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企合作背景下技工院校英语的教学改革

2017-04-11周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技工校企院校

周宁

【摘要】校企合作是当前技工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校企合作对英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校企合作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關键词】校企合作技工院校英语教改

一、引言

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指出职业教育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内职业教育界广泛认可,也是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育基地,肩负着为地方行业和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的重任,要求技工教育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大胆推进校企合作,根据产业与行业的发展需求改革教学模式,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英语教学必须适应校企合作的大背景,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手段上作相应改革,培养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能利用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升对专业的认识,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对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转变英语教学理念

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注重语篇材料的学习,强调单词识记。对于基础偏弱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很难提升学习兴趣。校企合作框架下,不同专业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设置若干任务板块,注重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求英语能力的面面俱到,教学有针对性,学生学起来就会在完成一个个任务重找到兴趣,培养英语综合技能。

2、有助于推进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融合

现在很多技工院校的公共英语一般由英语专业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由各系部专业课老师承担,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是分开和独立的,两者的教材也缺乏衔接和过渡。公共英语是让学生学习基本的英语技能,是更有效学习专业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两者是相同教学目标下的不同教学层次,应该把两者打通。可以尝试按专业设立英语教学模块,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涉及的教学内容仍然围绕本专业展开。进入高级工阶段后,根据专业需求,设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任务驱动型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这就需要重构教材体系,自编教材,现在很多学校的低年级英语教材为公共英语,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强;进入高级工段后的专业英语又较难且缺乏趣味性,教学主要以学专业英语单词为主,两者缺乏过渡,专业英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价值。

3、有助于培养企业量身需求的英语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培养企业需求的有英语特长的技能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较早地提出英语技能的需求和标准,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调整,可以集中教学资源培养企业需求的有较好英语基础的技能人才。学习的目标明确,方向集中,无形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突出了技能实用的培养策略。另外,企业介入技能人才培养,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有利于引导学生就业,较早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4、有助于培养“双师型”英语师资力量

“双师型”英语师资力量是指不进具有过硬英语专业知识、能胜任英语专业教学的老师,同时他们是学徒的师傅,能传授学生英语操作技能和经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精神。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学的目标明确,专业特点明显,学习阶段及模块清晰,更加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地打造“定制型”教学方案,有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双师型”教师培养变得可行而实际。

三、如何通过校企合作促进英语教改

1、强化实践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有的英语教材大多和真实生活专业情景脱离,语言的操练简单重复,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基于不同企业岗位的用人标准,设定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再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学时,设置教学内容和模块,突出重点。教师或学校可自编讲义,借助互联网或多媒体教学,教学中以学生操练为主,课本内容为辅,通过情景交流、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和趣味性,弥补统一教材教学内容的呆板和无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教师可设定不同的场景训练,不求面面俱到,但要追求实用有效。例如,在电气专业英语教学中,可以设置“suggestions and offer of assistance”一个教学模块。家里的家用电器坏了,需要修理,修理师傅上门提供修理帮助,双方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模块基于生活实际,不仅让他们学习了电器修理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更培养了他们从自己专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科学系统进行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系统科学安排课程和遵循循序渐进地学习过程是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技工院校应合理安排英语课程时间,平衡学习重点。针对一些英语要求较高的专业,应该适当提升听说比例,提高学习标准。同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让企业更多融入教学。定期邀请企业员工开展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和任职要求,帮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真实场景呈现出来,使英语知识向英语实践能力转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鼓励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化”培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英语教师不仅专业水平一流,同时还要熟悉相关的行业发展现状,了解相邻或交叉学科的有关知识。广大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企业的优质资源,到企业实训,学习行业最新动态,掌握该专业常用的英语表达和术语。这样英语教师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对英语的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便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了教学生实用性。

四、结语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培养出更加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这种合作模式给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有效整合校企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将企业生产实践与教学环节相结合也给英语教学教改带来了新的生机。技工院校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教学改革的推进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所有技工院校英语从业者面临的大课题,我们将继续加以尝试,以期作出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毅. 以三个零距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2004, (22).

[2] 吴兰. 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科技博览,2012, (7):263.

猜你喜欢

技工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从技工到英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