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及老子思想研究(上)

2017-04-11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2017年3期
关键词:无为道家自然

摘 要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读懂老子的《道德经》一定要说清楚“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道”有多义。“无”虽亦有多义,但主要是哲学义。哲学概念框架下的“无”,不但不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是表示的是“有”“多”的意思,从而体现着“无”的无限性和无规定性。“无”是道的存在方式。道是无,道是一,道是体;德是有,德是多,德是用。所以,老子的《道德经》又可称做《无有经》《一多经》《体用经》。而这一有着特殊义旨的“道德”又通过“自然”“无为”范畴得到强化。当然,只有在多个层面上去理解“自然”和“无为”,才能揭示出它们的丰富内涵及其意义。

关键词 道家 老子 道 无 自然 无为

分类号 B223.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3.001

The Research on Taoism and Lao Tsus Thoughts

Xu Xiaoyue

Abstract Taoism, created by Lao Tsu, is one of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understand it should begin with the full comprehension of categories of doctrines of tao , wu, zi ran and wu wei. The term tao has rich meaning. The term wu(literally nothingness), though also rich in its meaning, is primarily interpreted within the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as existence and infinity rather than nothingness and non-existence, which embody its infinity and irregularity. The term wu is the existing way of tao. Thus, tao means infinity, oneness and essence while de does existence, ubiquity and function. Accordingly, the Lao Tsus Tao Te Ching also can be called as the Scripture of wu and You(infinity and existence), the Scripture of yi and Duo(oneness and ubiquity),and the Scripture of ti and Yong (essence and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term of tao te with the above meanings is enhanced under the category of zi ran(nature) and wu wei(inaction). Only by understanding the two categories at different levels can we unveil their rich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Taoism. Lao Tsu. Tao. Wu. Zi Ran. Wu Wei.

學习国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都离不开对构成这一学术和文化主体的道家思想的探讨。我们这里不想争论或者说确认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排在哪一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以儒道佛三家哪一家为主干等问题。因为大家知道,道家曾在唐代一段时间里排在儒家和佛家之前而居三教之首,现代有的学者是将道家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当我们超越了这些争论以后,而是客观呈现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所起作用以及专注到对道家思想本身的定性和研究上,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问题自然能够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1 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家,主要专指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及其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认识到道家的作用。一般说来,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是以“儒墨道法”四家文化为其主体,这其中有道家;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文化为其主体,这其中有道家。一般说来,就政治制度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表现出内法外儒,或说阴法阳儒的格局;而如就理论思想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则是表现出内道外儒,或说阴道阳儒的格局。我们又知道,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乃是反映在理论思想文化之中的。因为这关乎到价值取向、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等重大问题。而这其中又有了道家。古人直谓“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其中有道家;古人还有“三光丽天,亘万古而长耀”“三教如鼎,缺一不可”“青莲白藕红荷花,三教原本是一家”之语,这其中有道家;古人有“儒是粮食,道是璧玉,佛是黄金”之比,这其中有道家;今人亦有“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儒家是百货店”之喻,这其中有道家。而对于包括道家在内的三教的功用问题论述较为完备的当推南宋孝宗皇帝。他制《原道辨》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立。无尽居士作《护法论》曰:‘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诚知皮肤也血脉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疗也。如是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行焉。”当然,在这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对上述许多古人所论不能仅从“迹”上来认知,也就是说,不宜将古人对儒道佛三家各自的功能定位做机械化的理解,而是注重审视包括道家在内的儒道佛三教在“化成天下”,即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成就道德、完善人格、成长生命这一总的表征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巨大作用。当然,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表现的形式是有其独特性的。

