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交往能力

2017-04-11王富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用语文明礼仪

王富芝

内容摘要: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所以培养少先队员的人际交往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我们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辅导员老师应该在礼貌礼节、待人接物、处理矛盾等方面对少先队员给予适当的社交技能指导,使其避免走入人际交往的误区。

关键词:

少先队员 人际交往 能力

荀子曾说:“人之初也,不能无群。”人从一生下来,就有与人交往的要求,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作为辅导员老师,我们应当少先队员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在潜移默化中让少先队员增强人际交往的意识,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少先队员的交往能力首先要建立少先队员的自信心

生命之花在赏识中绽放,在苛责中枯萎。每个少先队员都渴求认同和成功,期待鼓励和表扬,希望能得到长辈的关注和肯定。因此,辅导员教师要注重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滿爱的教育,是帮助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教育。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辅导员老师们应多发现少先队员身上的“闪光点”,让少先队员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构建其树立自信心的基础。“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人际交往能力薄弱的少先队员往往是那些世人眼中“不漂亮”的孩子,他们缺乏自信,不敢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作为少先队员的“领路人”,辅导员教师应当激发少先队员的潜能和自信心,鼓励他们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往往是重要因素,为人是否成功是人际间考量的重要方面。少先队员判断力较弱,对胜负之分尤为看重,而且人人渴望成功。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抓住机会,当少先队员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对其加以肯定、赞赏和鼓励,让每一位孩子都体验成功的感受和喜悦,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树立与他人交往沟通所必需的自信心。

二、 教育少先队员明确正确交往的原则

首先,教育少先队员要尊重别人,允许别人不完美。在交往中,要尊重别人的人格、感情、习惯、兴趣、爱好,对别人的缺点多一份宽容和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明确尊重别人是交往第一的原则,想问题、做事情不要以我为中心,重视他人,承认他人的价值:信守诺言,说话和气,不语出伤人;即使别人给予的帮助微乎其微,也要衷心地表示感谢。其次,教育少先队员待人真诚自然,不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真实、真情、真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教育少先队员在交往中,做到举止、言谈得体、大方,表情、动作、语调、用词非常自然,就会给对方好感。相反,交往时不自然地表现自己,拘谨、慌乱、等虚假之感。装出来的东西让人厌恶、排斥,过于拘谨让人感觉不易亲近、不自信等。

三、注重在人际交往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语言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沟通工具,它是情感交往的桥梁,是心灵沟通的纽带。因此,礼貌用语是少先队员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但如今许多少先队员受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愿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利己思想使得他们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自私、霸道、冷漠这些与文明礼仪相悖的态度。

对此,辅导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处处关注学生的言语规范,让少先队员学会平等、文明、友好地交流沟通,使用常用的礼貌交际用语。如见到长辈要问好,队员之间主动打招呼,以及经常说“请”“您好”“对不起”“麻烦您了”“不好意思”等一系列礼貌的交往用语。辅导员教师也可以编排情景剧或相关节目,让少先队员亲身体验文明礼貌用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少先队员,并且善于运用评价机制鼓励少先队员在生活中自觉运用。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设置了“文明礼仪之星”,每周队会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时,笔者与单号先队员一起受教,感受生活中的不经意的点滴美好。每学期我们都会通过黑板报、墙报和宣传栏,宣传“文明礼貌”,培养良好的队风和舆论氛围。时间一长,少先队员不但会经常使用温馨、平等、友好的文明用语,少先队员之间、少先队员与辅导员老师之间、少先队员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愈发融洽,少先队员用微笑面对他人,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学会了理智、文明、包含情感地沟通交流。

四、搭建沟通平台,创造交往机会

少先队员往往心中有万千话语,但是不会表达、不愿表达或是不善表达。这就需要辅导员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并想方设法地为少先队员提供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努力为其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

首先在课堂中,辅导员教师要鼓励少先队员积极举手发言,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好习惯;善于表扬,通过言语鼓励或者谈心交流,培养少先队员表达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鼓励少先队员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然后逐步提高,层层递进;最后力求达到大方、自信、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其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机制,把中队分设若干小团体,增加队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锻炼少先队员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然后在课外为少先队员创造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平台,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少先队员走出课堂,走入校园,建立更大的交友圈,扩大队员的交往面,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建立起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少先队员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建立起交往的自信。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交能力是一个社会人必备的素质。在学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少先队员的心理发展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妙不可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少先队员人格的健康发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用语文明礼仪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留守儿童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
高中学生家庭教育之我见
礼貌用语大家学!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网聊用语荟萃
春节用语的英语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