风貌特征,重点对其屋顶、外立面、窗檐、门等建筑细部按照传统建筑的样式进行改建。拆除主要针对破败坍塌等建筑,拆除后的空地用于新建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或整理用做街巷、开敞空间等。
3.完善基础设施,满足城乡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现有村委会、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篮球运动场、农贸市场、农村合作银行和商店,基本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调研发现村内居民以中老年为主,村民需求最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是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室外健身场地。对游客来讲,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商业和住宿等方面。因此规划中在村委会附近,结合水系绿地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村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旅游管理机构、问询处、商业、医疗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游客接待中心结合问询处设置于村庄入口处,旅游管理机构结合村委办公楼设置,医疗点结合村级卫生室设置。对民居进行改造,打造民宿客栈,并结合接待中心与客栈设置餐饮服务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居民生活、保障旅游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现状道路,尊重地形特征,在村庄外围建设环状道路,并形成由内向外的放射状道路体系;外围车行路面采用水泥硬化,内部人行道采用石板、鹅卵石路面;在主要景区附近设置停车场;主要道路设置旅游导览图、指示牌、路灯等设施,设施设计要与环境特色相协调。完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庄的网络全覆盖;各旅游点配备灭火器,村内配置消防摩托。结合景点、商业餐饮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人流分布密集处设置公共厕所,完善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五)城乡协同的经营管理
推进网络设施建设,依托电子传媒,搭建村庄与旅游者的互动平台,方便旅游者快捷地接收村庄动态。聘请专业机构建设集乡村旅游资源展示子系统、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子系统及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子系统[10]于一体的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展示熊村特色,提高熊村知名度;为游客适时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游览指引等服务;实现商品信息多媒体发布、网上商品预订、商品实时监控和在线支付子等,实现熊村休闲旅游管理的现代化。
四、结语
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日渐重视的背景下,本文以传统村落熊村为例,梳理了村庄现有的特色资源,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中,提炼出要以城乡协同作为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以满足城乡居民共同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从产业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居住环境改善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传统村落谋求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复兴之路。熊村所面临问题虽有特殊性但更具有普遍性,文中所提出的城乡协同发展思路和具体的规划措施能为目前大规模开展的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感谢姜卉、袁梦如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开展的部分调研、资料整理工作)
[1]周振华.城镇化的作用[EB/OL].http:/wenda.so.com /q /1356879594068693,1995.
[2]郭丽君.如何发挥城镇化作用[N].光明日报,2009-12-27.
[3]李黔渝.住建部: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失局面得到遏制[N].新华网贵州频道,2015-11-16.
[4]大圩古镇、沙子镇、熊村空间分析对比[EB/OL].http:/3y.uu456.com /bp_0379v22wct8xswn2y1dc_2.html.
[5]张立国.基于城乡协同的桂北物流业建设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38-240.
[6]刘美平.论中国特色城乡协同发展理论——兼评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71-74,112.
[7]李克强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EB/OL].http:/finance.sina.com.cn /china /20130115 /205514294798.shtml.
[8]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36.
[9]宋玢,赵卿,王莉莉.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以富平县莲湖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6):118-124.
[10]马利.基于SOA的乡村旅游信息化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安徽:安徽大学,2013.
F592
A
1002-3240(2017)03-0091-05
城镇化是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的第三次改革发展“浪潮”[1]。从1978年到2014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和就业[2],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与快速城镇化相伴随的是村庄数量不断减少,2000年到2010年,全国共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更是令人堪忧。中华文明的根基在农村,承载着丰富地域农耕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是我们文化的根,民族的魂,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为扭转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我国于2012年抢救性地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经过努力,目前传统村落开始迈入保护、改善和复苏的阶段[3]。因此,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全面推进时期,更需要及时分析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一、熊村历史资源特色
熊村(现改名为雄村)位于桂林东南约26公里处,距著名的商埠大圩镇仅8公里路程。大圩镇因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而繁荣。为进一步缩短湘桂间商运时间由官家投资修建了一条陆路商道,在鼎盛繁荣的明清时期,熊村作为这条古商道上的重镇,繁荣了近600年。直至20世纪30年代桂北和湘南随铁路开通,这条古商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熊村随之衰落。现熊村村庄建设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统风貌区,即对明清建筑群及空间格局保存较为完整的“老村”,以古商道为轴向四周延伸,位于132乡道东侧;另一部分为村庄“新区”,是改革开放后随132乡道的修建,村民逐渐向132乡道西侧迁移所形成。目前绝大多数村民居住在新区,“老村”原有的整体格局、街巷空间和传统建筑等均保存较好,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较高。村庄山环水绕,树木葱郁,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属于我国第一批传统村落。
2016-10-20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项目(桂科能15-J-21-10)
张慎娟(1983-),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陈晓键(1967-)女,陕西扶风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责任编校:唐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