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获得感”检验发展成效

2017-04-11

当代贵州 2017年5期
关键词:标尺获得感小康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在刚刚闭幕的贵州省“两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提出“一切为人民打算、共同为小康实干!”“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以朴实的为民情怀,进一步明确将“群众获得感”作为检验我省政策落实到不到位、执行好不好、工作做得实不实、真不真的一个重要“标尺”。

要把百姓“获得感”作为检验政策落实到不到位的“标尺”。让百姓有“获得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将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作为执政的出发点。紧扣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全省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央提出“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贵州面临“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现状,抢抓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三块长板”,因势利导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734.43亿元,增速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增幅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三。

要把百姓“获得感”作为检验干部工作做得实不实的“标尺”。陈敏尔提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补齐民生事业发展短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感、触摸感,而不是冰冷枯燥的“数字获得”,更不是“被获得”。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干部工作实不实,要“看群众是骂还是夸”。干部在工作中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做到工作作风严、谋事实,多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必须有“干”字当头、“实”字为先的工作作风、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有“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干”的气势。必须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做到百姓富、生态美、社会安、心气顺,全面小康才有底气,人民群众才会有更多“获得感”。

要把百姓“获得感”作为检验干部对群众真不真的“标尺”。从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到今天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不变承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促进民强。全省15.5万名干部深入基层、进驻村里真心帮扶,听民声、惠民生、解民忧。百姓获得感来自哪里?来自日渐丰厚的收入,2016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来自更便捷的出行,全省新增高速公路305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800公里、农村公路2.36万公里,沪昆高铁开通;来自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32.51万人次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充分选择机会、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这是贵州的成绩,更是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内容,群众的期盼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百姓“获得感”需要有质感,民生需要有温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干部真不真,由百姓“获得感”来考量。“真”体现在正视百姓“得到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更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要心系民生、利为民所谋,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改革、寻求突破。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执笔:孙 蕙 责任编辑/蒙 珺)

猜你喜欢

标尺获得感小康
三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尺”
以党章为标尺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
装把尺子 灵活度量屏幕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描述数据稳定性的“标尺”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