而当我们表述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时喜用“孔孟之道,老庄之学”这样一句话,老庄之学就是道家思想。大凡有点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人生格言,“得意信儒,失意崇道”,或说“顺境信儒,逆境崇道”。清人纪晓岚直谓道家思想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更有现代人对道家之作用的经典概括。胡适先生有云:“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以下一些情况亦是应该知道的,通过了解即可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学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了。当然一个欲晓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更应该知道,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深入影响中国社会与人心的最重要的书有三本,一本是《周易》,一本是《论语》,一本就是《道德经》。林语堂的一句话最能体现儒道两家思想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他说:“儒家及道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实际上中国人灵魂是有两面的,而这两面又是靠儒道两家来提供的,因而,如欲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要深入中国人的灵魂,那一定要同时兼顾儒家与道家。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及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是有其不同于儒家的一些特点。最大的一点就是,道家始终没有像儒家那样形成一个延续不断的学术、政治、思想传承的“学统”“宗统”“道统”。老子思想在西汉初年,与黄帝学说一起形成所谓“黄老之学”而一度成为统治思想。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其思想理论基础运用了不少老庄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哲学一个非常重要发展阶段和思潮的魏晋玄学,以儒道兼综的方式发展了一些道家思想。唐代一度依凭道教来凸显李唐王朝的神圣性而就此神化和抬高老子的地位(有种说法,确切地说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提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作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最久远的宋明理学,是以儒家为主并融合着儒道佛三家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学术思潮,而道家作为一家参与其中。然而,值得強调指出的是,虽然道家的发展没有像儒家那样连贯,更没有像儒家那样长期作为统治思想并有着教育制度的支撑,但是,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就其对中国人的思想、精神和信仰这一关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的影响程度来说,道家那是绝对不在儒家之下的。实际上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道家思想的自身独特的魅力。虽然老庄道家思想主要寄寓在《老子》与《庄子》两部著作中,但是,汉代两部著作则最早记载和概括了道家的思想。

2 道家的核心价值观

道家在诸子百家中,与法家、名家、阴阳家一样,通过其学派的名称就可直接认知到它的性质。具体说来,你无法从儒家之“儒”字来判定其思想的核心价值,同样你也无法从墨家之“墨”字来认识其思想的核心价值,而你却可从法家之“法”字来确认其思想的核心价值。我们说的道家同样具有这种特点,你可直接从道家之“道”字来体认其思想的核心价值。

其实到了汉代才出现了“道家”这个概念,而也正是汉代的几位思想家对道家思想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了非常精当的概括总结,了解这些内容对在本原上把握道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

由班固编撰的《汉书·艺文志》这样记述道家的:“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执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意思是说,道家这个学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始终关注和记载成功失败、生存灭亡、灾祸幸福、古往今来的道理。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便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提倡坚守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并认为此乃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道家的这些主张是符合尧的能够谦让、易经上所说的谦虚。一种谦虚可以得到四种好处,此乃道家思想所显示的优长。由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撰写的《论六家要旨》这样记述道家:“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意思是说,道家讲无为,又说无不为,其实际主张容易施行,其文辞则幽深微妙,难以明白通晓。其学说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顺应自然为实用原则。道家认为事物没有既成不变之势,没有常存不变之形,所以能够探求万物的情理。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后物情的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虚无是道的永恒规律,顺天应人是国君治国理民的纲要。从以上两部经典对道家介绍中,我们可以概括出道家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价值观。道家主张虚静无为,谦让卑弱,崇尚无形变化之道,强调依时顺势,应物因世。一句话,以虚无为体,以因循为用。由此可见,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体现在无为、谦虚,卑弱。

3 老子生平简介

与儒家两个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相比较起来,老子生平事迹都显得那样不甚清晰,几千年来多少人为之争论不休。因为在历史上有好几位被称为老子的。哪一位是著《道德经》的老子,早在汉代的司马迁那里就搞不清楚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到了三位老子,一位是早于孔子的老子(“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一位是与孔子同时的老子(“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一位是晚于孔子129年的老子,即周太史儋(“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而这三位又都被称为老子。老子出生在哪里,现在属于哪个地方,千年来争论的不亦乐乎,有的说是河南鹿邑,有的说是安徽涡阳。其中一位老子做过周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守藏室之史也”),这种说法被许多人津津乐道。而从思想层面来看,与孔子同时的那位老子所提出的理念是最能反映道家老子思想特征的,也是最能体现道家核心价值观的。这一著名还表现在孔子向他请教过有关礼的问题。于是“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闻名的事件。有的将老子与孔子的相见视为是人类历史上再也无法超越的两位伟大思想家的会面。道理很简单,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后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后被世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与孔子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老子与孔子的谈话中,主要提到了以下几个观念,而这些观念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家老子的核心价值观:第一,君子得其时就干,不得其时就不干(“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第二,做事要谦虚,做人要愚拙(“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第三,要去掉骄横之气,过多之欲,变态之色,邪淫之志(“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总之,谦而不骄,朴而不华,贵而不淫是老子提倡的核心价值观。老子所著一书,一名《老子》,一名《道德经》,一名《五千文》。因为此书是老子所著,所以名为《老子》。因为此书既论道,亦论德,所以名为《道德经》。因为此书共有五千余字,所以名为《五千文》。究竟此书是有哪一位老子所写,这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我的观点是,三位老子可能都对此书的最终完成做出过贡献。也就是说,《老子》这本书非一人完成且有一个形成过程。

