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7-04-11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学校

文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云南日报特邀理论撰稿人、本刊顾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重大举措,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切实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大问题,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与学校党委有着直接的关系。无论是从教育角度还是从政治立场出发,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历来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学校党委始终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担当精神,持之以恒地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激扬学生的青春之梦,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树立洞察大势放眼长远的大局观。学校党委一直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国际国内大势和建设“双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大局中谋划,完善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长效机制,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年华,把远大理想落实到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学校党委坚持以学生为本,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铸就理想信念中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养成思想道德,培育政治素质,追求个人抱负,让学生真善美的精神得到弘扬。

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校党委把强化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师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让广大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发挥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为关键提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我国高等院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学校党委始终认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切实有力、行动上真抓实干,全面提高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做到“一岗三责”。一方面,按照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班子成员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充实基层班子队伍,把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增强班子抓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两方面发力,使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业主责意识不断增强。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委每学期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上、生产实习点上,研究生党支部建在学科组上的方法,使党组织的工作延伸到有党员的每一个地方。学校党委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一课”的要求,党员教职工把和风细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和贯穿课程教学、校园管理、科研活动、实践见习、后勤服务等一线工作,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育德化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信仰认同。

以把握“三个规律”为重点强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规律”的论述,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学校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学生思想特点,以问题为导向,深刻认识和把握“三个规律”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不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党委主要领导带头抓教学改革,采用“团队组合式”多名教师专题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剖析等方法,使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更加凸显。其次,发挥其他课程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作用。通过抓教师党支部建设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形成协同效应和正向累积效应。第三,职能部门主动作为,搭建思想政治工作“六大平台”。学校党委宣传部根据“微主体”思想个性化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搬上微信公众号,融入学生“微生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微动力”;宣传部还成立大学生宣讲团,每年把大学生关注的话题选为宣讲的主题,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新实践,讲好身边的好人好事,锻炼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工作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和一对一心理辅导,把心理健康教育注入“心灵有约”微信里,成为大学生的知心人、好伙伴;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吸引了一批研究生和本科生骨干,带动了其他学院和专业的学生自觉参与理论学习研究;研究生工作部成立研究生社会服务团,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利用节假日组团下乡进村,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上的技术指导和咨询,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到提高;科技管理处、校团委等主办“红土地大讲堂”,每月邀请学界大家、社会名流、英雄人物、优秀校友等主讲,传递正能量、传播科学理论,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参与和全覆盖。

把握教书育人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党委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以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为抓手,开展教书育人工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当前新媒体对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学校党委主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营造一种贴近学生思想、符合学生习惯的新媒体教学环境,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宣传教育。第三,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注重建构学生人文价值观念,大力宣传学生熟悉的典型和身边的好人好事,发挥人文课打动人心、震撼心灵、洗涤思想、涵养品德的特殊作用。

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学校党委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学生思想,倾听学生意见,回应学生期盼,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个性化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和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以理论和文化自信为突破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既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又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当前提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必须加强师生的理论武装,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深化细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新实践新成果,把科学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阐释清楚,让学生在学理性和现实性密切结合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坚定师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吸引力、说服力和穿透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党委始终把建设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农大特点的大学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把创建文明学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工作格局,培树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涵养学生的思想品格、人文修养、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增强文化自信,为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注入新动力。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需要在树立“四个意识”、提升工作队伍能力、强化改革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实践和探索。一是高校党委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履行好主体责任,强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领导,确保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自觉自警自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学术与关爱学生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基础上进行释疑解惑,引导学生在探索和把握规律中追求真理、成长成才。三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创新导向,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走向常态化。全面统筹进行系统性综合性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构建常态化的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形成协调发展、合力共进的良性态势。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学校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