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丰产冬瓜新品种五云冬瓜的选育

2017-04-11袁经相肖林长熊春晖叶艳英谢林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冬瓜

袁经相+肖林长++熊春晖++叶艳英+谢林红++曾纪泉++曾文静++连垚

摘 要:五云冬瓜是从江西赣县当地农家传统种植的冬瓜中,选择早熟变异单株,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所获得的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18节。全生育期160 d;叶长26 cm,叶宽32 cm,果实长圆筒形,长79.3 cm,横径34 cm,果肉厚7.8 cm,单瓜质量38.5 kg;成熟果表皮覆盖一层白粉,果形美观,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高抗疫病和枯萎病;一般每667 m2产量在12 000 kg左右,高产可超过15 000 kg;在赣南和赣中等地都表现为早熟丰产,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和露地丰产栽培。

关键词:冬瓜;五云冬瓜;早熟丰产;变异品种

中图分类号:S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7)02-0047-03

冬瓜在我国有2 000 a以上的栽培历史,但研究工作起步较迟,且国内外从事冬瓜研究的单位和人员较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落后于黄瓜等大宗蔬菜。近年来已育成一批杂交品种,推动了冬瓜生产的发展,但江西未见冬瓜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报道。随着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冬瓜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丰产、优质、抗病、耐储存为主要育种目标,开展了冬瓜新品种选育研究。

1 选育过程

五云冬瓜是由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科研团队自2009年开始,从江西赣县五云镇农家传统种植的冬瓜品种中,选择早熟的变异单株,采用人工自交授粉,进一步筛选果形匀称美观,植株抗病的单株,经过5 a 5代连续自交选育,育成了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表现为粉皮、浅棱沟、表皮光滑、外观美观、品质优良、抗性强、早熟丰产。2014-201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同时在省内部分地区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表现良好。2016年7月17日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召开品种审(认)定现场会,建议品种名为五云冬瓜。目前已在江西章贡区、赣县、于都县等地推广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符合市场需求,累计种植300 hm2。

2 选育结果

2.1 早熟性和丰产性

2014、2015年春季分别在江西南昌市新地种苗中心试验基地和赣州市五云镇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定植。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定植12株,以本地栽培的盐霜冬瓜为对照(CK)。观察记录五云冬瓜的早熟性,结果发现,五云试验点的五云冬瓜春季早熟栽培,始收期比对照提早10 d(表1)。

连续2 a的品种比较试验(表2)表明,五云冬瓜比对照增产8.72%~10.52%。

2014-2015年在赣州市章贡区、于都县进行了生产试验(表3),结果顯示五云冬瓜比对照分别增产9.10%、9.37%。

2.2 抗病性

2014、2015年对五云冬瓜进行疫病、枯萎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表4),五云冬瓜发病率低于对照品种。

2.3 品质

2016年7月经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表5),五云冬瓜的干物质、蛋白质、VC、钙、铁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VC含量较高,达到7.99 mg/100 g,比对照提高8.6%。

3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长势强,全生育期为160 d,播种到始花68 d,播种到始收115 d,开花到果实成熟约47 d。叶绿色、互生、掌状,叶缘具有小齿,叶面与叶柄有茸毛,叶长25 cm、宽31 cm,叶柄长17.3 cm。长蔓型,主蔓长6.2 m,茎蔓生,五角棱形,绿色,密被茸毛,茎粗1.5 cm,节间长17.2 cm,主蔓第18节出现第1雌花。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雌花花柄绿色,短,花柱淡黄色,花瓣5裂;雄花花柄绿色,花药淡黄色。果实长圆筒形,嫩瓜嫩绿色,有光泽;老熟瓜果面披白色厚蜡粉,有茸毛,头尾均匀。果长79.3 cm,横径34 cm,果肉厚7.8 cm,乳白色,平均单瓜质量38.5 kg。侧膜胎座,空腔小,肉质致密,耐贮运。瓜形整齐匀称,商品性好,早熟丰产,抗病抗逆性强。一般667 m2产量12 000 kg左右,高产可超过15 000 kg。

经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五云冬瓜在赣南、赣中等地都表现为早熟丰产,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春季早熟栽培和露地丰产栽培。2~3月大棚播种育苗,4~5月露地定植,6月下旬至8月采收上市。

4 栽培要点

选择土层厚、排灌方便、保肥力强、有机质丰富的砂壤土栽培,避免与葫芦科蔬菜连作。2~3月大棚内加小拱棚营养钵育苗,苗龄约36 d,每667 m2用种量40 g。施肥以基肥为主,每667 m2施有机肥

1 000 kg、优质复合肥75 kg作基肥。畦宽2 m,畦沟宽0.5 m,畦高0.3 m。双行定植,株距1.3 m,行距1.6 m,每667 m2定植400株。定植时,开沟施肥,每667 m2施混合过磷酸钙25 kg、硫酸铵10 kg,施后封沟。移栽时浇足定苗水,缓苗后保持土壤湿润。搭建平棚架式,立柱3 m间隔排列,棚高2.2 m。坐果后需经常供给充足水分。单果质量1.0~1.5 kg时,结合追肥浇水1次,作为催瓜水,促果实发育。果实旺盛生长前期,施1~2次腐熟农家有机液肥或硫酸铵10 kg/667 m2。

采用单蔓整枝法,主蔓留1果,坐果前摘除全部侧蔓,坐果后留2~3个侧蔓,且留2~3片叶后打顶,摘除其余侧蔓。主蔓不打顶,第22~25节位结大果的可能性较大。幼果长到1~2 kg时及时吊瓜。

冬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和白粉病等,虫害有蓟马等,主要采用以下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晒垡消毒,中耕除草,清洁田园,培育无病壮苗,做到排灌畅通,避免串灌、漫灌,及时增施复合肥等。

4.2 药剂防治

枯萎病:发病初期可用71%爱力杀(异菌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30 g/桶(每桶15 L,下同)、 30%噁霉灵水剂12~16 g/桶或 40%瓜枯宁(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5 g/桶灌根。疫病:用70%乙膦·锰锌400倍液喷雾。白粉病:发病时可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7 g/桶或 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4~6 g/桶均匀喷雾。蓟马:可选用25%阿克泰(噻唑嗪)水分散粒剂4~6 g/桶均匀喷雾。

采收前10 d停止施肥、灌溉,以提高果实贮运性能。果实充分长大后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在距瓜柄3 cm处剪下,防止植株损伤。

猜你喜欢

冬瓜
关于吃冬瓜的一场“嘴炮”
湘潭一农户 种出1.5米长冬瓜
为什么叫冬瓜
冬瓜谣
小茉莉
冬瓜不会结在树上
我家秘方
摸冬瓜
真的好凉快
围绕本地特色做文章 冬瓜成干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