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神扶贫” 夯实农村执政基础
2017-04-11冯湖
冯湖
(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肃 兰州 730000)
·精神扶贫研究·
实施“精神扶贫” 夯实农村执政基础
冯湖
(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肃 兰州 730000)
编者按:当前,甘肃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效。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与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的扶贫攻坚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有些贫困群众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安于现状,单纯依靠外界帮扶被动脱贫;有些地方对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不够,单纯送钱送物,造成养懒汉;个别群众靠穷吃穷,“等着扶,躺着要”,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等等。
为此,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联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扶志扶智”的重要思想,提出在全省实施“精神扶贫工程”,动员广大社科界专家学者、各级党员干部和扶贫工作者开展扎实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灵活多样的形势政策教育,从思想、教育、文化上进行帮扶,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树立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志气,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促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精神扶贫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为“精神扶贫”有效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本刊荟萃部分研究成果,结为专辑,以飨读者。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是对我们党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以自强的志气消除思想上的贫困,以精准的方略消除物质上的贫困,以足够的智慧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精准扶贫 执政基础
一、实施精神扶贫的现实必要性
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偏重于发展经济、培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却暴露出了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为此,很有必要大力实施精神扶贫。
(一)30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一些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主动性不强、脱贫攻坚的参与度不高、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坐等脱贫”的消极思想比较普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精神贫困。
(二)当前农村中思想迷失、道德滑坡、心态失衡、陈规陋习、封建迷信、赌博酗酒以及其他违法犯罪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还没有被广大农民所深刻理解、所全面掌握,需要大力加强党在农村的理论武装。
(四)一些贫困地区频发的恶性事件充分说明,精神贫乏更胜于物质贫乏。重度的精神贫困往往会产生极端情绪,进而导致极端行为。要实现真正的脱贫,必须首先在精神上脱贫。如果精神上不脱贫,就难以战胜困难,反而被困难所压倒;有些地方虽然富起来了,但人的精神更空虚了。
(五)物质扶贫往往能解一时之困,精神扶贫则可以长期见效。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顽固,精神扶贫比物质贫困更艰难。精神贫困使人意志消沉,失去向贫困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要彻底摆脱贫困,精神扶贫是治本之策。
(六)精神扶贫是建设生态中国、健康中国、文明中国、幸福中国的现实需要。我们的国家要绿色发展、要青山绿水蓝天,我们的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情、幸福的感觉,我们的社会要有高度的文明、持久的和谐,迫切需要厚重而坚实的精神支撑。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所当然包含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改革开放近40年,当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越居世界第二的时间段,提升精神生活的品位、重获道德信仰的支撑、建立起深层的民族自信心,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应有的软实力,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顺应时代大势,提出“精神”扶贫的公益理念,使贫困群众都能从我做起,自强自立,从而共同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
就精神扶贫而言,它可以应用在一切社会领域,一切社会人群,一切社会事务。大到人类如何互相对待、人类如何对待环境,小到每一个人的幸福观、财富观都是精神扶贫的内容,但从农村来看,精神贫困更为突出。习总书记关于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是明确而具体的,一方面要把发展商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要荡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环境和政风、民风,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只有精神物质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今天所讲的“精神扶贫”,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把精准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聚焦农村农民精神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精神、教育、文化等方面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树立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志气,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改善农民精神面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最终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精神扶贫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扶志”与“扶智”问题
近年来,各地采取了不同措施,加大了扶贫帮困的力度,一大批贫困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也有一部分贫困户仍然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而且贫困群众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读书看报、填表算账都困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仅仅从物质层面给予帮扶是治标不治本的。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物质缺乏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没有志气,没有奋斗目标,把贫困当作一种习惯,因而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很大一部分人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自我发展的思想,缺乏脱贫致富的能力。因此要让贫困农民尽快地、持久地、高水平地摆脱困境走向致富,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对他们“扶志”和“扶智”。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能力,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才是长远、稳定扶贫、脱贫的精准之道。当前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扶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的农村精神风貌。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倒挂的问题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既要有物质财富又要有精神财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们的关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但这些年来,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特别是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有所忽视,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在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不相适应、不相协调、不相同步的问题非常突出。感恩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有所淡化,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侵蚀严重,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优良传统在丢失,淳朴厚道的民风被“世俗”的“市侩哲学”所取代,宗教信仰、封建迷信以及黄、赌、毒有所抬头,坑蒙拐骗、买卖婚姻、制假制劣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如此等等。同时,由于长期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扭曲错位,新农村应具有的新风尚远未形成。精神扶贫就是要解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相适应而且倒挂的问题。
(三)全面小康社会的不全面问题
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用这些新的目标要求衡量现阶段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大部分人民群众都已脱贫,并在物质上进入了小康阶段,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距离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些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物质财富相对来说有极大增长,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精神道德明显滑坡,文明程度还比较低下,这样的小康社会还“不全面”,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精神扶贫就是要解决小康社会不全面的问题。