道家由老子所创,他建立了道家思想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需要的诸多范畴。正因为如此,要说清楚道家老子的思想,那是需要通过对他所构建的一系列范畴进行详说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要“说道”“说无”“说自然”“说无为”等,以此来全面而又具体展现老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自由观、幸福观等。

4 说道

如果要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一个概念所包含的面最广以及哪一个概念被各家都使用,那么,答案一定是“道”。群经之首的《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形而上者谓之道”,儒家经典《中庸》说:“率性之谓道”,道家经典《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法家经典《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而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礼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更是为人所熟知。但我们又说,中国古代圣贤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从经验的、有限的、可以言说的层次来谈论和运用“道”。换句话说,多是在先王、君子、人生等意义上来谈论和运用“道”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发展中将这一情况加以改变的,力图从哲学的高度来使用“道”这个概念的,并将其作为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的,那要当推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4.1 道的本义解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道”的:“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达谓之道。”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获得以下几个信息。第一,“道”是人行走的道路。这从“道”字的左右两个偏旁即可明白。“辵”(音chuo,绰)或“辶”表示的是忽走忽停的行走。“■”或“首”表示的是人头。所以清人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中才说:“道者人所行”。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从头开始行进的“过程”。第二,“道”是指一条道路,而不是多条道路。所以这里必须结合解释另外两个词语才能很好理解为什么说“一达谓之道”。一个是“衢”字,一个是“馗”字。古人云“四达谓之衢”“九达谓之馗”。也就是说,有四条道路可以达到的叫着“衢”,而有九条道路可以达到的叫着“馗”。与此相联,为我们熟知的“四通八达”一语是指八面相通的道路。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一个“唯一”。第三,“道”是“达”的,而所谓“达”即有“通达”“畅达”之义也。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一个“方法”。第四,“一达”之“道”表示的乃是一种唯一正确之道也。由此可见,“道”表征的是一个“规律”。

我们在本义上来把握“道”的意义,其目的是要找到道家老子所谓“道”与字源意义上的“道”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的关联性。换句话说,我们在本源意义上掌握了“道”字的含义,还不是我们的目的,重要的是要找到或告诉人们,这一本义与我们要说的道家老子之“道”有什么样的内在的关系。

4.2 老子所谓“道”的含义

老子是将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体视为是“道”。本原是要解决宇宙万物的起始问题,本体是要解决宇宙万物,当然包括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根据问题。而本原和本体这两个问题又是所有被称为真正哲学家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应该这么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老子最先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适先生才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1)道是最先的存在。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老子》1章,下引《老子》,只注篇名),“道冲……象帝之先”(4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无名”就是指“道”,“有物混成”也是指“道”。由此可见,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先于上帝的存在。老子对“道”的先在性的论述,似乎与“道”字的“首”旁所表示的“头”和“起始”义存在某种相契之处。

(2)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在老子看来,这一本始的“道”承担着生成宇宙一切万物的“任务”。老子说:“道生一”(42章),“道生之”(51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34章)。意思是说,包括太初的统一的元气在内的一切万物皆是依靠广泛普遍之“道”生长生存的,当然“道”却并不因此而去干涉万物。关于老子对生成之道的描述,倒与“道”的本义不存在什么关联性。

(3)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所谓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是说“道”是一切万物所以然者的原因,即是一切万物成为那个样子的根据。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9章),意思是说,天地神谷万物以及侯王各自所具备的特性都是由“道”赋予。关于老子对构成之道的描述,与“道”的本义之“唯一”性倒是存在一定的關联性。

那么,上述所确立的道性,其思想文化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是我们应该给予揭示的。

老子将“道”视为宇宙天地最先最高的存在以及是宇宙天地统一的本原和本体,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事情。它反映了中国人积极探索宇宙天地根本的精神,表征着中华民族精深的哲学思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抽象思辨的理论思维,而判断有无的标准,正是要看它是否能提出宇宙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而且是将充当这一统一者规定为是超越直观经验感觉的存在,而老子所谓的“道”正是这一性质的存在。

