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应科学“把脉”组合“开方”
2017-04-11李宗明
李宗明
(陇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肃 陇南 746000)
精神扶贫应科学“把脉”组合“开方”
李宗明
(陇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肃 陇南 746000)
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当前贫困地区农民在精神方面贫困的类型主要是思想不思进取型、文化素质低下型、自卑心理障碍型、攀比心理严重型、道德素养滑坡型、法治观念淡薄型、传统文化缺失型、生活习俗简陋型、家庭残缺不全型等。在精准扶贫给物资、送温暖的同时,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针对这些类型产生的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实行科学“把脉”,组合“开方”,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和消极绝望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在国家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并走向小康路。
精神贫困 类型 对象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的各项物质扶贫措施在各个连片贫困区发挥巨大作用,有力推进了脱贫步伐。但是随着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实,在部分农村出现了部分群众“扶不起”,“不愿脱贫”等问题。有的群众是“口袋穷,脑袋更穷”,有的群众是“钱袋满了,脑袋空了”,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精神贫困,造成了贫困“代际传递”,已成为当前脱贫攻坚的巨大阻力。
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有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有一定关系。“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等类似思想可以说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在精准扶贫给物资、送温暖的同时,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把扶物与扶志结合起来,开展精神扶贫,实行科学“把脉”,组合“开方”,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和消极绝望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在国家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并走向小康路。
一、精神贫困的类型及表现
目前造成农村精神贫困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社会发育阶段成因,也有经济条件限制影响,既有个体素质差异,也有社会群体作用。虽然成因各异,但表现类型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1.思想不思进取型。表现为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有劳动能力,但没有脱贫的意念,比较懒散,甚至有好逸恶劳的现象。知道自己的“贫困”政府一定会管,争低保,吃低保,还说低保的数额太少,常常说怪话,发牢骚。“好吃懒得动,自有政府送,累死又累活,也就这么着。”往往以“家贫”为筹码,用理所当然的态度对待扶贫,不但没有感激,反而抱怨扶贫款太少,以至扶了多年仍一贫如洗、扶而不起、越扶越穷。
2.文化素质低下型。一部分为先天智力低下,一部分为后天教育程度不够。表现为贫困户文化程度不高,文盲和半文盲比例大,接受新生事物和科技知识滞后或者不接受。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产业脱贫致富本领不高,外出打工也容易上当受骗而无功返回。特别是伴随互联网经济兴起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这类人群适应市场经济能力更弱。
3.自卑心理障碍型。一些家庭由于地处偏远,与现代经济和生活状态脱节,加上本身社会交际能力差,与外界很少沟通联系,被农村社会“边缘化”。经过多年给钱给物扶贫,虽然心里感激但又有为经济贫困感觉低人一等的“羞耻感”,由“极度自卑”转化为“过度自尊”,对当前的各项扶贫措施采取消极应对。
4.攀比心理严重型。这类群体在生产生活中不切合自己实际,过分注重“人情文化”、“关系文化”,盲目跟风,攀比消费。主要是嫉妒心理导致极端攀比和“面子问题”导致盲目攀比。由于嫉妒心理作祟和“面子问题”影响,不应该操办的红白事情要举债大力操办,烟酒档次也逐年攀升,经济负担不断加重。这样大办红白事情不仅自己负担重,而且亲朋好友都要随礼,形成“你办我办大家办,比烟比酒比阔气”的恶性循环,不仅加重了自己和亲朋的经济负担,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在酒席上酗酒容易引起治安案件发生。
5.道德素养滑坡型。突出表现为信仰缺失、道德失范和价值观扭曲,造成传统道德失落、市场流弊张扬、小农意识还魂。一些摆脱贫困农民精神空虚,没有精神支柱,存在着“钱袋满了,脑袋空了,生活好了,人心散了”的状况。他们把有限的收入不是用来提高素养和发展生产,而是热衷于修庙宇、建祠堂、砌祖坟等封建活动上,富而不进,对公益事业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帮助贫困户脱贫。
6.法治观念淡薄型。这类群众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信“访”不信“法”。觉得政策好就靠政策养着,有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闹”。有的甚至利用家族势力与基层政府工作公然对抗。有的对来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着急,自己不脱贫干部难交账;“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的心态,成为一些扶贫对象“扶不起还理直气壮”的缘由。
7.传统文化缺失型。受市场经济和现代都市文化影响,部分农村传统文化缺失,突出表现在家教家风、孝道文化的缺失。孝顺老人、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传统文化丢失贻尽,长幼无序,懒惰无为,与邻为敌等恶习滋生,导致家庭邻里矛盾频发,老人对子女过份指责,子女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甚至对老人歧视辱骂虐待。这类情况在80、90后人群中表现最为严重。
