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选择与运用

2017-04-11朱秋涛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运用

舞蹈艺术离不开音乐相伴,音乐与舞蹈相得益彰,音乐节奏的力度与速度,直接影响着舞蹈表演者的情绪变化。可以说,在舞蹈艺术中, 音乐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舞蹈编导而言,音乐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舞蹈编导教学中,音乐的选择是基本的素质,对于提高学生编导能力,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舞蹈编导教学;选择音乐;运用

在舞蹈编导教学中,伴奏音乐的选择非常关键,选择合适的音乐,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作品之中,还有利于从感性思维出发,表达舞蹈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舞蹈作品更具有视觉魅力。可以说,编导在舞蹈创作过程中,音乐的选择和运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培养学生编导能力过程中,教师要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将舞蹈配合音乐,帮助学生學会选择音乐的技巧,能够巧妙地选择和运用音乐,更好的掌握编导技法实践操作能力。

1 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选择

1.1 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音乐,音乐要符合舞蹈节奏。

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学生完好掌握专业知识,掌握编导技法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初步接触舞蹈编导学习时,更要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音乐,让学生从舒缓的音乐中放松自我,跟随音乐舞动起来。在初步接触这门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纯抒情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发挥、释放肢体,在即兴舞蹈过程中培养创新的基础意识。在舞蹈编导教学中,情绪的表达非常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感受情绪,因为影视剧作品音乐的制作与主题息息相关,所以,影视音乐具有明显的情绪主导性。如果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将影视音乐借用到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舞蹈形象,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切把握情绪,根据音乐创作动作语汇。当然,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音乐要符合舞蹈节奏,与舞蹈的节拍相符合。舞蹈编导教学中,恰当的选择音乐,还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产生认知,以感性思维对舞蹈肢体动作进行调节,跟随音乐伴奏驾驭舞蹈动作,逐渐形成艺术修养。

1.2 根据主题内容选择音乐,要兼顾音乐的情感效应。

舞蹈创作离不开音乐,但是,音乐的选择也要兼顾主题内容,要根据主题内容选择音乐。在音乐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要创作的舞种。例如:主题为“离别”,音乐的选择也要符合“离别”这一情境,如选择《梁祝》中“十八相送”或者“哭坟”等,引导学生感受离别情绪,然后在情绪的推动下,再进行动作创作。不同的音乐情绪,影响着不同的肢体动作,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所以,在在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情绪选择音乐,提升音乐的情感效应。一般说来,编创动作语汇,一定要理解把握主题情绪,让学生从旋律中感受情绪变化,塑造人物形象。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舞蹈的创作能力。如果学生所设计的舞蹈动作幅度较大,舞蹈节奏感强,可以选择节奏变化较为复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在复杂的音乐伴奏下,会提升舞蹈创作意识,提高舞蹈动作难度。因此,对于舞蹈伴奏音乐的选择,我们不仅要要考虑音乐韵律,音乐的情感效应也需要考虑,在音乐的感染下,创作者的情感会被激发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得以释放。

2 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运用

2.1 借用成品标志性音乐,编创风格性舞蹈。

舞蹈创作借用成品标志性音乐,既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编导技法,使学生编导技法上有新的风格。在舞蹈创编过程中,借用成品标志性音乐,有利于帮助学生根据风格进行创作,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技法上的突破。如借用中国音乐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乐曲《黄河大合唱》进行舞蹈编排,我们就可以借用《黄河大合唱》各乐章的不同风格,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主要是描绘船夫与猛浪搏斗的情景,此时,所创编的舞蹈可以是蜷缩低伏的群体造型,依次挺身立起、脊背拱起的身躯,就好像黄河船夫拉纤艰难前行;第二乐章《黄河颂》,主要是描绘中原大地的河山壮丽景色,此时,所创编的舞蹈可以是双人舞的表演,舞者用充满深情的肢体语言,表达中华儿女对黄河的热爱,诠释一种宽厚博大、刚柔相济的民族精神。乐曲中所展示的磅礴气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音乐强化了舞蹈的情感,提升了舞蹈的艺术魅力,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合理运用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学生编创风格性舞蹈,提升学生舞蹈创作能力。

2.2 运用抒情音乐释放情绪,运用电影音乐捕捉舞蹈形象。

舞蹈创编过程也是一个感性激发的过程,舞蹈编导教学中合理的运用音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意识,使学生能够结合舞蹈形体技术,有效的定位舞蹈创编内容,并能够根据自身对音乐内容体会,将这种体会运用到舞蹈动作中,同时,在编导教学课堂上,运用抒情音乐可以释放情绪,培养创新基础意识。不同的情绪,会对应不同的舞蹈技法,在抒情音乐的感染下,学生不仅会放松身心,还会放松肢体,通过深入理解音乐内容,将音乐体会运用到舞蹈形象中。在舞蹈表演中,观众通过音乐,可以深入的理解舞蹈艺术,学生通过体会音乐,就会将音乐内涵运用舞蹈形象表达出来,使得舞蹈内容与音乐主题相吻合,透过音乐作品,就可以探寻舞蹈的艺术魅力。对于观众而言,电影音乐是音乐渲染下的电影情节。如果将电影音乐,运用到舞蹈编导教学中,能够激发舞蹈表演的激情。电影音乐的音乐语言极其丰富,无论是节奏,还是音乐力度,情绪表达极其丰富。舞蹈编导教学运用电影音乐,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 结语

音乐可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着舞蹈的艺术魅力,教师选择恰当的音乐,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编创舞蹈,还有利于编创出更多优秀舞蹈作品,使舞蹈更加生动而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杨易,孙泉.浅谈舞蹈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6(04).

[2]彭分田.音乐创作应用策略研究——谈电影音乐在舞蹈编导教学中 的运用[J].文学与艺术,2009(02).

作者简介

朱秋涛(1986-),男,汉族,湖南省娄底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舞蹈编导。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湖南省娄底市 417000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