这里还要引起大家特别注意的是,老子认为“道”是“象帝之先”的存在,这一思想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和价值。因为这一观念的形成,影响并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老子将“道”放在了“上帝”之先之上,即将原先最先最高存在者——上帝来了一个降格动作,有力地清算了先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有神论色彩,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牢牢地确立在现实人文的轨道上,并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这一无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4)道是规律性存在。其实在“道”充当了万物所以然,即道是万物成为那个样子的根据和事物之理的角色中我们即可体会出“道”表示的是一种规律性存在。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所谓“道纪”的意思就是道的规律。他所说的“行于大道”(53章)“以道蒞天下”(60章),都在规律的意义上对“道”的规定和高扬。另外,在老子那里,经常运用的“天道”“天之道”“人道”“人之道”皆是表示天地自然的规律和社会人间的规律。为世人最为熟习的老子名言“道法自然”正是要向人们昭示“道”的最本质的属性即在它的自然性。所谓“自然性”也就是整个宇宙天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性。所以,“道法自然”简单的意思就是效法自然规律,按照自然本性而为。老子突显大道的规律性,是要让人们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心智去破坏和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性和规律。被称为“规律”的存在,那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决定所有事物存在的内在本质,是一种事物成为一种事物的个体性存在。它不能增减,不可损益。它是自然具足的唯一者。依顺了它,事物之真性即可呈现矣。由上可知,关于老子对“道”规律性的描述,与“一达”之“道”表示的乃是一种唯一正确之道也,即“规律”性的本义倒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5)道是过程性存在。在老子那里,都是坚持认为作为天地之始、宇宙之根、万物之宗、事物之则的“道”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和不断发展的进程。过程和进程所欲反映的是由“道”所构成的世界乃是一个运动不居,循环反复的存在。老子所提出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25章),“反者道之动”(40章)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一深义。也就是说,“道”不断扩大而后离去,连续离去而后远引,持久远引而后返回。道正是在如此周而复始中按照它的规律性运动着,变化着,从而表现出它的过程性以及呈现出它的进程性。所有这些都在表明“道”是一个实践过程,“道”是一个无限进程,“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路程。在老子看来,“道”是空虚,但用起来却往往不会穷尽〔“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章)〕,“道”是空虚,但不会穷竭〔“虚而不屈”(5章)〕。总之,“道”是如此连绵不断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上述老子所谓的“道”之含义,倒是与“道”从头开始行进的“过程”之本义相契合的。

综上所述,道家所谓“道”是最先的存在;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道是规律性存在;道是过程性存在。这也是“道”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全部内涵。然而,我们说老子的“道”的最终目的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而是要进入另一个层面,即“道”的境界论层面。换句话说,我们“说道”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出“道”在境界上对社会和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6)道有“利物”与“不争”的两大品格。道的品格首先表现在它的“利物”性上。而“利物”莫大于什么都依靠着它。也就是说,道对于宇宙万物都是表现为有利万物而不加伤害。具体说来就是,“道”是“生”一切的存在者;是“为”一切的存在者;是“长”一切的存在者;是“成”一切的存在者。老子在《道德经》第51章中的一段话最全面和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点。他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也就是说,道使万物生出,德使万物繁殖。道使万物成长,道使万物成熟,道对万物养护,道对万物保护。一句话,道生养着万物,万物归依着道。“道”正是这样一位“至上至高至大至善至伟”者!如此当然的决定了“道”的尊贵。然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道”并不因为它具有了上述的功能和地位,从而就表现出居功自傲的姿态。恰恰相反,“道”尽管做了那么多,但是它反复声称自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干。老子说:“道常无为”(37章)。此乃“道”的境界,亦称为“道”的最深远的德性。具体说来,它不会因为自己生出了万物而就去占有,“生而不有”(51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为万物有所施为而就有所依仗,“为而不恃”(51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是万物的首长而就去充当主宰,“长而不宰”(51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功成业就而就傲慢,“功成而不居”(2章),此之谓也;它不会因为自己护养了万物而自以为主宰,同样也不会因为万物都归附于自己而自以为主宰,“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34章),此之谓也。

“道”的这种“利而不害”的德性,老子又形象地通过对“水”性的描述而得到加强。换句话说,老子以“水”来喻“道”。在他看来,“道”的所有功能和品格,“水”都具备。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如此歌颂“水”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意思是说,上善者如若水一样。水善于利养滋润万物而不与它们争高下,它甘于居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老子通过他的“七善论”盛赞了“水”的功用及其德性。它是那样深广、仁慈、诚信、平治、干练、适时地利养着万物,泽及着万物,但它却又是那样处下不争,默默无闻。水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没有水,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没有水更没有人类的存在。由此可见,“水”的这一“利万物而不争”的德性不正是与“道”的先于物、生物、养物、为物、成物而居后、不有、不恃、不宰、不主等的德性完全相契互合吗?

