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体育“教”与“玩”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7-04-10熊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摘要】小学体育与其他的学科在教学开成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相似性。与其他学科一样,体育教学课程也具备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同的是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以及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玩”合理的融进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与玩;教学模式

G623.8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就是处于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紧紧抓住学生这些天然的本性,适当的加入一些体育游戏,精心的设计教学的环境,达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的目的,也是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有力手段之一。

一、“教”与“玩”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与学生的情趣特点相适应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兴趣广泛 ,而“教”与“玩”的教学模式正中下怀。能使体育课堂的教学气氛达到张弛有度,以学生的直接兴趣作为学生上课的动力,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玩中学习。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加学习过程中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在娱乐的过程中体现教育目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适应

体育教学要坚持以健康为第一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脆弱阶段,其骨骼的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过小,耐心差等,这些都表现了小学生的身体不能适应符合过大的运动,否则不但不能对小学生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1]。“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正好可以有效的把握课堂运动量的张弛程度,有效的促进身体发育,提高心血血管等各个器官的技能,为学生良好的身体发展素质提供了基础,对体育教学的开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相适应

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课程,他们的教学目的都会相同的,那就是“育人”,培养优秀人才。对于小学生而言,上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模式,刚到新环境的陌生感,以及学习上的紧张感,会导致学生积累的压力越来越多,而体育教学正好利用了体育锻炼来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来达到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等根本目的。而学生对于老师单纯的理论讲解,往往处于似懂非懂的一个状态,其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很差。而“教”与“玩”相融合之后,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做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结合的具体方式

(一)集与分的结合

在体育课教学的前期教学中,把学生集中在一起,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练习规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然后再把游戏融入后半程教学,采用让学生分组的形式,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然后进行小组的趣味比赛。例如两人三足,这种不像单纯的快速跑那样枯燥,而是更多的考验了合作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消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一举两得。

(二)课间的趣味穿插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强烈,因此为了避免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者是关于体育的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深刻对知识的记忆力。

三、“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带来教学效果

“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体育知识的培养、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充满趣味性的游戏结合成一体,让体育课程达到有趣味性、竞争性、知识性、娱乐性等教学效果,让体育教学过程充满活力,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创造能力等,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与“玩”的教学模式让整体育教学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变得丰富化,不仅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诉求,还增强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培養学生的良好性格。在学习的过程得到了充分的运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去消化、掌握所学体育知识,总是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参与课程学习。体育游戏是一种具备了复杂条件反射过程的活动,通过自身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官所产生的对各种信号的分析能力,可以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力、创造力、接受能力等,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游戏中的竞争意识,去刺激学生发挥自身潜在的应变和创造能力,对学生的整体智力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2]。

四、结论

通过综上所诉,不可否认,在“教”与“玩”相结合的模式中,既提高了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打破以往对体育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天性出发,寓学于乐,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接触到更为广阔的知识天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创造和谐的人际合作关系,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与身体素质得到巨大的提升。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从而达到以后长期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秀丽.“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4,11(20):179-180.

[2]徐祁平.小学体育"教"与"玩"相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学周刊,2016,10(27):215-216.

作者简介:熊艳 女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大学本科,小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类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