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2017-04-10唐世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6期
关键词:历史观高中

唐世权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历史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将历史事件中的特定环境与历史教学相融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历史观;形成

G633.51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历史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学生历史观的形成要素,让学生提升历史素养,形成终身的历史观。而高中的高中历史的历史观有唯物史观、地球史观、革命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社会史观等,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同的历史观。

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促使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的历史教学已经走进了一个多元化的历史教学时代,已经从过去简单单一的历史观转变为运用多元化的历史史观去看待分析历史,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获得更为客观的评价。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多元史观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如何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让学生能够从历史事件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如在人民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教学中,本节课涉及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不但教学内容多,而且难点有一定的理论性。如果在教学的时候,单纯凭借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了解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之间的关系。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之前,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用于佐证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自我的判断与评价,要能够运用多方面的历史事实来充实这一理论基础。在学生的历史事实资料无法完全佐证的情况下,教师也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补充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等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理解工业兴起的艰难。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的历史学习,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会学生将历史事件中的特定环境与历史教学相融和,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高中历史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单一的历史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注重整个历史知识的连贯性,让历史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明史观、全球历史观以及现代史观,并能够将这种历史观作为全新的方法来诠释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将不同角度的历史事件贯穿融入到整个历史知识体系中,从而促进整个历史观的形成。作为教师要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引导学生能够让自己从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历史。教师还要充分的利用好教材,关注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教学链接(如相关的人民版教材的知识链接等),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整合学生的历史观点,让学生从能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就要教会学生将历史事件中的特定环境与历史教学相融和,而不是仅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历史事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展示英国资产阶级历史的简单历程,让学生理解光荣革命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已经搜集到了英国国会和国王关系的演变,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同时,针对“光荣革命”这个事件发生的经过以及发生的历史背景,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重点地进行探究,并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从网络和书籍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大量的历史事件的阅读,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理解光荣革命的意义,认识到新制度的诞生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此时,学生已有的历史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历史观,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能力。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为主要载体,科学地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逐步形成高中生的历史观。

高中历史阶段历史观形成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因此,教师要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渗透高中历史观。一方面,高中历史教师要熟悉高中课本中每一个能够促进历史观形成的教学载体,准确把握这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历史观形成之间的融合点,使抽象性、理论性和概括性的历史教材,能够在教师补充的相应的历史故事中让学生兴趣盎然,此时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史观告诉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建构自己的历史观点,从而形成一种务实的、科学的、能够运用到很多历史事件中的历史观。如在《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教学中,教材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教材中,有一些历史事实作为佐证,但是单凭这些历史事实是不足以完全说明问题的,教师要立足教材,以教材为主要载体,要以科学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主动探究更多的历史事实,并运用比较法对这些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如比较里根政府和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不同。教師再指导学生根据搜集到的历史经济资料认识到经济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扩充思考中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原因。这样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建构了学生的历史观,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会有所收获。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运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抓住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观,以学定教,不断引导学生深化研究,主动探索不同的历史事件,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历史观,并让学生学会运用已经形成的历史观去分析过去的历史事件甚至是推测未知的事件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观高中
浅谈中职学校的“历史观”教育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