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立德树人 压实高校思政工作责任
2017-04-11大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文 大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高校立身之本在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关键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压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于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强化思想引领。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加强思想引领,要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以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抓实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原原本本、系统地学,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抓好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学校党校和团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筑牢思想根基。
突出价值塑造。加强师生的道德教育和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价值取向上确立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职工队伍建设的首位,更加重视教师培训,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并向管理和教辅人员延伸。以增强育人意识为重点,以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为切入点,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术道德要求,使其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深入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以文明有礼培育文明风尚传播为重点,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拓展道德教育载体,完善道德教育体系,大力表彰、宣传模范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和优秀案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巩固课堂阵地。抓好主渠道、守好主阵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第一课”的地位不动摇,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师资、条件、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衔接,实现课内外良性互动,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严肃课堂纪律,加强教学管理,充分挖掘和发挥各门课的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严格教材管理,加强选用教材的审核把关。完善督学制度,充分发挥督学在教学检查督导方面的积极作用。
推动结合融入。着眼构建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校风学风建设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落细落小,转化为制度规范。坚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针对师生思想困惑,做好解疑释惑。积极回应解决师生最关心、最关注、最直接的问题和利益诉求,以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实实在在为师生排忧解难,进而有效地做好正面引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以及成才、就业等实际问题,关心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完善帮困助学长效机制,在助困中更加突出育人功能,将加强思想引导与做好帮困助学有机融合。强化学生诚信教育,营造重视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氛围。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
培厚育人土壤。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展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涵养大学精神。加强对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统筹指导,更加突出思想性、艺术性,克服课外活动教育主题不够鲜明,过分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鲜明、思想性艺术性强、师生喜闻乐见、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让校园充满浓郁人文气息,使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得以充分宣传阐释,展示学校独特、鲜明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追求,厚植立德树人土壤,造就一批思想深刻、影响广泛的标志性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打造书香校园,定期向全校师生推荐读书书目,引导师生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重视环境育人,推动建设环境优美、人文内涵丰富、温馨舒适、技术先进的生态校园,促进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融合。
把好舆论导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领导权,全面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舆论主动权,加强正面宣传,不断拓展校园宣传思想工作平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校园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阵地建设和管理,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能力,重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推动媒体融合,积极开展立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建设一支善于做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专兼职工作队伍。完善舆情研判机制,及时掌握舆论热点,把握社会及师生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正向疏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净化立德树人环境。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思想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挥师生理论社团、学会等群众组织在理论宣传、调查研究上的积极作用,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