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发展*
2017-04-11张红岩
张红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发展*
张红岩
文化多样性作为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多重本质的表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内在需要。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彰显了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价值。经济全球化给文化多样性发展带来了困境,民族复兴、文化自觉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成为世界人民公认的文化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成为顺应人类整体利益需求和培育人类整体价值理想的合力。当代中国面向世界提出的和谐文化发展理念,对构建世界文化新秩序、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绘制世界文化新图景具有积极意义。
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多种文化的同生共荣、相交互动是社会自我创生的内在机能,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彰显了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价值。今天,全球不同文化形态的冲突、互动和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西方世界主导了现代性的发展和扩张进程,其文化霸权的强势扩张导致许多后发国家、民族被强行纳入一种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话语和价值系统中。后发国家、民族原有的文化秩序遭受破坏并失衡,世界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与世界文化交流互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肩负着对内培育和树立文化自信、保存和捍卫文化个性与价值,对外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倡导和推进“和平合作、创新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全球治理新格局的历史使命。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1]这一论述表明了我们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样态
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原生状态,文化多样性作为文化发展的基本样态和特征,是人的多重本质的表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内在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人的自我完善主导着人的各种文化追求,社会存在的全部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交往形式由离散时空到同步时空的转变以及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内容与方向的差异性、创造性和开放性,使得人的生存方式,包括主体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意义观照,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1.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客观指向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
从文化概念的最早使用来说,“文化”一词在古拉丁语中是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耕种、栽培及引申的培育、教养等意义上被使用的,用来说明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和成果。在《易经》卦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文”“化”被并列使用。该卦辞将社会秩序与自然规律相比较,通过人类的实践对象和实践结果阐释文化,说明文化是人类的主要行为特征,与自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文化体现的是社会历史生活中人的现实性的实践活动,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对文化的界定应把握的核心内容是人及其具体的历史实践。[3]
人的实践活动的方式、过程和结果构成了人的文化世界。一方面,人因对象而被确证。人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彰显和确证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2]210。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实践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构成文化创造活动多姿多彩的基础。人的文化世界以文学、艺术等具体的文化创造形式表达和交流,以哲学、宗教等自觉的精神活动反观和自省,以传统习俗、仪式规范等社会活动制约和互动,囊括了人的一切生存方式和社会交往。另一方面,对象因人而成为对象。从“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正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从而有了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既保证了人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又不断促进文化活动的丰富发展,“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2]163。人的探索创新、意义追寻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规定了物质世界发展的方向。
面对纷繁复杂、形态各异的具体文化现象,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也确定了“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4]泰勒从文化的整体性出发,对原始文化的若干组成部分进行分类,并运用比较研究法,将落后部落的文化和先进部落的文化加以对照,将人类原始文化的差异性纳入文化进化的连续性中进行历史的研究。他指出文明具有广泛的共同性,文化的形成有其传承性和因果性,人们应该用普遍适用的原理研究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英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文化的形成不能离开现实的人类社会,社区代代相传的生活模式和标准塑造了个体的生活历史。“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为了自己文化的小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是他的不可能性。每个出生于这个团体的孩子都将与其一起分享它们,而出生在这个地球另一半球的孩子,则不能分享到这一半球的千分之一的风俗。”[5]1她认为,每一社区独特的生产、生活、风俗、礼仪都是有益于自身的价值选择的,并构成了这一社区的文化模式,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文化的差异性或特殊性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特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述两位学者的文化理论局限于文化现象和文化类型研究,将文化现象的发展单线化和相对孤立化,未能从社会存在及人的实践,尤其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来认识文化的质变,没有将文化置于人类社会历史现实的演变和人类的总体发展中来加以审视。今天我们考察文化的本质,必须考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的矛盾运动,把握经济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态。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内在需要
