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堂内外,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
2017-04-10周旖
周旖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当前,多数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转变教育理念,整合课堂内外,让中职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生行为差的现状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把德育教育拓展到课堂内外,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职业形象。
关键词:德育;中职;行为习惯;职业形象
G711
我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会计专业的一线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用人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从业者除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外,还必需具有良好的职业形象,即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意识、 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品质。而细观教育现状,中职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较差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良好职业形象的塑造。因此,我们要整合和优化课堂内外各种教学方式和资源,有效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一、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中职生所表现出的不良行为习惯令人堪忧。具体为:其一,思想道德素质偏低,缺失荣辱观念,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独立能力差,责任意识淡薄。其二,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缺乏目的性和自觉性,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比较浮躁,做事无恒心。其三,行为习惯失范,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旷课、早退,抽烟喝酒、夜不归宿,乱扔垃圾,大爆出口,卫生习惯差,沉迷网络游戏等等。其四,仪容仪表失当。个别女生浓妆艳抹,衣着打扮过于成人化; 个别男生发型怪异,形象邋遢。
二、导致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
其一是社会原因。信息时代高效快捷,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也“污染”着学生的心灵,网络游戏里讲打讲杀,举止粗俗,电视电影里,古惑仔舞刀弄枪,满口粗话等,给学生带来消极颓废的影响。其二是家庭原因,現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之女,学生在家中倍受宠爱,说一不二,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任性、自私的个性。其三是学校原因,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把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依据,重成绩,轻礼貌行为。其四是学生自身原因,学生自控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过强,个性张扬,缺乏对文明礼仪的充分认识。
三、整合和优化课堂内外教学资源,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优化课堂教学,体现专业特色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教育导向作用。如在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其次,要求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掌握技术和知识,并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另外,在个人责任意识方面,不仅要对形象设计学习的认真负责,还要对自己的行为言语负责,杜绝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懒散、放纵、推卸责任的现象。在纪律方面,学会自我约束,从他律到自律,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尊重认知规律,有层次分年级的开展形象塑造教学
中职生在校三年,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形象塑造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不同年级开展针对性的培养。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以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职业行为能力为主,可开展以适应新环境为主题的“行动”,如在班级管理中从班级日常管理考勤、学习、卫生、仪容仪表、参加活动等多个小的方面来进行。二年级的学生行为能力有所提高,对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应培养他们贴近职场中的思维应用能力,展开以幢憬职场工作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用思考引领行动。针对三年级学生应培养他们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来调整自己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的自我调适能力,可以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实习锻炼为主要形式,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以及优秀毕业生举行职业道德讲座,从就业形势、就业理念和初涉职场相关知识等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
3.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
其一开展礼仪活动实践。礼仪是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活动实践,如举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报告会、校园文明角、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来传播文明礼仪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礼仪,在潜意识里也会用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行文,提高个人修养。其二,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并强化中职生实习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真正实现知行通融,自觉主动的养成适业职业要求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从而走向成长、成长和成功。
4.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教育合力
个人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的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严格把关相关媒体的各种色情、暴力、低俗内容,以及网吧和娱乐场所等,推进社会环境净化。此外,家长的教育是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动态,建议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家中保持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文明的家庭氛围熏陶下成长为懂礼仪的人,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教育合力。
5.学生自我教育,强化文明行为意识
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关健的还是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塑造职业形象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让理想引领前进的方向,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守纪律、爱生活、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小结
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形象的塑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多种资源,不断熏陶和渗透,积累和规范,一定会帮助我们的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参考文献:
[1]林兰花.浅谈以行为习惯为核心的职校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2]朱长宝,杨坚武.中职德育工作的新思路[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