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

2017-04-10赵跟兄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探究性高中物理物理

赵跟兄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物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各个学校已经意识到了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探究性教学已经深入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學做的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做相应的论述,希望能对未来的物理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字:物理教学,新课改,素质教育,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1、启发与讲授结合,接受与探究互补

新课改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不能说是改变了之前的传统的学习模式,更不能说对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了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授与课堂中与学生进行讨论相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到因学科制宜,对于不同科目、学生来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本科目的重点、难点讲透,在课堂中讲出问题规律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留一部时间了来进行探讨,而不是流于形式应付了事象征性的做一定的探讨[1]。在课堂教学中要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其去思考、去练习。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及方法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出一定的时间来与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或者进行分组讨论,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调整,采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独立思考打开一扇窗户。

2、开拓实验探究的教学思路

2.1 加强对实验的改造设计为探讨性实验

在现行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中一共有20个学生实验,这其中包含了仪器使用方法4个、知识应用型实验12个、验证性实验3个、探讨性实验1个,可以看出高中物理教材中主要以仪器使用和知识应用为主,这样对于素质教育和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非常不利,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学生探索能力方面培养非常不利[2]。将学生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将教材中一些“思考讨论”、“小实验”等都设置成为探究性实验。通过探究性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科学素养。

2.2 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广阔空间

在高中物理实验具有着发散成分,这些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探索能力有着较好的启发,将具备发散性的实验转变为探索性实验。这类物理探索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使学生在观察现象、记录变化过程中积累科学实验的方法,同时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给学生带来探索和获得知识的快乐。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然而当前的物理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脱节,在学习中很难获得成就感,就会感到学习物理是很枯燥一件事。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老师应当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可以增强学生通过学习去探索未知的兴趣。

3.1 培养学生学会对生活表象、感性材料的分析能力

物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的一门学科,也是迈向更高级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要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起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将日常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相联系,对高中物理探讨性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能力。

3.2 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猜想的能力

在很多时候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被一些物理理论概念所困扰,受知识面等方面的影响,对于一些物理学家的所提出的定理、定义等不敢抱以怀疑,这就给教学和实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和做实验前,老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思考,让其能够提出大胆的假设,在验证定理结果时可以让学生本人去做推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3.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

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即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收集式样数据,并与老师进行探讨来对实验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在探讨交流中得出物理结论,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对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借鉴帮助。对于数据的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对于数据处理来总结出一定的结论,这是对学生数据处理方面能力的培养。

3.4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判断实验故障的能力

不管是定理是一些结论,都是前人通过无数次试验和验证所获得的,前人在每一次实验操作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获得正确的结论,有时候一些实验需要特殊的器材才能实现。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故障,需要能够及时解决,一些平时专注于理论的学生,通常会向一些动手能力较强学生求助,这种现象,对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去思考,在做实验前也可以探讨一些突发情况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去自己解决问题,在一些小问题上主动与学生进行探讨,帮助其建立信心,鼓励学生,使其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3]。

4 依据认知规律,合理选择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过分的追求理论教学,往往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较差,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也就对物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进而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通过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4]。

总而言之,探究性教学是一种较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于高中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接受填鸭式教育,开始还有可能有一点不习惯,随着深入下去,老师的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为学生所喜欢。

参考文献:

[1] 张洪梅. 浅议探究式物理教学[J]. 科技资讯,2009( 24) .

[2] 杨聪.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J]. 科技信息,2009( 11) .

[3] 鲁文静.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浅尝[J]. 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6) .

[4] 陈图明. 新高考模式下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猜你喜欢

探究性高中物理物理
留言板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