(7)效法道就是效法它功高而居下,功成而谦下的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道法天是道家向人们展示的思维方法。老子道论的最后落脚点是社会人事,是做人做事。既然“道”奉行依顺自然万物的自然生长而不加干涉,所以作为社会人道的治理,其最高的理想状态那也要像“道”那样,做到“万物作焉而不为辞”(2章)。做人要做到“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炫耀,不自高自大。因为只有做到了这“四不”,人才能看得分明,是非才能昭彰,最后才有功劳,最终才能领导。结论是,人做到不与人争,那么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此之谓也。

做事低调,做人谦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此乃道人同德也,也即天人合德也。这也是道家论道,和我们“说道”所要最终揭示的道理。

5 说无

通过“说道”,使我们认识了“道”,然而,如果真正要做到知“道”,那么,则必需进一步掌握“道”所要永恒呈现的性质是什么。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常”什么。翻阅老子《道德经》全文,共有三处提到了这一问题。第32章说:“道常无名”;第37章说:“道常无为”;第51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说,道是永恒的,它没有可直接指称的名;道是永恒的,它没有什么作为;道的被尊崇,德的被推重,并没有谁来给万物下命令,而永恒是出于自然。在这层意义上,又可被表述为“道法自然”(25章)。由上可知,道永恒具有“三性”:一是“无名性”,二是“无为性”,三是“自然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研究道家老子,还是研究道家老子的“道”,那一定是要说“无名”,说“无为”,说“自然”的。

“无名”在老子那里就等于“无”,等于“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这里的“无名”就是指“道”。意思是说,道是天地的元始。而“道常无名”,“道隐无名”(41章)亦是强调“道”就是“无”。换句话说,在老子那里,“无”是对“道”的一种指代和规定。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说无”乃是主要对老子这一宇宙论和本体体意义上的“无”之深义的揭示和探究。换句话说,哲学意义上的“无”之意蕴乃是我们“说无”所要呈现的。然而,要说清楚这一概念框架下的“无”的含义及其精神实质之前,还应该说清楚也是在老子《道德经》中存在的其他意义上“无”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说的通俗些,“无”在老子《道德经》中是有不同含义的,也就是说,老子的“无”的概念是在不同框架下显出它们的不同含义的。正因为如此,“说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毋宁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5.1 与“有”相对的“无”

《道德经》第2章所说的“有无相生”的“无”,正是与“有”相对的“无”。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与“无”相对而产生。具体说来,这个“有”是依赖于“无”而发生,同理,这个“无”也是依赖于“有”而发生。简单的说,“有”跟“没有”相互对立而存在。这就叫做有无的相对性,有无的相依性,有无的相待性。由此可见,“无”在这个框架中所要表示的意思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没有”。而《说文解字》中说的“无,亡也”,和《玉篇·亡部》中说的“无,不有也”,都是强调的这个“无”是“没有”的意思。也就是说,老子的“有无相生”的“无”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说文》这一“无”的本义基础之上的。实际上,这个框架内的“无”,其音应读做“mo”,而不读做“wu”。尽管这一意义上“无”(没有)并不是老子《道德经》所论“无”的重点所在,但是,千百年来,对于老子“无”的思想的误读和曲解亦正是表现在运用了并不是老子重点指代和规定的现象界中属于相对性的“无”的概念,即“没有”“不存在”去解释和理解老子,包括整个道家的“无”。以至于才会出现,不少西方人根据它们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法将老子《道德经》的“无”翻译成“nothing”“nothingness”(没有)和“inaction”(不动)。也以至于害的不少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在说老子的“无”时,非常严肃地明确指出,在存有论上将老子的“无”理解成“没有”,“这都是完全失指的,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哲学传统的讲法”(牟宗三语)。当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之所以会将老子的“无”直接理解为“没有”,也是比较契合大多没什么高深文化素养的中国老百姓的实际情况。然而,我们虽然强调指出了,相对意义上的“没有”之“无”,并非是老子所要论“无”的本旨及其意义之所在,但是,对于老子为什么在相对的意义上来论述“无”,其中的社会的文化意义何在?亦当是我们“说无”要给予揭示和分析的。