人的自由、文化进步、社会发展三者是有机统一的。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以人类社会结构和人类历史发展为基础的,文化的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来规定的,文化进步的方向和价值是由人的全面发展来确定的。从根本上说,人是实践中的存在,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正是植根于人的实践活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了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按其内容和主要发展方向来说是社会主义的,按其形式来说是多种多样的,按其精神和性质来说是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历史和现实表明,每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独特的文化遗产,还要借鉴和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适应”和“创造”是任何民族现代化发展的两个必经环节。主动面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树立一种富有个性而又宽容开放的文化视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和人类先进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自觉抵制西方现代化模式霸权,在文化开放和文化选择的进程中科学地确定发展的节奏和价值取向,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实践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问题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从过去一个多世纪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可见一斑。19世纪末的美国移民政策推行“熔炉”理论,鼓励移民逐渐抛弃自己的源文化,以美国人的身份思考自身,最终完全成为美国文化“新合金”的一部分。[7]5-6这一政策在受到不同文化群体的质疑和抗议后,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被“色拉拼盘”政策取代。“在这个拼盘中,不同的成分保留着他们独特的风味和形态,但这个菜作为一个整体有其被认可的自成一类的东西,它作为一种特别的混合物有其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性。”[7]6
当今时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思维与现代思维、民族守望与时代变革、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运动推进了世界文化的总体发展。唯有文化的个性化发展,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才是鲜活生动的、富有成果的,才是文明的不断跃升。保持世界文化发展的生动性和平衡性,确立文化多样性发展,是世界文化异彩纷呈的基本前提。倡导平等交往和对话,以“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促进全球文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形成世界文化交融、互动、共美的发展局面,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之大势。
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当代困境
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自20世纪以来,在被纳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诸多发展中国家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大众文化被迅速异化。资本主义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有鲜明的现代化、一体性特征,它通过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对消费的控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植入,电影、电视、广告、电子游戏等潜移默化的价值熏染,使人们很难去抵御其背后强有力的价值操控与统治,文化生活中原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被逐渐消解,原有的价值与文化亦不断被冲击。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1.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世界一体化趋势使“一”消解了“多”
人类创造的历史不过是人类的交往关系发展的历史,生产和交往同步发展。世界整体性联系的历史源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2]562。由此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马克思称为“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各个民族国家的封闭狭隘状况被打破,不同程度地、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世界历史的洪流中。世界历史的形成与资本主义所开辟的近代工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使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成了世界文化的消费者和参与者。一方面,马克思从理性主义的视角肯定了资本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对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马克思从价值视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批判,对它所造成的罪恶的殖民统治、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以及世界上的多数人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日益贫困与地位更加边缘化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2]188-189他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写道:“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8]111
文化多样性作为人类生活的原生态样式,正是世界文化的魅力所在。马克思曾经说:“天才的谦逊当然不像文雅的语言那样,避免使用乡音和土语,相反,天才的谦逊恰恰在于用事物本身的乡音和表达事物本质的土语来说话。”[8]111-112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生活的样式,它们是极其生动、丰富而又独特的。语言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历史变迁、文化遗存的见证和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的媒介,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不同区域和民族所形成的文化各有差异,对内尽可能追求和谐有序,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形成相对稳定的形态,对外则保持独立性和主体性。然而,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世界一体化趋势已势不可当,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的个性与共性、多样性和普遍性的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是“一”消解了“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这已超过很多动物的灭绝速度。这个趋势已是必然,因为经济全球化要求规模化、整合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文化生产,而多样化的语言种类不利于全球化的推进。当前,联合国法定的6种工作语言是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和国际贸易往来大多是通过英语完成的。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通过该语言承载的代代相传的认知系统、价值观念、文化遗存的消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濒危语言地图”,将世界2500种濒危语言分为5个级别,程度从轻到重,依次是不安全、危险、濒危、垂危和灭绝。当前,在英语及其所承载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正在逐步濒危甚至灭绝,即使一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技术发展与人文观照的矛盾
