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历史逻辑
2017-04-11崔新生蒋成贵
崔新生,蒋成贵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3.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历史逻辑
崔新生1,2,蒋成贵3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3.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逻辑。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到“全面改革开放”,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相适应的。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历史逻辑
所谓历史逻辑就是始终尊重历史发展的方向,始终沿着历史进步的逻辑前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是立足于深厚历史土壤之中的,有客观历史基础。这一思想没有割断历史,更没有否定历史,而是以历史为前提和基础的。通过历史回溯,厘清“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历史逻辑,不仅延伸了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时代意蕴的认识,而且也拓展了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科学内涵的理解,更增强了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信心和信念。
一、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时期。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1]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〇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元增加到二〇〇〇年的两万八千亿元左右。”[2]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二大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2]十三大报告在十二大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1990年,我国整体已摆脱贫困,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小康社会阶段。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作了更加详尽描绘的基础上,指出:“所谓小康社会,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3]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21世纪第一个十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中国农村实现小康当作一个跨世纪的奋斗目标而予以高度重视和强调,这意味着农村的小康建设已经正式成为当时国家战略发展的基本内容。按照邓小平“三步走”的伟大构想,到2000年,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
我们所实现的总体小康,还只是一种较低水平的小康。许多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一部分人连温饱都还没有实现。与此同时,民主、法治、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都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有着较大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在这种背景下,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些都是带有阶段性、根本性的变化。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4]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需要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加殷实。因此,在2000年中国实现“总体性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为中国2020年要实现的宏伟蓝图。从总体性小康到全面小康表述意义的转变,表明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小康社会”的认识。
经过新世纪最初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新进展。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城镇化率达到51.3%,初步建立了制度性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生态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将全会主题定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新愿景。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一字之差,但却标志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也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目标。面对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201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我们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举措,目的就是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的第一个奋斗目标。
二、从“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到“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5]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正式发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废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充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这个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首次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这也标志着中国的改革正在走向深入。
针对中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是物价波动较大、市场秩序混乱、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其目的是通过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等手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思想理论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并明确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6]
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明确指出了“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制度创新时代,改革不再像以往一样在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也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并指出了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方针。这次全会标志着全党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自觉性更好了,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对于开创我国农村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自此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入了“完善新体制”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程,鲜明地提出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8],并作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部署。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辉煌历程和宝贵经验。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决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等作了规定。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使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提法,同时将改革的目标与发展的目标一起并列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又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与此相应,改革的领域不断拓展、丰富,逐步形成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改革布局。我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是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改革需要开放,开放促进改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一点。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确定的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开放也是改革”,把改革和开放有机统一起来,有助于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超越了以往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的传统,根据党的十八大对21世纪上半叶特别是未来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需求,进行“五位一体”体制改革的系统设计、顶层设计和总体设计,将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三、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1978年12月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1982年,我国对宪法进行大的修改,并强调了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总纲部分中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方针,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用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做到改革开放与法制建设的统一。1996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并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9]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十五大第一次用“法治”代替“法制”,提出了“法治”目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一次飞跃,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发展。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人了宪法,使它成为宪法规范,具有根本大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和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
十六大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列,一道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标志着中国在建国方略、国家制度建构上彻底摒弃了“人治”的影响。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1]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在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十七大报告中亦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和措施,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党的执政行为法治化、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努力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2011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来处理改革、发展及维稳能力”。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意味着中国未来要形成系统完整的“法治体系”,意味着党员干部要时刻用法律的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要学会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来“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定为主题,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是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部署、系统部署,而且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建立一整套基本定型的制度体系。
四、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针对“文化大革命”所遗留下来的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围绕“统一思想”和“整顿作风”两大任务,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指出“几年来,偷税漏税、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执法犯法、敲诈勒索、贪污盗窃、泄露国家机密和经济情况、违反外事纪律、任人唯亲、打击报复、道德败坏等现象在某些共产党员中屡有发生。”[12]对那些经不起考验的党员,仅仅依靠教育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因而“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对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必须采取坚决清除的方针,一经发现立即处理。
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十一亿多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要深化改革,成功地创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两个文明,关键在党;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关键在党。”[7]“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4]思想上从严治党,就是要对党的各级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从严要求,决不能使共产党员在思想上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政治上从严治党,就是要求党员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严明的政治纪律、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组织上从严治党,就是巩固党的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政党所以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3]之后,党不断健全各项制度,逐渐形成一套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明确指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3]自此,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坚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七大建设协调推进的总体布局。2011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在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式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是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
2012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受住各种经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八大将纯洁性建设提高到党的建设“主线”地位,并且在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中指出我们党自十五大以来一直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十八大结束后不久,党中央统一部署,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分期分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这次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从严治党的八点要求,并指出“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14]虽然这时我们党还没有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概念,但是其指导思想、路径、要求、措施等已经被基本阐发出来了,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思想。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明确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命题,而且第一次将“四个全面”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
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立足于治国理政全局,是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是妥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关键。它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要领域和主攻目标。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237-23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1986.14;1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1991.1401;413-4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人民出版社,2001.1369;110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人民出版社,1987.4;25.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370.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1996.11;32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10.
[9]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6.51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2000.30.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52.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1991.52.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2005.152.
[1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9.(2).
D616
A
1002-3240(2017)03-0046-05
2017-01-02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16DJ710015)和河南科技大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2015SQN003)的阶段性成果
崔新生(1978-),河南驻马店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蒋成贵(1988-),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责任编校:赵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