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缘起演变及时代特点和未来愿景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奉臻教授访谈
2017-04-10徐奉臻
徐奉臻,唐 鑫
徐奉臻(1962-),黑龙江林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现任“中国高校经济理论与思政教改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编写专家、“黑龙江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从教30年,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指导研究生20余人,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讲授课程多门。近年主持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项目“回溯提升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构建与运用”、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决策咨询项目“探索黑龙江省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和方法”、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重要讲话中的依法治国思想研究”等。
先后独立出版著作《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28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现代化:历史的困窘与困窘的思考》(30万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发展观的嬗变与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理论建构》(27万字)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3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等,主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问题析微》(44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案例参考》(31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参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生辅学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难点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历史》等报刊杂志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有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入选第二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黑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理论类人才,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第一名、全国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宝钢优秀教师奖、“十五届黑龙江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黑龙江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黑龙江精品课、黑龙江精品视频公开课、黑龙江优秀教学创新团队、“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黑龙江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项)、“黑龙江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等。
先后在全国几十个省市做教学改革和学术报告300场左右,报告的主要题目有:《国学智慧及其当代价值》《“中国梦”的内涵路径和展望思考》《“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构建政治文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读》《“四个全面”重要思想解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思政课教师何以成为教学能手》《课堂教学的方法与艺术》等。《光明日报》曾以《徐奉臻:默默奉献达臻境》和《善为教育之本善本方能成物:记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奉臻》等为题,对她的事迹进行多次报道。
唐鑫(以下简称唐):徐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您在现代化研究方面成果卓著,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但我注意到,您最初是搞世界历史研究的,后来又怎么转入现代化研究了呢?
徐奉臻(以下简称徐):1981-1985年,我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虽然这个学校知名度有限,但当时云集了一批由于种种原因被发配到塞外之地黑龙江的国内著名学者,诸如游寿、戚佑烈等。当时的课程设置,不严格区分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呈现出通史教育的特点。1985-198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有幸师从齐世荣和王鹏飞老师,主攻世界近代史专业。由于爱人在哈尔滨工作,所以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哈尔滨。在教学中,由于意识到现代化起源于欧洲的近代,并从欧洲大西洋沿岸扩展至世界各地,所以对现代化产生浓厚兴趣,并由此确立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向。《列子·说符》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1988年至今连续从教30年,本人始终坚守这一学术研究方向。
由于现代化在行进的过程中并不考虑被“式微化”和“箱格化”的学科边界,也由于研究者的时间精力和眼界都很有限,所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先后选择“世界近现代史”、“科技-文化-经济”、“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个角度研究现代化,并且每一个角度都有对应的研究成果。此一研究方法,契合丹麦学者克尔恺郭尔(SorenAabyeKierkegaard)提出的“轮作法”,即“我的方法不在于换田地,而在于换耕作的农作物和耕作方法”。①乔国强等:《西方思想经典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唐:您研究现代化多年,而且出版多部专门研究现代化的著作,您能不能谈一谈现代化的缘起和演变的进程?
徐:杰弗里·巴勒克拉夫(G.Barraclough)说:“1500年以前,是世界冲击欧洲;1500年以后,是欧洲冲击世界”①《世界史遍览:公元前9000年-公元1975年的世界》,《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文版翻译组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95页。。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欧洲率先进行了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变迁进程,现代化缘起于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世界现代化的路径是: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欧洲内陆国家→北美国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世界现代化的有机构成,而且也与先行现代化国家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60年代,中国启动的最初现代化的生发机制,就缘起于世界与中国之间的不平等互动。作为典型的后发型和外诱型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启动的外在诱因,来自先行现代化国家的冲击、挑战与刺激,是中国被迫放弃锁国迷梦和西学大举东渐的产物,也是被动回应西方极权主义和扩张主义的产物。因此,当时的中国现代化,充溢着农耕文明、封建专制、中古科技和落后文化,与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民主政治、近代科技和先进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与交融。
综观近代的出路探索,虽然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均有其自身的微观局限与偏颇。但从宏观上看,仁人志士梦碎近代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化目标的单项轮番凸进,没有置于相对和谐的体系或机制中。其中,洋务运动只在“用”、“器”、“末”、“辅”之层面,构建经济现代性和军事现代性;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又将对现代性的诉求转向政治领域或制度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启动了中国心性现代化的最初探索的步伐,又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从制度和政治层面转型至精神与道德层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汲取和反思,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动态的调适过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两手理论”,打破了“四个现代化”的狭窄的器物视野与框架。“新型工业化”、“政治文明”和“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新理念等的相继提出,不仅揭开了中国现代化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序幕,而且也为调适和修葺传统现代化期间的现代性危机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唐:当下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有什么时代特点,能否为中国现代化的未来愿景做出展望?
徐: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处于“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之位。至于怎样写好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全新布局是:
其一,目标“中国梦”——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二,路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完成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一起,确定为当下和未来中国的“三大历史任务”,其中的“现代化”具有首位性。在“现代化”之前加定词“新型”,凸显出当代中国现代化告别封闭僵化之老路的特点。除了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外,具有创新性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特点。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新型政治制度”、“新型主流媒体”、“新型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信息化”、“新型城镇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政商关系”、“新型人民军队”、“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新型军事关系”、“新型党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等。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诸多“新型”后面的主语,涉及内政外交领域现代化的不同子系统,都是现代化的有机部分;另一方面,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已充分说明:实现“中国梦”的民族复兴之伟业,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而必须依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的新型现代化。
唐:能否介绍一下您最近几年研究现代化的新角度,都关注的哪些问题?
徐:我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展开研究,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从目标层面的中国梦角度研究民族复兴理论,二是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层面研究新型现代化理论。“新型现代化理论”所回答的,是什么样的现代化能够实现中国梦的问题;“民族复兴理论”所解决的,是梦想成真之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如果说,“民族复兴理论”重在体现“民族复兴”,那么“新型现代化理论”则主要凸显“新型”二字。“新型现代化”之“新”,在于其重新思考和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也即什么样的现代化能使“中国梦”梦想成真?二是中国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两个问题既是党的十八大所探索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思想所要解决的。
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给出的答案是:在原则上,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路径上,“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目标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三、四、五、六中全会,又逐渐形成系统的治国理政思想,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新理念。“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新理念,既各司其职,又交织作用,构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部分,使其更具针对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机性。其所解构和修葺的,是老路的片面、浅表、失衡、僵化、线性、单维等问题。
“新型现代化”之“新”,在于其新增现代化家族的新成员——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创新点,又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体现其现代化思想的新布局,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新型现代化”之“新”,还在于其将“人民富裕”转换为“人民幸福”。虽然“人民幸福”和“人民富裕”,只有两字之差,但理念截然不同。“人民富裕”是“人民幸福”的基础,但并不是“人民幸福”的全部。要GDP,但不能唯GDP。也正因为意识到“发展”和“增长”的不同,意识到“人民富裕”和“人民幸福”的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才特别强调“两个不能”——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虽然这“两个不能”并不完全拒斥先前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竹竿理论”,但其所践行的,归根结蒂是“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的“木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