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究

2017-04-11侯春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影响

本文以网络舆论环境为背景,就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和负面影响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并探究出了正确运用网络舆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希望借助以下研究能够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方法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传播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传媒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网络在学习工作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网络舆论也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思想。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力军,基于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使得其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在这样的新形势之下,如何将网络舆论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趋利避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网络舆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1 网络舆论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如今,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从微博到朋友圈,从文字、图片到语音、视频,多种多样的网络舆论传播方式总是能够在大学生之间带起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热潮,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或是追求时尚或是满足自己的新鲜感,总是在不断主动地去获取网络舆论的内容。再加上网络舆论的内容涉及到各方各面,小到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到国家及国际上的时事新闻,这就使得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网络舆论内容变得极为丰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涉及到多个方面。

1.2 网络舆论的推动使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相对于现实生活来说,网络上的言论更具有保密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形式来参与任何一个话题的讨论,这就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度,使得大学生敢于也乐于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教育。第三,网络舆论明显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式枯燥,教学案例老套,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产生兴趣,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而网络舆论的推动,则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网络信息传播飞速的今天,一条消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瞬间被千万人获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这些时事为案例,不但能够节约教育成本,而且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获得切身地感受,教学的时效性也大大地提高。

2 网络舆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作用

2.1 网络舆论使得大学生对教育工作者产生质疑

在网络舆论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人云亦云,跟风较为严重,当某一种言论被大多数人传播时,人们就很容易相信,而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时期,很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认为网络舆论中所说的就是真理,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和理论观念产生质疑,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2.2 网络舆论有可能会引导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树立过程中误入歧途

网络中所包含的信息良莠不齐,而大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判断无法达到完全的准确,这就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诱导,被这些负面的价值观念引入歧途。其三,消极的网络舆论容易诱发大学生盲目地逆反。一些网民习惯于将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消极情绪通过网络来进行宣泄,并且极具诱导性和煽动性,对于国家、社会、亲人、朋友等一切人事物提出反对,而这些消极的网络舆论极其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使得大学生也盲目地跟随,产生盲目的逆反心理。网络舆论之所以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当前网络信息的管理不够到位,所传播的网络舆论许多都与客观事实相悖,却难以进行考证和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因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其在网络舆论的冲击之下难以维持其原有的地位。

3 正确运用网络舆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3.1 要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对于刚刚步入成年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还不够全面,对于事情的判断还不够准确,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牢牢地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坚持以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人才为目标,坚决杜绝错误的、扭曲的价值观侵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主动地了解网络时事,有意识地将大学生之间的网络舆论向着积极的方向引导,化被动为主动。

3.2 建立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管理

网络舆论对于人们的思想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为了能够使得大学生接触到更为良好的网络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大学教育工作者也应当积极配合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将合理利用网络舆论进行落实,并且督促大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让网络舆论成为一种教育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一种检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方法。

3.3 以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持。

网络信息技术是网络舆论推广的基础,也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舆论过分虚假传播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而避免其消极作用,就应当通过更为高端的技术,研发出更为智能的网络平台。有了技术的支持,就能够有效地阻隔一些虚假的、恶意传播的负面消息,同时,也能够让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出于一个有序的网络环境中,能够自觉地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从根本上增强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姚会彦,陈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述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3).

[2]刘慧群.高校舆论环境的变化及其应对[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 2009(09).

[3]王声宇,张厚志,马志宇.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网络舆论引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4]严冰,郭沛,张玉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J].继续教育研究,2009(07).

作者简介

侯春(1987-),男,汉族,陕西省宝鸡市人。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