市场在经济自由主义的庇护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向全球扩张,当今世界拥有飞机、集装箱、高铁、传真、互联网等全球性的交通和通信网络,模拟化、数字化、符号化、仿真化等多种形式的表达渗透到社会所有的领域和层面,它们代表着极速的信息传播、活跃的技术更新、全方位的跨文化交融,且不同程度地消解了传统村落、方言、习俗、族裔,使种种以“普遍价值”“标准化”“自由民主”等概念包裹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权力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及意识形态,以空前一体化的趋势向全球扩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技术崇拜、技术信仰甚至技术统治消解了由悲悯感、审美情趣、善恶评价构架的人文情怀。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发展”和“效率”成为可以度量和评价一切的价值标尺,“欠发达”简单粗暴地否定了人类的文化智慧和生活艺术。正如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所说:“‘发展’这一表面看来具有普遍价值的概念,构建的却是一个西方中心主义的典型神话。它是一架疯狂的西化发动机,一个北半球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南半球)的殖民工具。”[9]
“我们的杯子破了”——露丝·本尼迪克特曾引用掘根印第安人(以挖掘植物根为食物的一种印第安人)的语言,陈述一个濒临灭亡的民族感觉到的痛苦。这里的“杯子”是安放掘根印第安人所有文化的比喻说法,即“他们民族的生活、家庭饮食仪礼、经济制度职责、村内的继承意识、熊舞中的如醉如痴、他们的是非标准,都赋予过重要意义的事情,带着他们生活的形式和意义都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杯子”被“他们一无所知的罐头食物”撞击变得粉碎了,“但在他心中所想的是,与生命本身,他的民族的标准及信仰的整个结构等价的某种东西丧失了”。[5]16-17掘根印第安人的文化命运在今天并不是偶然事件,殖民主义的后遗症、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严重的不平等、对利润的疯狂追求冲击着人类的传统文明,技术的强势扩张及其对人文空间的挤占,加剧了技术与人文之间的紧张状态。当每一个民族借以表达和满足其丰富多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欲求的底座和容器在世界一体化的强大冲击下变得愈加脆弱甚至被粉碎时,人的原始的全面性将被异化的片面性所取代。
3.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失衡
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民族与国家主动打破隔离封闭的地域、语言及习俗等界限,实现了区域、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交流与交融。一方面,生产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大大增加了不同价值、思想、情感、信仰、趣味等相互交流和融合的机会,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展现自身的权利,封闭的、单一的文化类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纵横交错的文化综合体。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为全球范围的文化整合搭建了平台和市场,催生了新的文化因素,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造成一体化,在文化的比较、互动、对话、创新日益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碰撞,某种强势规则以“普适”面目出现。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美国的政治文化、消费文化、大众传播文化,以“市场规则”为共性,正在被强加给众多的弱势国家。从积极的方面看,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感受到异质文化的冲击时,会更加意识到保护自身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民族文化和文化的民族性备受瞩目。这为不同类型文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从消极的方面看,现有的经济全球化体系和国际秩序加剧了不同国家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占据资本、技术、市场份额等先发优势,掌握技术时代的信息通行权,在文化交流中占据主动乃至统治地位,这就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成为发展中国家必须直面的挑战。从表面上看,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途径正在增长,但在实质上却是一种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单向度倾销,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压。发展中国家必须在高度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进程中抵制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摆脱经济、政治、文化依附,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
三、中国对构建世界文化新秩序的贡献
尽管经济全球化强大的文化逻辑冲击、挤压着各种文化的生存空间,但是也激发了各种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的价值理念和国家形象正在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尊重。当民族复兴、文化自觉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成为世界人民公认的文化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成为顺应人类整体利益需求和培育人类整体价值理想的合力,当代中国面向世界提出的呼唤和谐文化的新理念对构建世界文化新秩序、绘制世界文化新图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智慧及其现实价值
《论语·子路》记载了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重视和谐而不单一僵化,重视差异而不孤立隔阂,由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差异,进而追求整体和谐的社会关系,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精神和个性,在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与异质文化和谐相处、互补完善、共谋发展,进而实现“和而不同”“兼容并举”“五色交辉、八音合奏”的文化生态。在今天,这一理念依然具有生命力,可以成为积极应对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哲学智慧,成为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1]今天,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智慧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1]。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宽容的姿态面对国际上的思想文化交流,承认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学会欣赏和借鉴不同文化的优秀成分,善于在文化互动和交融中彰显自身的魅力,这是“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的内在价值准则,恪守和遵循这一准则需要我们以一种包容的、不抱偏见的心态来看待与自己相异的文化,消解文化间的隔阂与冲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文化间和文明间的学习、互动、交融、整合是符合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的本质规律的,任何居高临下的歧视、挤压、消解、征服都注定是不能成功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应和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的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10]
