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分析

2017-04-11肖梨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主线内容信息

肖梨芳

【摘要】微课程作为当下新潮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微课程有效引入地理教学中,更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也进一步得到提高。文章从阐述地理微课程的特性着手,随后结合地理教学和微课程的特点,对地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展开实践和分析。

【关键词】地理微课程;教学设计;实践应用

0.引言

高中地理学科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于一体,具有知识性、思维性、生活性和教育性明显的特点。地理微课程是在短时间内以兴趣为主导,知识为主体、图片或者视频为主要素材以完成信息的有效传达的一种多媒体运用方式。如何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充分研究地理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教学运用、评价、管理等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逐步成为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议题。

1.地理微课程的特性

微课程能有效体现地理学科特性—自然性、人文性、综合性、区域性、生活性。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课程的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成为其中重要的课程理念。地理微课程正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课程内容,通过课前微课程的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逐步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为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学习创造情境。其次,多角度刺激学生感官。考虑到学生接受信息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其组合方式,只有将多种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有效优化整合,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将得到成倍增长。地理微课程遵循此原则,将大容量的不断更新的地理信息通过图片、文字、音乐、漫画、视频、表格等在短时间内同时整合,从而达到最大化的信息传播力度和效率。通过对比信息能够让学生得到知识的熏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地理综合性学科特点决定在制作地理微课程的时候,需要做到学科交叉知识、多角度呈现学科知识这一内涵,以最大化地将地理学科生命力蓬勃展現,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最优培养[1]。

2.地理微课程教学设计及有效实践

2.1微课程的基本构成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这样的微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微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2.1 地理微课程教学设计制作

主题教育意义强,切合教学实际的地理微课程制作工序比较复杂,从选题到最终技术合成,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脚本的选择和再创造,明确主题内容。明确地理微课程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切合的教学知识点,全面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图像信息和其他信息,尽可能贴近课本内容,实现微课程的知识化。第二:列出版块内容,明确微题主线。这是地理微课程制作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一样,明确主线,才能让你的微课程主线清晰,同时选取素材方面能够得心应手。在主线的选取方面,需要把握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地理人文素养知识。

第三:寻找相关素材。依据主线内容及教师现有的生活经历、知识阅历等各方面寻找制作地理微课程的素材,从新闻、文字、图片、音乐、动画、第四:技术加工。利用ppt、flash等图片、视频编辑软件将素材按照主线思想进行合成加工,使其基本按照主线内容完成制作,可在最后加工中加以适当的配乐,最后开发为视频。第五:调整修改。在最后固化格式之前,对微课程进行调试、调整、对于一些与主线内容偏差、或表现不到位的素材信息要加以及时替换、删除,对于能够深刻体现主题内容的信息要大胆采用,尤其是注意紧密结合地理相关的时事[2]。

2.2地理微课程的实践运用

微课程关注的是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点,内容表达简洁。教师制作的数分钟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教程,非常精彩。地理微课程的运用主要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课前导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课很多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或者新闻、甚至视频进行,而微课程专业制作的视频,其意义就截然不同,学生在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后,能深刻感受到站在讲台上一颗专业地理老师的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的兴趣。其二对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比如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移动和热力环流原理等,学生难以理解教材抽象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成动画形象地展现,微课程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三对章节知识进行再现或者总结 这是当前微课程运用的另一个领域,也即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这比教师自我归纳总结更为有效,让学生自我归纳更具有操作可行性。尤其是在复习课中,效果更明显,在学生感受海量知识复习的同时,还能寓知识于快乐,从中掌握本节课的主体脉络。最后一点是可供于网络学习:制作成网络课程,可与教师远程学习整合在一起,亦可鼓励教师自己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用于主题研修材料,组织教研组或课题活动等[3]。

3.结束语

在微课程以其特有的优势引发人们超高关注的同时,作为个体的地理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到,微课程的应用不只是为了增添地理课堂的生动性,它让学生掌握考试所需要的知识外,更关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自身学习与生存的能力,同时为生活添一份色彩。

参考文献

[1]李娜.高中自然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5.

[2]董艳.高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5.

[3]范敏.地理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5.

猜你喜欢

主线内容信息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例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数字主线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