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着力“三个创新”,壮大人才支撑
2017-04-10桂学文
郫都区:着力“三个创新”,壮大人才支撑
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人社局紧扣“双创高地、生态新区”发展定位和创新驱动以及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围绕壮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着力人才政策、平台、机制“三个创新”,推动全区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区人才总量5.5万人,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取得重大突破,新引进国家、省、市干人计划以上人才26名,成都市人才计划、成都青年人才计划实现零的突破。目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别达5583人和2.1万人,比2012年分别增长18%、23%。2016年9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孔昌生到菁蓉镇视察,对郫都区双创人才服务工作予以了肯定。
创新人才政策,营造愿意来、留得住的人才环境
围绕郫都区紧缺急需人才,分类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基本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
双创人才方面。针对“双创”特点,出台了从顶尖团队到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创新“三带”科技人才(团队)分类标准和资助办法,率先出台双创项目吸纳大学生给予社保补贴政策。
高技能人才方面。出台支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引进和培育郫都工匠等扶持政策。
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出台郫都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面向重点高校选聘优秀毕业生管理办法,对专业性较强的机构探索试行特聘职位年薪制,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人事聘用、居家置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近3年来,全区累计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2851.58万元(含人才奖励、资助及培训等),年均达950万元。
创新人才平台,拓展服务企业和人才的广度、深度
围绕企业和人才需求,郫都区着力加强人才平台建设。目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人才服务平台初具雏形。
设立菁蓉双创人才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人才机构运营,重点搭建人才交流、资源整合、成果对接平台。2016年,成功组织“千人计划”专家菁蓉行、创业进校园等23场活动,促成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项目43个。
设立成都(郫都)菁蓉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大菁蓉镇和郫都区国际化推介、合作力度。目前已在德国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1家,每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少于5名。
搭建人才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平台。
开通全球高端人才搜索系统,目前入库人才已超过25万,今年底将达100万,已免费向菁蓉镇和园区企业开放。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互联网引才机构深入洽谈合作开设菁蓉引才专区。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引进杭州国通、成都信永等市场化猎头机构入驻菁蓉双创超市,提供人才测评、社保代理、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菁蓉镇26家企业引进紧缺专业人才83名。
创新人才机制,提高人才工作实效和水平
创新校企人才合作机制。成立郫都区校企人力资源合作暨高技能人才培训联盟,发展成员单位91个,其中企业成员70个,高校(含培训机构)成员21个。以联盟为平台,推动校企结对共建人才实习、培训基地。2016年以来,共组织园区企业先后与西华大学、技师学院合作,开设技师、高级工培训班8期,围绕“五大千亿产业”举办特色品牌培训班15个,累计培训员工970余人次。同时,常态化开展“双走进”活动,即企业走进校园举办专场招聘会、高校学生走进企业开展见习实习工作,年均组织活动20场以上。目前,全区共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基地2个。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针对人才评价全国性难题,郫都区积极探索“市场评价+过程评价+大数据评价”人才评价模式,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市场评价就是引入行业专家、资本投资家等第三方评价主体,体现人才认可度;过程评价就是突出“人才+项目”相结合的机制,注重双创人才项目进展、经济贡献和社会效益;大数据评价就是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电子评价等综合测评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下一步,郫都区人社局将紧紧围绕区委“1358”总体战略和“双创高地、生态新区”发展定位,突出重点,发挥职能,以更大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都市新区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成都市郫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桂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