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有效教学中成就精彩

2017-04-11陆春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数学能力数学活动

陆春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数学教育与数学学习的认识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数学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深入到课堂。教师只有对课堂教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活动;数学兴趣;数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取得较高的课堂效益,首先得有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历,通过对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开展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理论分析,重新思考当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绩。数学教学中,通过学习与借鉴,不断调整和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处处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充分顾及到学生的情感和接受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学得扎实,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能力。有鉴于此,笔者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升课堂效益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起民主、平等、信任、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信息的传递者,探究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学生交流探究中发现问题和结论的组织者,平等、民主、自由氛围的创设者,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如,在《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中,首先通过学生进行白纸对折后形成两个轴对称三角形引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对折纸过程中的细节进行认真观察,回想,讨论,尝试自己摸索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什么是对称点,什么是对称轴等等。在学生自己手、脑、口充分参与的情形下,老师在电脑上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的动画演示折叠的细节,让学生感受折纸的过程,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等相关名次的领悟。在此基础上,及时通过几个概念判断题加深学生对几个概念的理解。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实验,并发挥多媒体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同时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

2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乐趣。

兴趣和信心,对学生学好数学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学生自己身边相对熟知的、亲近的和现实的生活帮助自己学号数学,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感受和领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发现的眼光,善于发现周边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开展教学前教师要精心备课,细细搜寻,找到与生活的结合点,并合理设置呈现的节点和环节。重点刻意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一是数学对我有价值,二是生活处处有数学,三是多点关注多点收获。因此,新教材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与旧教材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在新教材中出现了操作、观察、探索、思考、讨论、交流、数学活动、数学实验室等。具体表现在:教师注重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即是从“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数学教学方式使过去的那种纯概念的理性教学方式回归到学生容易接受数学的生活世界。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环节,除了提到教材中的示例:天坛、蝴蝶等等之外,可让学生课外手机一些自己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物品,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多一点这样的活动,学生自己参与中学到知识,效果当然来得更真实,更直接,当然效果不言而喻,同时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数学。

3 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老师有目的地让学生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习数学的快乐,减轻学生压力,造成欢快的教学气氛,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参与。

例如,七(上)学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以后,我组织了这样的活动:测量距离

活动形式 4人一组,合作完成

测量工具卷尺1把,绳1根,标高若干根

活动一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活动要求在空地上选定A、B两点(要求A、B两点之间无障碍),测量这两点间的距离,并将测量的过程,结果及体会纪录下来。

问题:如果A、B两点间的距离较近,采用什么方法测量这两点间的距离?

活动二在空地上选定一点A和一条直的道路,测量点A到道路的距离。

问题:点A到道路的距离如何确定?采用什么方法测量它们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一样,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课堂中,我们教师需要倾注爱心、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多为孩子们着想;只有我们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中,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轻松,事半功倍,更能培养学生的钻研和探索精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我们的学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 江蘇省张家港市 215624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数学能力数学活动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析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论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