8.生活习俗简陋型。由于受经济生产生活条件限制,一部分农民生活习俗还十分简陋,人居环境差,没有独立的厕所和卫生间,甚至人的厕所和家畜家禽在一起,对自己的房子院落不经常清扫,室内不清洁,房前屋后垃圾遍地,生活习惯不卫生,常年不洗澡,不刷牙,很少理发和洗涤衣服被褥等。因此人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差,影响了志气。
9.家庭残缺不全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的家庭由于婚姻变故或者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残缺不全,形成隔代家庭、单亲家庭,组合家庭等,这些家庭内缺乏应有的亲情。有的村庄由于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所限,特别是天价彩礼的制约,适龄男子很难娶到媳妇,村内光棍成群,他们失去了生活乐趣和信心。有时戏言道:“扶钱扶物不如扶个媳妇”。
以上九种类型在贫困群众中并非单独显现,而是相互交织孪生,对不同家庭贫困的影响作用有主有次,有轻有重。
二、精神扶贫对策建议
1.强化旗帜引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扶钱扶物,不如扶个好支部”。多年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脱贫攻坚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个好的支部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支部成员的言行对广大村民产生一定影响,党支部及其支委成员的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村的社会风气。因此,开展精神扶贫,必须加强贫困村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旗帜,党组织成员成为精神扶贫户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生产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要大力推广运用“支部+协会+贫困户”的经验,给他们在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精准扶贫的同时,从精神层面教育、鼓励、培训扶贫对象,让他们通过改变观念,振作精神,从而实现勤劳致富,自立自强。
2.实施价值引领,促进乡村民风泽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开展精神扶贫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各种精神文明活动。结合农村实际,就是要“办好一堂”,“用好一墙”,“树好一榜”,开展“四新”和“六争六评”竞赛活动。具体讲就是要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室,举办“道德讲堂”,利用村内文化广场墙面,绘制好“文化墙”,经常开展“德润陇原”好人榜评选活动,广泛开展以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塑造新形象的“四新”竞赛活动,开展争做和评选“孝敬父母好儿媳、勤劳致富好家庭、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遵纪守法光荣户、邻里和睦文明户”的“六争六评活动”,用“中国梦”激扬致富梦、小康梦,以“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发展战略和理念鼓舞群众,促进乡风民风的根本发展变化。
3.促进教育均衡,提高受教育水平。由于城乡之间、乡村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一方面许多精神贫困户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造成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另一方面,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千方百计把孩子往城区学校择校上学,增加了家庭负担和教育成本,致使脱贫致富步伐不快,有的甚至因此而返贫。因此,要着力解决精神贫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经济落后等现实问题,必须放眼长远,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抓起,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要合理配置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加大投入统一农村中小学建校标准,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城乡一体的教师补充、交流、培训机制,改善和提高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师资水平。要建立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的结对帮扶制度,加大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深化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4.开展文化惠民,丰富农民精神食粮。要打好文化扶贫“组合拳”,以乡村舞台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广场的作用,集中开展教育培训、知识宣讲、文体活动等,提高群众致富技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文字、格言、童谣、歌曲、图画、演出等文化载体,宣传教育的形式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想思考、自觉接受转化。要发挥专业文艺团体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组织市县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协会、楹联协会等编创优秀的文艺作品到贫困村巡展巡演;为学校、农家书屋选送优秀图书和影视作品,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和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活动。要发动各级文艺志愿者和农村文化能人为贫困村谱写村歌、编排舞蹈、拍摄微电影,充分展示农村新风貌、赞美新生活,激发农民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共同推进;杜绝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现象。对挤占、挪用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文化设施的,扶贫攻坚和宣传思想文化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在文体活动中要注意覆盖残疾人、未成年人、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
