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炫坏”行为的引导措施
2017-04-10杨月添
杨月添
摘要:部分青少年学生因为缺少必要的关注和价值满足,常以偏离主流价值的“炫坏”行为来显示自己的价值和对生命的对抗,对此应从青少年的需求入手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
略和引导措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炫坏”行为 价值需求 引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1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似懂非懂”的成长过程中,而且精力旺盛,求知欲和被认可欲强,常常会有炫耀的心理与行为,大多数以财富、能力、权利作为资本,不过也有部分青少年喜欢将偏离主流价值甚至不良的行为作为“炫耀”的资本,此种行为可以界定为“炫坏”行为。虽然这种行为属于问题行为,但与一般的问题行为有所不同,若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于保证教育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种行为的表现、特点、成因和教育策略进行分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炫坏”行为多表现在问题学生身上,简单地按照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有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当然,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正常的价值体验。然而这些措施往往涉及到教育体制的变革并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针对已出现的“炫坏”行为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
1、转换视角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青少年学生未必不想有良好的表现和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些学生虽然自身努力却依然找不到应有的价值,这些学生在正常的学习生活氛围中多是体验到挫败,只好通过与主流价值不符的“炫坏”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对生命的抗争。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偏差的行为方式,这也是必经的一个阶段。当然,同一行为在不同的视角下,这些行为本身是从负面的角度加以界定和描述的,教师对这些行为也会采取强压或控制的教育方式。教师面对学业成绩不良或者有问题的学生,常常会贴上不良的标签,这种标签的存在既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发展与需求,也会影响到后续的行为表现。在这种视角下,学生会以不同的抗争方式来表现个体的需求和接纳时,当青少年正常的需求和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接纳时,很容易诱发青少年的“炫坏”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理性看待学生的行为,从优势的视角看待么一种行为背后的合理性,理解学生的需要表达方式,注重给予青少年应有的尊重,满足其合理要求,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炫坏”行为的出现。
2、寻求替代性行为方式。青少年学生“炫坏”行为的实质是为了获得价值和内心的满足,学校进行整体的改革既然有难度,作为班主任就要从自身的权限范围内寻求有效的替代性行为,让学生找到应有的价值感和满足感。从差异的视角看学生,有些学生在学业上不能获得成功,未必没有其他方面的特长,只要班主任善于观察和了解,总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培养,如针对体育或其他方面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活动或其他方式给予必要的关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生“炫坏”行为的目的是為了获得认可,那么班主任就要为学生搭建才能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空间,当学生有了可以显示自身价值的空间后,大多数学生不会采取“炫坏”的方式。
3、恰当辨别和处理“炫坏”行为。“炫坏”行为的出现与学生的需求和价值有关,但是由于其多以“问题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根据“炫坏”行为的特点以及学生行为的动机做出合理的区分,并根据表现的程度和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是最后的补救性措施,以避免“炫坏”行为造成恶性事件,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分析出学生的行为属于“炫坏”行为后,班主任有两项工作须要进一步落实。一是要从班级氛围下手,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在一种正向的、健康的班级舆论氛围中,学生的“炫坏”行为就没有市场,这样,学生就不会继续采取这种方式。因此,班主任要注意班级的舆论导向,着力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二是针对“炫坏”行为的心理动因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如学生因为受到忽视而期望价值的实现,教师可以暂时忽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转而在以后的交往、了解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机会。如学生认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伤害时,就要分析具体的原因,属于教师的原因,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是学生自身原因,要注意分析引导。如学生自认为失去面子或者没有价值,教师就要反思处理问题的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给予一定的展示机会。这样,从成因上解决问题,也可以避免持续性的“炫坏”行为。
“炫坏”行为是特定阶段学生采取的特定表达方式,对教育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对班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此,不能简单地沿用常规的问题处理方式,而是要认识到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处在该情境的学生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优化教育环境,寻求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