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自觉主动探求数学知识
2017-04-11魏敏娜
魏敏娜
摘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推理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数学教学要从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既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又学到自行探索知识奥秘的本领,成为二十一世纪高素质、高智能的人才。但从某种意义来讲,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要想把数学教学搞好,就得从兴趣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主动获取新知,形成一种自觉主动的获取新知的氛围,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兴趣
一、 从兴趣入手,活跃学生思维,孕育创新意识
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主观意识上只有带着一种欲望、一种热切的渴求、一种急切达到目的的心理,思维才是活跃的、开拓的,行动才是主动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自行探索知识创设最佳心理状态。在数学教学中,我就注意巧妙设计各种情况、各种游戏,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轻松愉快的认知探求活动中去。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节课时,开始我先用电脑演示两只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黄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蓝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然后提问:“求黄米老鼠所跑路程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要求蓝米老鼠所跑路程就是求圆的什么?”这样一问,有的学生马上意识到是求圆的周长,那又该怎样求呢?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知与不知的矛盾,激起了学生对如何求“圆的周长”强烈的欲望,为探究新知识创设了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再如:在讲能被2、5整除的数时,我说:“请同学们说出一个数,我马上就能猜出它能否被2、5整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为老师提数,有的甚至绞尽脑汁想一个很大的数来难为老师,我都对答如流。有的同学还用笔算算看看老师说的对不对。验证结果是老师都答对了。学生觉得这太神奇了,有的同学问:“老师您怎么算得这样快?”有的同学问:“老师您学过速算吗?”我笑笑说:“老师不是算出来的,我是利用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说出来的。你们想不想学?”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积极性也提高了,都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听老师讲。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为探究新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二、 加强动手操作,学会自行获取新知,培养创新意识
操作活动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水平,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实际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行探究新知的能力,激励学生在手指尖上创新。例如:梯形面积的计算,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人人动手,很快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来梯形的高。于是推导出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师接着启发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只用一个梯形就可以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即可以沿着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教师给予肯定表扬,学生们兴致更高了。经过动手、动脑,发现还可以沿着一条腰所对的顶点剪开,拼成一个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还可以剪成两个三角形等。几种不同的剪拼法都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课堂上师生沉浸在“成就”的喜悦之中,既引导了学生自行探索公式的形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如利用动手摆小棒对倍的认识;利用折纸的方法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乘以分数法则的理解和推导等,每个算理、每个公式、每个概念几乎都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推导出来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把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操作能使学生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渐过渡到数的方面进
行思维,另辟蹊径,实现创新。
三、 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学生经过自行探求获取新知识后,会产生强烈的应用欲-----解决问题。在应用知识时思维更趋活跃,此时正是发展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如果学生仅会照葫芦画瓢,思维是得不到发展的。所以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设置一些有梯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巩固性练习。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有交流新想法和新问题的机会,构建起“立体式”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以后,我有目的地出了一道联系实际的题。比如我们要粉刷这间教室,那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呢?我们开始学的都是求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那粉刷教室是求五个面减去门窗的总面积。又如:当学生熟练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一根铁丝正好可围成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围成长为15厘米的长方形,宽应是多少?”当学生按一般的思路分析列出(10×4-15×2)÷2,10×4÷2-15等算式后,引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有特殊的解题思路。如有的学生想:正方形两边的和恰是围成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去掉一条长就得到一条宽。按此思路列式是10×2-15。还有的学生这样想:围成的长方形长比正方形的边长长多少,那么宽就比正方形的边长短多少,用正方形边长减去宽比正方形边长短的部分就得到长方形的宽,列式10―(15―10)。这样一来学生把原有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在探求新知的同时,加强了发散思维的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求异创新,让学生看到了创造力的贡献,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学生更加喜欢钻研问题,创新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总之,小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在于获取知识过程中学到的思维方法。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我们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任,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行探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