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融入小学生的生活

2017-04-10苏海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表现欲课外读物文学

苏海川

【中图分类号】G623.23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说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语文试卷阅读上的红叉叉,也一样令语文教师们苦不堪言,教师们教学阅读时也不知该从何着手,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常一篇二三百字左右的阅读短文,令学生头痛不已。小小的一篇阅读短文学生也怕,老师也怕,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看一看,想一想,写一点罢了。这种情况,显而易见地暴露出了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究其原委,不是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我们平时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作文教学的难度上升,才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一个人阅读量的大小,决定着这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点滴看法:

一、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內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要选择健康有益的书阅读。现在社会上的各类书刊品种繁多,良莠不齐,小学生要购买和借阅课外读物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健康向上,寓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适合自己年龄段阅读的书刊。切不可盲目购买、阅读缺乏健康内容的言情、凶杀和武打书刊,以免误入歧途。严禁阅读黄色书刊,它能毒害你们的心灵,吞噬你们的灵魂,甚至使你们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购买和借阅课外读物时,应请老师或家长作参考。

三、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阅读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四、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做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功夫。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到了三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的短篇文章,并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相应的文学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自行设计,包括叙述故事情节,说感受,讨论问题等,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高年级的学生,要求适当高一点,让其慢慢接触一些中国现代和古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为以后学生持续阅读打好基础。我们让学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其汲取更多的文学养分,而不是去增加学生学习以外的负担,为此,我们必须得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

五、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会不会因为兴趣而读书,喜不喜欢找一些好书看,重不重视阅读,这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习惯。兴趣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机,也是人产生活动行为的意识源、学生会不会去自动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接触一定量的课外有益读物,归根结底他们有没有一种原始的阅读动机,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这正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第一、教师本身要的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随机应变,善于综合运用文学常识,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也使学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等现象产生一种敬重老师,羡慕老师“卓越出众”才华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效果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也是小学生“爱模仿”天性的必然。

第二、开展多种相关的班级或学校大型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围绕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

第三、多表扬,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肯定他们的付出。如果条件允许,进行一些必要的物质奖励。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方法,说起来容易,平常做起来就难。切忌因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小错误,小过失而批评、指责,小学生逆反心理强,这样会使学生阅读兴趣受到影响。

总之而言,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还有许多许多更进的方法,但只要我们能很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加以正确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肯定有一个新的突破。只要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不再会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低而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的说法也将会成为过去。

猜你喜欢

表现欲课外读物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浅析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欲的作用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刺激表现欲,多途径高效促进朗读审美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