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策略刍议
2017-04-10王天平
王天平
摘 要: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人的因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立足于中学体育教学人文意识淡薄的现状,分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人文精神;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就目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来讲,人文精神教育匮乏是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的情况。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行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异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体育教育受到自然科学、竞技体育和中国教育理论的影响,一味追求学生运动指标的真实性。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大、中、小学校曾掀起一次改革的浪潮,体育课都在搞脉搏的测定; 绘制各种运动的心率曲线图; 计算课的各种密度、平均心率等等,这些甚至成了我国至今许多地方教育部门用来评价优质课的主要定性指标,这些似乎都很科学的数据却成了指导学校体育教学的“依据和真理”。导致了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盲目的追求科学数据而选择一些强制和不科学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机械的执行。完全抛弃了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忽略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2、体育教学缺乏创新精神
体育人文精神最终要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去落实,因而贯彻和执行体育人文精神,最终还得取决于体育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在长期的竞技体育的推崇下,我国的体育教学一直强调动作技术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每个动作的细节,规范的掌握每个动作的技术和要领,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种重专业而轻理论的教学,导致体育教师本身学习的就是竞技体育的教学和训练模式,造成体育教师本身就严重的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没有合理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没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长期的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出现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有多少知識,学生就学多少知识”的局面,学生永远无法超越教师的现有水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严重受到教师的兴趣、爱好的限制。甚至在一些地方,一节课就拿几个球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采用任何教学手段,教师则在一边乘凉、闲谈,这种没有任何互动的“放羊式”教学,没有给予学生张扬人文精神的机会。在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的个人能力培养上存在严重缺憾,这种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学无法满足中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需求,不可能支撑人文精神在中学扎根成长,更不可能引领人文精神向新的高度发展。
3、教学内容不尽合理
在中学不仅需要具有正确的教育理论和优秀的教师,还应该具能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从事健身活动的能力、意识、习惯、爱好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然而,很多中学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保健理论、生理卫生常识、舞蹈、足球等项目上是无法开课的,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只有跑步和篮球课。以至于许多外行看来,上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跑跑步或发两个篮球给学生玩玩,而且从小学到高中,每年都要重复以前教过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环境方面也有一些学校对教学的“主体”认识相当欠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和民主全然不复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抹杀,学校的制度、体制只承认学生的成绩,不承认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少有学校找自己本身场地器械等硬件设施不足等原因。在同一节课上,一个200 米左右的小型田径场上就安排六至七个班级同时上课,学生倾注的满腔热情得到的是“尘土飞扬”的回报。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没有给予学生的关注。相反置身于绿色草坪上的学生会自主地去奔跑、追逐、跳跃、嬉戏,这种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这带给学生的将是惬意、快乐、享受。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策略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现代的教育理念。全面引进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和民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中学体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可采取如下措施: ( 1) 让学生参与教学,给每个学生体验做教师角色的机会。( 2) 举办游戏、运动方式、运动动作创编比赛。( 3) 组建体育兴趣小组,并且可以建在班上。( 4) 让学生把儿时的游戏带进课堂,让学生做教师来教学生和培训教师。( 5) 开展体育选项课。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健身、学会运动、学会激励别人、学会自我展示、学会在运动中与人交往和竞争、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观念,注重在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应把学生跑得快、跳得远、跳得高等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人性得到自然的流露。
3、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我国在校的学生人数在以凉人的速度增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办学规模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等与学生的需求存在着严重的差距。这是非常引人关注和值得人们思考的现实难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办学质量,落实体育人文精神,学校在追求办学规模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落实体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2) 大量派出教师参与进修和培训。( 3) 经常与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经验交流,以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办学质量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人性的氛围。
总之,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人文精神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极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以人为本” 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 16( 1) .
[2] 陈嘉明.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盛及其思维逻辑[J]. 厦门大学学报,200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