任何文化都要面对自身的文化历程以及其他各区域、各民族的文化样式,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文化的进步特征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表达了中国积极推动跨文化理解、倡导多元宽容精神、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态度,他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11]习近平还引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不同文明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处原则,呼吁与会各国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建设合作共赢的美好世界。这一理念明确了文化进步的价值导向和实现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2.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现实意义
就今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性交往来说,剥削、压迫、不公平、不平等现象理应受到批判和质疑,对任何形式的文化偏执、文化霸权、文化强制必须警惕和抵制。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推广和实施跨文化理解。跨文化理解主要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问题,以承认文化的差异性为前提,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通过平等、双向、互惠原则,克服隔阂和落差,寻求、构建不同文化主体可以共享的知识体系,在诸多现实问题的沟通中达成共识。“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我们提倡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就意味着承认‘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存在价值,通过平等对话来借鉴、吸收有益于自己文化的因素,实现自身文化的创新与发展。”[12]各种文化通过平等交流和互动对话,实现多样性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天下大同等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贡献。习近平指出,要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引进来、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新思路促进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国家。”[13]在2015年3月28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构成了合作的主要内容,促进了区域高效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三年以来,其进度和成果已超出预期,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与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真正成为经贸往来之路、文明交融之路、友谊和平之路。[14]正如谢里夫·海塔塔所言:“对抗全球经济和文化霸权的可能性在于一种真正为各国、各族人民所共享的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超越边境,兼济各国;它人道而普遍,但也尊重差异;它立足于统一性,但也保护多样性;在承认个人、社区、国家、文化、阶级、种族和性别等各种同一性时它探寻一致性。”[15]
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现为复杂多样的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方式、过程和成果的总和。当今世界,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冲突与调和、变革与立新成为必然,经济与文化的互联互通成为世界人民共谋发展的现实基础。只有倡导和维护多元文化的独立意识、平等地位、和谐发展,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自觉性、完整性,世界文化才能充分展现繁荣丰富的多彩魅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现实图景中的新变化,当代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在传承与发展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时代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文化价值需要,化解前进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文化难题;另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想追求和文化价值诉求,树立世界性视野,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维护和发展人类文化多样性。
[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4]E.B.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5]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7]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埃德加·莫兰.超越全球化与发展:社会世界还是帝国世界?[C]//乐黛云,等.跨文化对话(第十三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7.
[10]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3).
[11]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29(2).
[12]邹广文.全球化时代如何守护文化多样性[J].人民论坛,2015(3):61.
[13]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N].2014-05-22(2).
[14]曾伟,李警锐,洪蔚琳.“一带一路”三年特稿:伟大构想撑起大格局 实现新跨越[EB/OL].(2016-09-05)[2017-09-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905/c1001-28690869.html.
[15]谢里夫·海塔塔.美元化、解体和上帝[M]//弗雷德雷克·杰姆逊,三好将夫.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6.
(编辑:朱效梅)
张红岩,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本文系2016年青海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JY16171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