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视《学校文化纲要》的探索研究与育人功能

2017-04-11史玉忠兰建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学校

史玉忠+兰建伟

摘要:重视学校文化的传承和构建,努力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校训、核心价值观体系,把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教研组文化等纳入学校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并通过学校制度规范、特色活动、环境改造等方式不断培育学校文化,让学校文化成为彰显学校个性的名片,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柱,成为激励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学校;文化;育人;功能

什么是学校文化?笔者认为,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由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生成并遵循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办学思想、价值体系、学校作风、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是师生员工共建、共享的精神氛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活力之基,动力之源。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本文将从学校文化组成、学校文化功能、建设学校文化的必要性三方面加以阐释。

一、学校文化组成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亦称观念文化。第六中学对“学校精神”的提炼是“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第六中学的精神是指学校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用富于哲理且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使职工铭记,并经过精心培养、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学校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在整个学校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它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对学校构建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学校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行为文化

六中员工行为准则包括“三风校训、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六中信条”,诠释了师生职业道德、学习行为、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遵章守纪、安全理念等方方面面的含义,规范了师生在学校中的所有行为。

3.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亦称环境文化。第六中学的物质文化是通过外部特征和办学实力表现出来的,是被家长和公众所认同的学校总体印象。

二、学校文化功能

1.统一思想

学校文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练、加工形成,是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的作用。走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之路。

2.凝聚人心

我校徽标标识所表达的含义为:“标识由数字“6”、汉字“中”、及字母“JC”的变形组成,“6”的变化寓意为“眼睛”和“太阳”,表示学生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等;“中”的变化寓意为“金川六中”师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探究、追求等;“JC”是学校所在地“金昌或金川”的地域界定。该标志形式感强,寓意较深,适合中学阶段的联想认知,富有现代感。

该徽标标识使全体员工从内心深处对第六中学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3.激励斗志

第六中学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第六中学的“校训”是:“每天收获多一点”,鲜明地体现了我校建校25年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在今后我校建设省市一流水平学校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继续发扬“尚德 博学 严谨 重导”的教风,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同为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博學严谨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三、建设学校文化行动纲要的必要性

1.从学校层面看,高品质的学校文化为学校提供核心竞争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决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硬件、师资、生源、管理和文化,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的薄弱或缺失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成效,甚至使其它方面的优势化为乌有。在这五种因素中,文化处于最活跃的地位,它是一种能动性因素,可以对其它方面进行整合和优化,可以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极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可以激发人们的士气和创造力,由此弥补其他因素的不足,并以强大的精神内驱力推动着学校的发展。

2.从教师层面看,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对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供精神动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无论薄弱学校爬坡上坎,还是优势学校再创辉煌,都必须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师身心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激发大家建功立业、争创一流的心理动机,点燃他们“我请求学校分配急难险重工作干”的精神烈焰。高品质的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滋养教师心灵、养育教师精神的丰盛大餐,是一种理性的目标导航,是教师直立前行的精神支柱。

3.从学生层面看,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内驱力。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四学”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牢固基础。

总而言之,制度管理下的人是被动的、是它律的,不是自律的,是容易产生生活和职业倦怠的,使心灵缺乏安顿的。而文化管理下的人则是主动的、是自律的,是对生命和职业充满激情的,是心灵皈依得到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金川总校第六中学学校文化纲要》。

作者简介:

兰建伟,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六中学党总支书记。

史玉忠,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六中学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英语学科教学。曾经在国家、省市教育期刊上发表管理创新和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学校
数学的翻译功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有特异功能
学校推介
功能关系面面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