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汉戏剧文本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2017-04-10乌兰托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田汉现代主义主题

乌兰托娅

摘要:从现代主义的特征入手探究田汉戏剧文本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倾向,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探讨她笔下人物悲剧的缘由,现代主义作品的价值,更进一步理解戏剧的内涵。

关键词:田汉;戏剧;主题;现代主义

I207.3

排斥物质文明是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现代主义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思考世界与人类的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反对人们因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满足自我的虚荣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是由每一个人所的组成的,同时人又不能摆脱社会独立存在于任何一个空间,人和社会永远处在一个统一体当中。但这并不代表说人和社会一直以来都是和谐共处的状态,相反地,人和社会常常处在某种不和谐的状态之中。当人与社会的不和谐积攒到不可忍受的地步时,人必然要起来反抗社会。在中国过去的几千年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占据着统治的地位,中国的农民都是个体生产者,吃饱穿暖,手头富裕是他们的理想。当他们在追求理想时,往往过分强调物质,忽视了人们内心的需求,导致个体情难以被满足而感到内心的痛苦。在田汉戏剧《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等戏剧作品中均体现了这样的主题。

1924年1月发表在《南国半月刊》第二期的《获虎之夜》讲述了在辛亥革命后的一年冬天,长沙东乡仙姑岭边的一个乡山猎户魏福生家中发生的故事。魏家是富农,只有独生女莲姑。莲姑从小和表哥黄大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都很喜欢对方。不料黄大傻家生了变故,父母先后故去,家中遇到了火灾,房屋全部毁于一旦,仅有的几亩地也被卖光还债了。黄大傻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但却不愿意离家去学一门手艺,因为他思念表妹,不愿离开莲姑所居住的地方,于是他选择了住在庙里戏台下,过着讨饭的生活。原本富农魏福生看到两人情投意合,曾亲口许婚,可是看到黄家如今家道中落,一贫如洗,立刻反悔,坚决不同意莲姑和黄大傻继续来往,并为女儿找到了门当户对的地主陈家,把女儿许配给了陈家三少爷。莲姑在父亲的再三逼迫之下,应允了这门婚事。黄大傻听说了此事,伤心欲绝,夜不能寐。因为莲姑被父亲关在家中,不能出门,所以他每晚到她家附近的山上遥望着莲姑房间的灯光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不料有一天在山上不小心中了魏家埋伏在山上打虎的抬枪,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当他被抬到了魏家,看到了日夜思念的恋人,二人含情脉脉互诉衷肠。莲姑看到黄大傻为了自己受傷,生命危在旦夕,便执意要求看护他一晚上。父亲坚决不同意,强行拆散他们,并把女儿拖进后院毒打一顿,当莲姑发出一阵阵惨叫声时,黄大傻知道他们是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了,为了莲姑不再挨打,他用猎刀深深的刺进自己的胸口结束了生命。

《湖上的悲剧》这部独幕剧发表于1928年《南国半月刊》第五期,主人公富家小姐白薇和诗人杨梦梅自由相恋彼此一见钟情。但是白父认为诗人地位低,与他家门第悬殊过大,强烈反对这桩婚事,另外给白薇选择了一个富家纨绔子弟包办婚姻。白薇死活不同意,父亲也很无奈,便带她回了杭州。她为了反抗这门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投湖自尽。外界都以为他已经死去,父亲也追悔莫及。谁料她投湖后被一渔夫救起,又得到了老仆的帮助,将她藏匿在湖边的一所房子里,从此隐姓埋名的生活。杨梦梅错误的以为白薇已经死了,自己只能听父母之命结婚,但是在他心中,从来没有忘记过白薇,他想要创作一部作品,记载他们的生死爱情故事。三年后杨梦梅来到这个素称闹鬼的房子里,朦胧间看到一女子飘然而过,翻阅了他写的那部作品,往日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得知杨梦梅已另娶他人为妻,自己一直以来的念想瞬间化为了泡影,昔日的恋人有了家室这个事实给了自己毁灭性的打击,重逢过后果断自杀。

这两部作品的主题都是反对追求物质文明,批判封建社会父母讲究门当户对,给无辜的生命造成的不该有悲剧。父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在传统的封建制社会中,是宗法血亲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社会活动,因此所有的生活都是在家长的专制统治下完成的。每个家庭的家长就如同管理者一样,在自己的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尤其是父权文化主导下的社会,家长有权利决定家庭成员的婚姻大事,财产支配,家长的任何决定都不允许有质疑,家庭成员只有绝对的服从。莲姑的父母担心莲姑嫁给一无所有的黄大傻,日后无法生存。他们指望着姑娘嫁一个好人家,用金钱去说服莲姑,用亲情绑架着女儿。他们赶制着女儿的嫁妆,冒着危险打虎,就是为了多添置点东西,以免女儿嫁到那边被婆家瞧不起,被妯娌嘲笑。他们骨子里认定婚姻就应该门当户对。如果将女儿嫁给黄大傻,就是害了她一辈子。在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万万不能对抗的,父权是绝对不容质疑的。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女儿未来的生活是不是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却硬生生隔断了莲姑与黄大傻的青梅竹马之情,莲姑被锁在家里不敢见黄大傻,他们从未过问过莲姑是否愿意嫁给他人,即使莲姑与这人从未相识。他们虽然是为人父母,但是他们从未真正关心过自己的女儿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他们只是希望女儿衣食无忧,让他们后半辈子享享清福,也让邻居在闲聊中多一些羡慕的筹码。他们心目中门当户对比女儿终身幸福重要,封建等级制度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首要条件。他们的虚荣心埋葬了两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湖上的悲剧》中白薇的父亲也是千般阻挠她与杨梦梅的婚事。他很宠爱自己的女儿,把她送到北京念大学,为她选了一位世交家的少爷。两家门当户对,自认为这门婚事对女儿再合适不过。得知女儿去世后,自己特别后悔,四处打听着女儿的消息,常常让下人把女儿的房间打扫干净。他比莲姑的父母有进步精神懂得反省自己的错误,不该当时阻止女儿和诗人的恋爱。可是他无法离开生活的社会,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观念依旧在他心中,他认为诗人是穷酸书生,飘忽不定,没有物质基础,无法成家立业,女儿跟着他只会颠沛流离,一生清苦。他认为女儿应当嫁一个好人家,自己为她物色的人选才是最合适的。女儿生性刚烈,为了自己的爱情,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也是对门当户对的反抗,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意愿。

猜你喜欢

田汉现代主义主题
我就做你戏剧事业的“恩格斯”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论乔治?鲁奥朴素、真诚的绘画态度形成因素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田汉娱母
田汉的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