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项目化改革效果评价分析

2017-04-11黄紫晗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项目化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社会工作实务》作为实务操作性强的一门课程,在实施项目化操作的过程中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程理论真正融合到实务操作中,并在操作中深化理论学习。为了总结项目化教学成果,笔者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是引入多元评价的概念,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专业元素、社会影响力等作为评价内容,评价结果是为了衡量改革的效果和改进课程教学的依据。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化;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15-03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熟练操作社会工作实务的技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切合实际的专业服务,并且能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将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实务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它具有不确定性、创新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有效地连接理论与实务,打破实务教学的瓶颈,操作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对实务教学最重要的探索。以能力为本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教师布置项目—提出完成项目的思路—学生思考完成项目内容—教师归纳总结”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组织、管理、策划等项目管理能力。

社工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主要功能是培养具有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和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工,而社工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助人技巧和专业服务能力“集中体现”在社工多样化实务之中。为了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推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以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试点专业,此专业根据师资不够、实习基地不成熟、高年级学生专业认可度低、低年级学生专业服务热情高等实际情况,在《社会工作实务》这一门课程中,采取大二/大三混班上课、小班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结合专业教研究方向开设实务教学方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教师教授4周的理论知识—学生去实践基地作前期调研2周—制定具体项目规划1周—开展具体的服务10周—项目总结及评估1周”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但是作为试点运行项目化改革的专业,需要针对这种探索性的工作用一种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价,以提升改革的效果,从而能够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一、评价基本情况

本课程评价以集中式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分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妇女社会工作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三个方向,由3位教师分成三个小组教学。评价主体为参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学习的82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二的学生39名、大三的学生43名,评价内容涉及课程教学效果、班级规模、课程内容、教师、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检查和分析。

二、评价结果

1.对实务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在调研结果看,81.7%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满意,而18.3%的学生不满意课程教学效果,原因集中于教师指导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大三的学生高。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时间不够等,大三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指导不够、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2.对于小班教学的满意度。从表3中可以得出,93.9%的学生满意小班教学,学生对于小班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效果不一致、教师水平不一致这两个原因。

3.课程教学中的专业元素。在针对课程开展的服务中是否能够体现社会工作元素,高达41.5%的学生认为无法体现社会工作元素,其中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专业能力不足,15%的学生认为是服务内容设计有缺陷,脱离社会实际,而5%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指导不足。

4.課程的教学方法合理性。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而学生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教学方法单一、对于学生服务实践中的反馈不及时或者无效、课程内容枯燥等,但是整体来说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接受度高,这说明推动项目化教学还有很大的空间。

5.服务的社会意义。从表6可以看出,89%的学生对于在课程中开展具体的社会服务评价很高,认为自己的服务是有社会意义的,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力行的专业服务有利于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到专业服务的价值所在。11%的学生认为课程的社会意义不大在于学生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服务对象的接受度低。目前笔者所在的城市,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低,推动专业化服务难,这些认识是服务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要提高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度、改变服务效果的评估方式。

三、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从评估结果来看,学生对于项目化教学的认可度高,并且认为可以对社会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教师水平、服务体现社会工作元素等方面有了消极的看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在项目化教学课程中加入“一课多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实务能力参差不齐,理论深度也不一致,特别是项目化教学中,有的教师实务经历丰富,但是理论不足,用“一课多师”的方式,组成一支教学团队,能够发挥教师的各自优势,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具体“一课多师”的实施方式见图1,课程负责老师和助理老师作为知识的输入者,学生作为知识的输出者,在共同合作中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负责老师作为课程节奏的把控者,应非常熟悉所有理论内容,能够给予学生和助理老师更多的理论指导,助理老师作为实践的指导者,可以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

2.在实践基地寻找项目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作为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人员,因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分配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上面,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指导要求。实践作为项目化教学很重要的部分,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途径,实践基地作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平台,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具备该领域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项目督导,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操作,也可以深化与实践基地的合作,真正达到教学服务地方的目的。

3.提高学生行动研究能力。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经过评估可以看出,学生在服务中的反思能力需要提高,学生被动地进行服务,但是却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及时反思和总结,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服务更新能力,应首先提高学生的行动研究能力,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将服务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对服务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提高服务能力,最终达到服务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宇鹏.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6).

[2]刘丽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3]刘继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类型层次与结构性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2,(4).

基金项目:2015年9月,铜仁学院“《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评价方式改革”项目,编号:11048

作者简介:黄紫晗(1985-),女,江西九江人,讲师,研究生,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管理、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项目化
云端资源网站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中职物理学生分组实验项目化教学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