5.培育良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美德。“家风正,则子孙兴,百业旺。”家风也称作“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基因。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又一代不间断地传递和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能否兴旺,以及对外的社会形象。针对农村子女成家后与父母分户,导致一大批无劳动能力老人贫困。大力开展“孝德模范家庭”、“文明家庭”、“先进妇女工作者”、“平安家庭”等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家庭亲情扶贫。要大力培育和挖掘家风家教家训文化资源,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家庭教育,倡导“同言而信,信其所亲”,使得父母的耳提面命更具有感染力,更容易为子女所信服。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蕴含的爱国诚信、善良仁爱、先人后己、勤劳节俭等崇高思想,积极培育独具特色的家风家教文化。要努力营造培育优良家风家教的社会氛围,从现时代寻找传承优良家风家教的典范,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结合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带动家风培育,抓好培育公民德行和成人、家长教育。要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家风家教宣传的长效、联动机制。
6.倡导移风易俗,摒弃落后陈规陋习。“小事俗办,婚事大办,丧事奢办,逢事必办”,高价彩礼,以家庭条件和子女地位确定丧事标准和接连不断的人情份子已占农民收入支出的相当比例,成为脱贫致富的阻拦。究其原因主要是攀比心理和陈规陋习的影响经及封建迷信思念作祟。因在农村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六提倡六反对”:即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酗酒赌博;提倡孝老敬老,反对薄养厚葬;提倡勤劳致富,反对好逸恶劳;提倡整洁卫生,反对垃圾乱倒。切实营造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恶俗”陋习禁办。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四会”,即“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用于群众自我监督管理。
7.改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人居空间。贫困户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精神面貌。要按照“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改善”的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实施,通过政府投资改善大环境带动农户自己改善和保护小环境,帮助农民“五改”,即“改路、改房、改厕、改水、改灶”,让贫困村群众走上宽阔平坦的村内道路,住进明亮宽敞的房子,有独立卫生的厕所,喝上纯净的水,用上节能的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要积极开展农村健康卫生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要建立农村环境保洁制度,除了农户负责自己院落和房前屋后的日常保洁外,对村内公共道路和文化场所的日常保洁采取志愿服务、村级资金补助特困户保洁等多种途径解决,并常态化、制度化。对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生产、生活的山区,通过移民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找到新的生产门路,实现稳定脱贫一批。对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的贫困人口,通过国家的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转移支付,安排当地就业脱贫。
8.运用典型激励,帮助唤醒精神内力。“精气神”不足和“自卑感”强烈是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最大阻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通过培育和挖掘当地脱贫致富特别是精神贫困户依靠精神扶贫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事例,帮助贫困群众唤醒自身内部的精神内力,做到“人穷志不短”,克服“自卑感”,提高“精气神”。以村或乡为单位每年评选一批精神贫困户在不同方面有进步,或者在公益事业方面有贡献的贫困户,并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奖励,他们有“存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进而带动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9.扶持培育产业,促进稳定脱贫致富。精神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必须要产业培育上动脑筋。精神贫困户的富民产业培育要因户而宜,不能一刀切,要先易后难,量力而行,按照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根据贫困户劳动力构成、科技文化素质等培育适合他们的产业。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采取跟踪服务和手把手教的办法,帮助他们掌握生活技术。目前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支部+协会+贫困户”,支部或者协会提供技术和市场营销,贫困户投入土地和劳动力,降低贫困户的经营风险。
D616
A
1007-9106(2017)09-0044-04
李宗明,甘肃省陇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