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角游戏中,如何提升幼儿幸福感
2017-04-11王素梅乔丽艳
王素梅+乔丽艳
摘要:
幸福感笼统的讲是一种状态、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价值和心境的体现。幼儿的幸福是孩子身心健康、乐观、合群、向上的综合指标,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蕴含了对生活的理解与领悟,是反映其身心综合状态的重要指数。作为教师,要具备发现幸福的心灵和能力,感悟职业幸福,在区角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尊重幼儿感受,珍视幼儿的好奇心,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把孩子的兴趣、需要和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让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幸福感到底是什么?笼统的来说,我觉得幸福感是一种状态、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价值和心境的体现。那么如何让幼儿在乐学趣玩背景下,体验幸福感呢,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充分理解和注意学习的累积效应,用教师的真诚去打动幼儿,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发现幸福的心灵及能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我们教师第一就是要有欢乐、幸福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路人,途经工地,看到三个人在砌墙,于是询问他们,第一个人闷闷不乐地说:“在干活”;第二个人漫不经心的说:“在赚钱”;第三个人快乐地说:“我在造一座美丽的宫殿”。若干年过去了,前两个人依旧在砌墙,而第三个人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工程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一项事业,乐在其中,才能在强烈的幸福体验中进取、成功。幼儿教师的幸福很简单: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们是幸福的;得到孩子们的关心,我们是幸福的;哪怕是静静的看他们玩区角游戏,我们都是幸福的……所以,只有教师体验到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才能把这种感受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二、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刚升入中班时,孩子们对新更换的区角才料十分感兴趣。张旭进入表演区当孙悟空,他拿起五色彩带,抽打起了“白骨精”,不小心打到了自己的脸上,他大哭起来,配班老师跑过去责备孩子:“打到脸了吧?太危险了。”然后她去把缠在草裙上的五色彩带解了下来,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这位老师的处理顺序是:责备孩子、收彩带,唯独忽略了孩子的疼痛。其实,换个态度,换个处理顺序,结果会更好。用关心代替责备:疼不疼?有没有受伤?然后平和地总结教训:以后可不能这么玩了,多疼呀,最后一起收彩带。只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发自内心的去关爱,才能让幼儿体验被关心、被认同的幸福。
三、重视区角游戏中的学习,让幼儿的发展具有长远效应。
区角游戏中的学习,是在潜移默化中的小步递进。这种递进能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幼儿在游戏中分东西,久而久之,他们会发现分解和组合的秘密,学习加减法时就显得格外聪明;又如:经常玩棋类游戏的孩子,对逻辑推理他别敏感,以后数学成绩会优于同龄的同学。再如:经常玩角色游戏的孩子,练习的是叙事能力,有助于入学后的记叙文写作……
四、珍视孩子的好奇心。
本学期我们在表演区投放了录音机,但操作权在掌握在老师手里。偶然几次,我发现总有小朋友对着录音机指指点点,或者趁我不注意假装去按一下上面的按钮。开始我并没往心里去,还特意告诉“警告”他们。直到偶然看到了一篇《有机会尝试,才不会捣乱》文章,让我深受启发,我马上想到了放在表演区的录音机。第二天,我悄悄地站在他们身后想听听他们的想法,观察他们的行为。他们发现我时一个个都很难为情的笑了。“你们想知道录音机怎么用吗?”我介绍了录音机的使用方法,并请孩子们轮流播放,慢慢地,孩子们围着录音机的现象减少了……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珍视并且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当他们自觉地、小心地触碰一些按钮时,是非常开心的。所以当我们放下老师的架子,一起用新奇的眼光看待世界,支持、鼓励他们,才能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五、让孩子尝试自己做主。
有一次逛超市的时候,一个孩子的购物过程被妈妈干涉了不下十次,比如:孩子刚拿起糖,妈妈说:“嗓子疼,不能吃”;孩子看薯片,妈妈说:“那是垃圾食品,不能买”……还不断的提出建议:“点牛奶吧,补钙”……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反思,如果都这样干涉孩子,会有怎样的后果?或许多年后,我们的孩子没有主见,也不会做选择……那太可怕了。
由此反思我们的区角游戏活动,孩子们的种种表现也就找到了根源,我们既是游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又是游戏的指挥者和监督者,存在着“高控制”的现象,约束了幼儿的发展。那如果才能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学会动手动脑,开展区角游戏呢。在角色区开办“爱心医院”前,我将问题抛给孩子:“如果让你们选择、安排角色区,你最想玩什么样的游戏呢?”孩子们决定开办一家“爱心医院”。接下来请孩子们自己寻找游戏材料制定游戏规则,看着收集的听诊器、挂号牌、药瓶、针管等材料,我惊呆了,真是应有尽有。最难的是游戏角色选择与分配,我以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医生、护士、和病人的特点与责任。等到“爱心医院”筹建完毕,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六、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享受快乐。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孩子的操作过程是孩子直接经验的改造和扩大。可见,劳动操作有着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智慧、情感等。
整理和检查区角材料是一项重要而繁锁的工作,我们的教师往往会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抽出时间整理区角材料,并强行要求孩子珍惜,而孩子们并不领情。那么只把整理材料的任务交给孩子们,他们才能有所体会。于是,每投放一种游戏材料,我都会着重介绍材料的组成,以明细单的方式贴在区域柜上,选出组长,负责监督本区角内的孩子整理游戏材料,对表现突出的孩子重點表扬。慢慢地,孩子们不但能自觉地在区角中开展劳动实践,还在日常活动中主动体验,如帮同伴捡地上的纸屑、帮班级打扫卫生、扔垃圾袋等。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区角的作用,把孩子的兴趣、需要和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冯晓霞.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J].学前教育,1999.4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