实际上,老子是欲通过对“有”与“无”相对而产生的阐述,是想告诉人们,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特别是对待社会文化中的涉及到价值问题的时候,要懂得和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去审视。例如,美丑和善恶问题。最能体现老子相对思想的言论是第2章的头两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所谓“相对”性是指存在的双方都是要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把老子上面的头两句话直译下就是:你知道所谓美的存在以后,这就产生不美之恶了。你知道所谓善的存在以后,这就产生不善了。老子认为,只要是不超越的“善恶”“美丑”,两者都是要不得的。尽管“美”“善”从世俗观点判断当然是“好的”,是“对”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子深刻看到了当人们执着于“美善”后而加以追逐,特别是“别有用心”者会将此作为“手段”而要达到某种“利益”“名誉”时,这样的“美善”之举就变味了,从而“这”(“斯”)就是“丑”和“不善”了。老子此论除了有揭露世俗之人执着美善而欲达到自己的私欲的本质以外,当有维护完满之“道”不允损害的意思。哲学上的“超越”多是指超越经验常识,超越科学的意识及其思維方法,这是就哲学的一般意义上来谈的。但我们中国哲学所倡导的“超越”多是指超越二元对立的二分的思维方法。所以才有了老子的那样洞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对所谓美善进行否定,而是他看到了如果人们太过执着于这种分别,就极易会造成一些投机者打着美善的旗号去做丑恶之事。但同时要看到,佛道二教之所以强调这种超越的思维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在于要破除社会、集团、个人以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代表社会文明发展方向,不是代表人之为人的本性,不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来划分出种种标准,或者说规定出众多的美丑好坏。他们深刻地洞察到,正是因为社会中形成了这种相对性的价值观念和标准,造成了人们的攀比和争夺。再就是想告诫人们,你不要将这种相对的美善当作绝对不变的东西来宣扬,同样你也无需将这种相对的丑恶当作绝对不变的东西来批判。

为人们非常熟知的老子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58章),意思是说,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的身旁;幸福啊,灾祸正在里面躲藏。谁能知道它的究竟?看来其中并无定准。老子是想告诉人们,千万不要执着于事物的任何一方,例如祸福,实际上彼此是随时随地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正因为如此,老子所要得出的结论当是要超越一切相对的存在。他在第29章和56章更加详细列举了相对性的存在并指出要超越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章)。意思是说,要去掉人情物理中过分和极端偏执于先行和后随,吐气和吹气,强壮和瘦弱,小挫和全毁任何一方的做法,从而达到圣人所崇尚的不分的“玄同”境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56章)。意思是说,只有超越了亲疏、利害、贵贱这些分别,即无所偏执于相对的任何一方,达此境界,才能为世人所尊重。以上乃是老子在与“有”相对的概念框架下论“无”的意义之所在呢!

5.2 空间意义上的“无”

老子《道德经》第11章集中讨论了这一意义上的“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凑聚在一个轮毂的间隙处,于是就有了车子拉物的功用;用泥土制成的陶器,是因为有了陶器的空腔处,于是就有了器皿的盛物的功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子,是因为有了门窗的空间处,于是就有了房子居住的功用。所以,实体的存在是价值的凭借,而实际价值都是因为那空着的地方在起作用。也就是说,车子、器皿、房子这些“有”的价值和功用的体现和发挥正是因为有了空间意义的“无”的存在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无”在这个概念框架中所要表示的就是空间意义上的“间隙”的意思。《尔雅·释古下》:“无,间也”。郭璞注:“虚、无,皆有间隙”。郝懿行义疏:“无者,有之间也”。在《道德经》中的第二种意义上“无”,是指实有中的间隙。此“无”虽也与“有”相对而存在,只不过是在特定意义上而相互成立的。具体说来,“无”(空)是指有空间的意思,即没有实物占据的空着的地方。此“无”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没有”,而是强调“没有”后面的状态,即“没有”装、据、填、充东西的地方。

正像我们以上已经所指出的那样,尽管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相对意义上的“没有”“不存在”之“无”,并非是老子所主要论“无”的本旨及其意义之所在,然而,对于老子为什么在相对意义上来论述“无”及其社会的文化意义何在,也是我们应当给予揭示和分析的。同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空间意义上的“没有”“空着”之“无”,虽然亦并非是老子所主要论“无”的本旨及其意义之所在,然而,我们同样要对于老子为什么在空间意义上来论述“无”及其社会的文化意义给予揭示和分析的。

