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

2017-04-11吴潜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和平命运共同体

吴潜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

吴潜涛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宽广胸襟和广阔视野,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体现为严谨的理论逻辑,也体现为伟大的实践建设,它是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为破解国际关系调整面临的时代难题、构建人类文明的新秩序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实践;和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的和平发展大势,面对霸权主义、零和思维对国际局势的负面影响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敢于担当,围绕当今世界文明秩序的构建这一时代课题,在国际交往的许多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精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添加了靓丽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明确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在为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质

在民族国家存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国与国之关系即国际关系的有序状态,是民族国家存在发展的条件和保障。任何民族国家都会关注其所处历史时代的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国际秩序的发展走势,都有对其所处时代的国际秩序的向往和追求,都有为良好国际秩序的构建作出应有贡献的责任和义务。

现行的国际秩序“指的是以联合国为主体,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 O)、世界银行等相关国际机制构成的国际框架”[1]。这一国际秩序的维护,依赖于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随着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既定的处理国际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面临危机和挑战,安全威胁的复杂化、国际秩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全球性问题大量出现,已有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规范捉襟见肘。众所共知,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最突出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对于民族国家的发展还是对于国际社会的发展都是如此。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各种全球性挑战,使世界各国共同面临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恐怖主义、难民潮、核威胁等涉及人类共同命运的问题,使人类社会处于动荡因素上升、安全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消除全球化负面效应带来的国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应对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既呼唤处理国际关系的新理念新规范的诞生,又呼唤克服国际关系成员失范行为的强大力量。二是霸权国家的权威逐渐式微,“全球西方化”主张给世界带来混乱。国际关系的调整、世界秩序的稳定,的确需要一种主导性的力量,对国际关系成员的行为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中,从国家的综合实力及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来看,美国应当成为这种主导性力量,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健康发展发挥榜样的作用。但是,实然却并非如此。美国在苏联解体、取得了单极霸权的地位之后,心态膨胀,盲目地认为“历史终结”、资本主义彻底战胜了社会主义,充当“世界领导者角色”,极力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全球西方化”战略,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大力输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制度模式,旨在建立其所标榜的“普世价值”光环下的世界秩序。结果则事与愿违,不仅自己付出了沉重代价甚至四处为敌,而且严重影响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切实履行,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国际矛盾。事实证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同之道,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无法解决国际争端,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

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促进人类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经过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国际社会期待发声。为维护国际秩序、创新全球治理体制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积极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是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期盼,也是中华民族的责任担当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57-58面对笼罩在当今国际秩序之上的层层阴霾,在全球治理体制的新的历史拐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责权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天下情怀,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邃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根本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他强调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4]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观察时代发展,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与走向,在一系列关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的讲话①《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13年3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3年4月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2013年9月5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1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的讲话》(2014年7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12日)、《二十国集团峰会2016年致辞》(2016年12月1日)、《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7年1月7日)等。中,生动清晰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的科学依据,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价值诉求,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还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付诸实践,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路,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和规划,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习近平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严谨的理论逻辑,也是伟大的实践建设,其实质是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为破解国际关系调整面临的时代难题、构建人类文明的新秩序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如2017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所指出的:“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5]这一中国方案,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标志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对促进世界和平作出的时代性贡献,也标志着党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的理论创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鲜明特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内在逻辑严谨的统一整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为全球治理作出的重大贡献。

其一,普遍联系观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方法论。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现代的人类生活世界,人与人、国与国相互依存、命运共存。人类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息息相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用唯物辩证法的战略思维观察世界、审视各国之间的联系,作出了世界各国处于“命运共同体”之中的重要判断。2013年3月23日,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这是他第一次在国际场合使用“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从此之后,他在许多面向世界的重大活动中都向世界呼吁: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例如,2013年4月,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6]2013年9月,他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中指出:“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7]2015年10月,他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郊,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8]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同世界的普遍联系有机融为一体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有机联系的产物,是对当今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客观联系的凝练和概括。