(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新农村文化,弘扬现代文明风尚。在现阶段,要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提高农村道德水平,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赋予乡贤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延续农耕文明、培育新型农民、涵养文明乡风、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有利于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文明文化活动,由孝敬父母到尊老爱幼,进而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文明观念,以家风促政风带民风,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现代文明。
(五)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
就是要改变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的局面。从根本上说,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要解决代际贫困问题,就必须紧紧抓住教育扶贫这个根本。扶“钱”不如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受到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关键是要把教育作为强国富民之本,切实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打好教育脱贫歼灭战。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采取免减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绝不让一名贫困孩子失学,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费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对贫困地区的群众而言,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自己这一代人走出贫困的历史机遇,也是为下一代人奠定美好生活基础的时代使命。仅仅依靠外部的物质支援,终究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而留给后代的可能又是“一穷二白”。只有凭借自身的努力,巩固脱贫的基础,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后代的福祉。
(六)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
在物质贫困之外,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贫困地区居民的心态,特别是妇女老人儿童的心理健康,必须给他们以足够的人文关怀。作为执政党,我们要把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性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从经济上和道义上给人以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身处逆境的人,特别是贫困人口,确实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和关爱。但是这种关爱不一定是直接的物质帮助,有时候只需一个问候、一份尊重、一个善念、一份宽容、一个解释、一个不露声色的爱心,就保全了他们的尊严,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支撑他们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中,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对于像甘肃、贵州等大山深处的贫困乡村,我们既要物质扶贫,也要精神扶贫。发展产业改变农村面貌、提升技能带动勤劳致富,加大精神帮扶提升文明素养等等,要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使他们看到希望和出路。不让弱者绝望,让无力者坚强,让悲观者前行,这也是富强文明的应有之义。
三、以精神扶贫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
(一)要在农村加大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党的惠民政策的教育力度,争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此来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来统一农民的认识,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农民群众的“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也真心实意地维护习总书记这个核心。以对农民的理论武装来净化农村意识形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巩固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要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听党的话、做党的人,一心跟党走,同时要建立着眼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脱贫成果、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的作用,不断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要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民幸福,那么仅仅依靠物质财富就能获得幸福感吗?联合国有一句话: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国际上现在还有一种观点:人类在物质财富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也就是说,当今时代人们获得幸福的来源更多的在精神领域,物质财富的增长已经不是人幸福的主要因素。我们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要广大农民群众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所以要把功夫下在如何使农民群众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个关键问题上,做好“幸福”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上下功夫。国务院提出,要发展五大幸福产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生。为此,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五个重点工作:一是心理健康培育行动。教育农民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适应环境、人格和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二是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构建行动。通过健康教育使农民掌握健康知识,选择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文化富民行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关注农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以健康有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在愉悦农民精神的基础上,塑造乡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四是美丽乡村提升行动。深挖乡村文化内涵,使新农村切实达到“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目标。五是农民权利保障行动。要下功夫改变农民权利贫困的现状,特别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婚姻自由权等,要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切实予以保障。以各种形式和途径确保农民能够从村民自治中获得切身利益,激发农民的主人翁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要实施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双推进工程”。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要深度融合、齐推并进,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拔穷根、拓富路上,激发党建扶贫新活力,努力把组织资源转化为精准扶贫优势,把组织能力转化为精准扶贫动力,抓好党建扶贫。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把脱贫攻坚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和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先把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扶起来,把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起来,从而引导贫困农民树立脱贫志向,增强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无论是劳动在脱贫一线的贫困群众,还是奋斗在扶贫战线的党员干部,都应当胸怀上进心、自信心和责任心,立定志气,才能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要着力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就会滋生权欲熏心、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一系列问题,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农村也一样,当下一些地方基层腐败时有发生,个别乡匪村霸横行乡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不愿管、不敢管,有的干脆同流合污。因此,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基层党组织抓起,要从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抓起,从坚定理想信念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抓起,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基层党组织强了,基层政治生态才能好,“苍蝇”才能少,才能使农村风清气正,才能使农民心服气顺,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能夯实、筑牢。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较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D616
A
1007-9106(2017)09-0001-05
冯湖,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