实际上,老子通过对空间意义上的“无”的阐释,是想告诉人们,对于一种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功用的把握和认知,不能仅仅注重在有形的实体之上,而且需要超越这种“有形”的存在而关注到“无形”的存在。由于人们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往往容易看到实有给人们带来的价值,而相对忽视虚无给人们带来的价值。在老子看来,一种存在的实际真正价值都是因为虚空无有在起着作用呢!老子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要表征的正是这一深刻内涵。对这一性质的肯定,没有比“以无为本”这个命题更能代表的了。所谓“以无为本”的实质是想告诉人们,“无”对于事物,乃至人的生命价值来说,是具有着更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啊!换句话说,“以无为本”正是对“无之以为用”的另一种解释和强调。

在这里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在超越有形之外而关注到无形的意义和价值,除了能从“器物”的物理意义上体会到这一点,另外还能从人的生命和精神层面体证到。所以,老子就十分强调人们的“脑子”“胸中”“心间”之虚无和空灵的重要性。老子的“弱其志”“虚其心”(3章)等说法皆有此种意义。所谓“弱其志”,就是削弱人们的意志;“虚其心”,就是让人们思虑空空。当然,对于老子这一思想应当给予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老子是要告诉人们,那些有违万物之性之情的念想和意志,如果太强那一定会遭到灾祸。而如果人的生命要实现和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那也是一定要伴随着对通过“为学”而达到的知识性的减少,特别是那些能产生对人的心灵平静安宁打扰的物欲和分别之心一定是要减少的。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也就是说,体验大道,与道合一,则必须要让那内在情欲和妄想以及求分别之知的欲念一天天减少,减少了还要减少,一直到虚空没有的程度(“无为”),而空掉和没有了那些东西,便能无所不为矣。所谓的“无不为”,通俗的说,就是人生可达到平静安宁矣。“虚壹而静”,此之谓也。我的理解是,“虚者,损欲也”,“壹者,净念也”,“静者,解纷也”。要使脑子“没有”断分,使胸中“没有”淫志,使心间“没有”杂念。也就是说,在脑子,胸中、心间要“空掉”“去掉”那些由于分别所带来的“杂念邪想”,如此,人就能达到一个更高更好的境界。这也是老子告诉人们的“少则得,多则惑”(22章)的道理所在啊!

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要探讨的“无”,其更为深刻,更具有社会文化意义。人生生命价值,则是通过老子对充当宇宙本体和万物之宗的“无”的探讨而体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老子《道德经》所要揭示的最主要的“无”的思想,都不是在“没有”的意义上而立论的。

5.3 宇宙论、本体论即哲学意义上的“无”

以上我们主要从与“有”相对的意义上以及“空间”意义上论述的老子《道德经》的“无”。与“有”相对的“无”,表示“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空间意义上的“无”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没有”,而是强调“没有”后面的状态,即“没有”装、据、填、充东西的地方。并强调指出,此两种意义上的“无”都不是老子《道德经》“无”的主要内涵。也就是说,老子论“无”主要是从宇宙论、本质论、本体论层次,也即从哲学的层次来展开对“无”的阐释。通俗的说,老子《道德经》中的“无”虽然有多义,但其最主要的意义则是在哲学概念框架中得到体现的。

(1)在宇宙生成论意义上说“无”。这个“无”是天地之始的“无”,是混然不分的“无”,是生成万有的“无”,是生成“一”的“无”。老子将此种状态以“无名”“无”“道”等范畴来形容和描述。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42章)。具体来说,老子是用此“无”表示万物尚未判分前的元始混沌状态,即“空虚无形”的状态。正是在此意义上老子又将此“无”说成“无物”“无形”,并以“渊兮”(深啊)“湛兮”(无形无象啊)“寂兮寥兮”(无声无形啊)等术语来形容它。此“无”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湛兮,似或存”(4章),“绵绵若存”(6章),此之谓也。也就是说,此“无”是对“道”作为最原始状态的一种指代和规定。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