其二,共同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所谓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合体。从哲学意义上说,共同体即具有共同性的主体的联合体。共同体中的一切主体,都是相互联系的,都需要以共同性为纽带。从根本上说,把不同的主体链接为共同体的共同性即共同利益。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没有共同利益,也就无所谓共同体。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究竟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洞察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的客观实际,从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的利益及利益调控的个性中,揭示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国家共同生存、发展的利益。他强调:“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6]这种共同发展,具有“双重”的深刻意蕴。一方面,发展是每个国家的共同的利益,是一切国家都必须坚持的根本理念。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发展是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关键,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做好发展这一大文章,都需要壮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发展是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孤立的发展。随着世界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越来越严峻,各国之间发展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发展的协同性特点也越来越凸显。脱离他国发展的自我封闭的孤立的发展,既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不能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58因此,各国都应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要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使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建立在共同发展这一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人类命共同体,必然会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其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国共同认同的价值的力量。这种共同价值,集中体现着各国共同的利益需求,规约着各国在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行为选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居于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4]“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10]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2]58,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价值的具体内容的集中表达。其中,和平发展集中反映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道路的价值诉求,合作共赢集中反映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样态的价值诉求。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需要以平等为基础、以公正为保障。正是从这种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1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在国际社会的不同领域体现为不同价值要求。守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在政治方面,就要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路;在经济方面,要坚持合作精神和共赢精神,照顾彼此关切,深化务实合作,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在文化方面,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及其要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旗,引领各国迈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其四,崇尚和平的优秀民族文化基因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历来崇尚“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观念,在与世界其他民族休戚与共的友好交往实践中,形成了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经过几千年来漫长岁月的洗礼,爱好和平已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生命基因。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精神的最好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建立各国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中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作为责任大国的中国,传承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基因,恪守我党和平外交的根本遵循,适应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需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的时代贡献。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以世界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为根据、以共同发展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以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平等民主、合作共赢为共同价值诉求的理论体系。它源于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基因,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主张的“和平共处”立场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人类和平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一种构建当今世界新文明秩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共同利益与国家核心利益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在各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因此,在这种统一体中,追求本国的利益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他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相互帮助不同国家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相互带来正面而非负面的外溢效应”[7]。很显然,兼顾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这种共同利益,是同各国的利益须臾不可分的,它更不否认国家的核心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讲共同利益,更要讲国家核心利益,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12]“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13]因此,在处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既应该强调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也要兼顾不同国家、民族的个体利益,更要关注国家自身的核心利益,努力实现三者利益的有机统一。

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共同价值与社会核心价值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是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产生的一种价值诉求。但我们却不能用共同价值取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因为共同价值指的是处理共同体内部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诉求,这种价值诉求从根本上讲应该与共同体内部多数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共同价值归属于国家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拓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平等民主、合作共赢,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诉求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治理中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我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要讲人类共同价值,又要讲不同国家、民族的社会核心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替代,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各国自主发展与建设持久和平世界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挑战的产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循的共同价值理念及其要求,其主旨在于营造利于各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发展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增添各国发展的动力,促进丰富多彩的当今世界朝着稳定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也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和使命在于为各国谋发展、为世界谋和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主张各国都应以共同价值为基本遵循,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安全;另一方面主张相互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信仰和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因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中,各国的自主发展与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是统一的。在这里,显示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同“普世价值”的根本对立。一是从内容上看,共同价值是国际关系中的各成员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基于共同发展利益而应当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普世价值”则是霸权国家为追求国际权利最大化而把本国的核心价值观装饰上了“普世”的标签。二是从目标实现上看,共同价值实现的目的在于改革和完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谋和平、求发展;而推崇“普世价值”则是与“全球西方化”战略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三、科学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一项久久为功的艰难工程。这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从理论维度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逻辑,从各国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奉行的独立外交政策中提炼出来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观、义利观、价值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命运共同价值的存在与其具体实现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明成果时,多次提到要弘扬超越阶级、国家的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应该说,和平发展、民主公平、合作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人类谋求的共同价值精神。任何事物唯有上升至精神层面,才能归于不朽和永恒。精神层面的东西都是抽象的,不是客观现实的存在。不同的国家、民族都要大力弘扬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精神,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共同价值精神的实现是具体的、现实的、特殊的。价值文化总是现实世界的具体存在,跨时空、超民族的价值理念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成为活生生的价值实体。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接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名言继续说:凡是世界的,就必须是民族的。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付诸实践的“一带一路”倡议,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精神转化为现实的中国实践,赋予人类共同价值精神以中国智慧、中国气派、中国风格。2017年5月,我国成功主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成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同“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联系为一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肯定。2017年2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充分说明,我党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广为世界认同。在一定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我党为世界提供的应对时代“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的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则是我党向世界展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中国方案。这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作为责任大国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也是新时代的中国始终与国际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有力见证。

[1]傅莹.全球的变革与中国的角色[J].中国人大,2017(7):2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

[4]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2).

[5]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2).

[6]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1).

[7]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3-09-06(2).

[8]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23(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0]习近平.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28(2).

[1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2).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01-30(1).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73.

(编辑:杨峻岭)

吴潜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主任。

*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项目批准号:16jfzx008)、北京高校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和平命运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命运秀
博弈·和平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