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4-11王丽
王丽
随着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才发展的新形势,然而在这样背景下需要的是学生们素质的提高和知识储备的拓展。为了国家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更新和改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的过程,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其中教师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意识情景
初中语文是基本的教育学科,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育的发展。在当前教育中要注意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从多个方面,比如从“矛盾”方面,从课文内容出手或者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方面开始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引领学生悟得内涵,设置新颖而又乐于被学生接受的问題引导学生体悟内涵。有老师执教的《饮酒》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师:我觉得学这首诗,记住一个字就够了,哪一个字?
生:忘。
师:那我问你们,这首诗,你觉得应该记住它呢,还是应该忘了它呢?看一段影片,请大家注意,《太极张三丰》忘记招式片断。
师:该记住还是该忘?
生:忘。
师:张无忌,那是九阳神功护体啊。你有吗?没有嘛,你怎么能忘呢?所以,学武功最高境界叫“无招胜有招”。学诗歌也是如此。人生的每一种技能,莫非如此。
很明显,学生对于这一内涵的领悟显然是发自内心的,似有“恍然大悟”之感,这种收获,很多时候是受益终生的。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才可以进一步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主动提问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学生们开始有相互竞争意识,这样的学习效率就会更高。且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不应直接的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而是应该建议其他的学生去帮助回答问题,形成互帮互助的形式,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
二、培养问题意识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语文阅读问题意识的培养中也是关键的一点,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发的思考,提高问题意识。这时,教师的言谈举止如同一种神奇的纽带紧紧地抓住学生的神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互动。要注重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可以主动的提出问题,不只是局限于教师所创设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是文章的关键点或者空白处,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及中心的把握,这样,不仅仅是在阅读方面有了提高,在其他的写作等方面进行迁移,也将会有很好的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时,可以通过朗读激趣法、问题激趣法和幽默激趣法。例如在运用朗读激趣法时,教师为不同的同学分配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在朗读中要用不同的语调。以此来加深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加深对课文表达情感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同学相互讨论,激发学生对课文进一步了解的兴趣,让学生在解惑的过程中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提高问题意识触角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在教学方面就可以将其充分利用。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灵活地去处理所定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的不一致,应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云课堂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得到学生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更加符合学生心理上的要求。多媒体课件综合利用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媒体,变抽象为具体,显得形象直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效率。
如《小石潭记》,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但是该篇文章是文言文,学生在理解和阅读方面都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枯燥感。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景色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如果再通过问题的引入,便可以使课文的学习进行得更加顺利。但是虽然这会变化教学的模式,但重点仍要放在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上,要进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提高。
在语文阅读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