(2)在规律及本体论意义上说“无”。由“道”(无)而生成和构成的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本质性,而这一存在于万有的现象之中的规律性和本质性,因为它是一种内在性存在,所以决定了“它”是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形象的,因而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看不见”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14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章),此之谓也。实际上,老子这里所说的“无”,除了它的抽象意义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他要用此“无”去超越一切有限和有规定的存在。当你真正准确把握了老子的“无”的内涵,你就一定能读懂《道德经》第1章开头的那段话,“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可以用名词概念规定的“道”,就不是指代那个永恒的“道”。也就是说,作为无限性的“道”,是无法以有限的方式来加以规定和限制的。“道常无名”,此之谓也。也就是说,此“无”是对“道”作为万物的规律性的一种指代。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且是更重要的“存在”。

老子以“大”来表征“无”(道)是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所谓的“大”,即是“无”也,即是“无限”也。由此可见,此“无”是对“道”作为“无限性”“无规定性”“无限定性”的一种指代。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且是更“大”,更“多”的“存在”。在此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老子的这一“无”,不但不是“没有”和“不存在”了,相反的是“大大的有”“多多的有”“丰富的有”。

要之,“无”是道的一种存在方式。

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不可感知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所看到的只是“道”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你看见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视之不见名曰夷”;你听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听之不闻名曰希”;你摸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搏之不得名曰微”(14章)。老子之所以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克服人类的自大与狂妄,时刻提醒人们,不要被你的所见、所闻、所得所限制和障蔽;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无限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所面对的只是现在的“道”且是很少很少一部分的“道”,这就叫“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这就叫“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35章)。所以你面对这一无限的“道”,没有任何理由为你当下所了解和掌握的那一点的“东西”而自满和骄傲;你永远用不完和穷尽不了这一无限之“道”。这就叫“道冲,用之而或不盈”(4章)(盈者尽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勤者尽也),“用之不足既”(35章)(既者尽也)。老子之所以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使人们相信“创造”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就在“无时无处”之“间”“处”,就等待着你去“发现”“呈现”“创造”。人类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规律和理论的建立,无不证明着这一深邃的道理的真切性。所以,读懂了老子的“无”,也就懂了老子的“道”,从而也就懂得“创新是无止境的”,懂得了“文化”的创造是永远的,从而懂得了社会和人生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存在。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老子为了使这一表征“大大的有”“多多的有”“丰富的有”的“无”(道)得到具体呈现,于是他将具体的和个体的“有”(德)请出场了。也就是说,老子为了具体呈现这一丰富的有(“无”),他提出了一个“德”的概念来实现和完成这一“任务”。所谓“德”就是“得”的意思。《释名·释言语》中说:“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也就是“得道之物谓之德”。此“物”当是包括了宇宙天地间的一切存在,通俗的说,是“物”“人”“事”的统称。老子用了“孔德”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这层意思。所谓“孔德”,就是“大德”,而“大德”,就是“全德”,即全体得道之物者也。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也就是说,所有的存在(“德”)都是只听从道的。简言之,德(所有的存在)是道的体现。“道”表征的是内在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和形而上的“无形无象”之“无”的存在呢!而此“道”,此“无”又是作为万物的本体而存在着;“德”表征的是“有”,而此“有”又是作为本体之道(无)的作用而存在着。换句话说,内在的道(无)必然显之于外在的德(有);形而上的道(无)必然形之于形而下的器(有);内心的道(无、理)必然现之于外在的德(有、行)。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39章)。就是说,天得到“道”(一)就有了“清明”的属性,地得到“道”(一)就有了“安宁”的属性,神得到“道”(一)就有了“灵验”的属性,谷得到了“充盈”的属性,万物得到了“道”(一)就有了“生长”的属性,侯王得到了“道”(一)就有了“安正”的属性。

由上可知,“道”代表的是“无”,是“一”,是“体”;而“德”代表的是“有”,是“多”,是“用”。大家注意了,这也就是老子的《道德经》这一名称的真正含义所在呢!所以,我会将老子的《道德经》又称做《无有经》《一多经》《体用经》的原因所在啊!换句话说,现在大家应該清楚地明白了吧,原来老子的《道德经》的“道德”这一概念并非是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伦理道德的的“道德”(morals),而是探讨无与有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本体与作用的关系。而这重关系的具体展开,则又是通过老子另外两个范畴而得到实现的。一个范畴是“自然”,一个范畴是“无为”。所以说,要真正读懂老子的的“道”“无”以及整部《道德经》,那一定是要“说自然”和“说无为”的。

徐小跃 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16-12-30 编校:刘 明)

猜你喜欢

无为道家自然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庄子说》(十九)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