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衔接上常见问题的相关思考

2017-04-10陈九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衔接初中教育常见问题

陈九龙

摘要:小学生在进入到中学后,所面临的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既表现在课程学习内容和特点上,也表现在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上。中学在学校环境、学习任务和教学管理上都与小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異。如何做好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是每一位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衔接上常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衔接;常见问题;

G633.6

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两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其中,小学教育是基础,中学教育则是对小学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周围的环境、同学、老师都是陌生的,在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的情况下,就迎来了繁重的学业,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和永远预习不完的功课。这个阶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一、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衔接上的常见问题

(一)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小学进入到初中这个阶段,正好是从童年期逐渐步入少年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上开始出现变化,身高体重增加,性发育成熟、身体内部各项机能都趋向成熟。有些学生从小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进入初中学习后,即便遇到自己暂时无法解答的题目时,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但有些学生,一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畏畏缩缩,不愿意去“攻坚克难”,这种以“消极心态”应对学习的学生,在经历失败后更难以树立学习的自信。

(二)教师教学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小学教育中,因教学知识较少、升学压力较小,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内容后,会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实践或进行课外活动,整体学习氛围相对轻松。进入到中学后,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及增加的科目和知识内容,教师需要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课堂上很难有空余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或动手实践。如果学生遇到较为复杂且听不懂的知识点时,有可能会导致偏科或厌学。

(三)学生学习负担加大

为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多以活动为主,家长、学校也未过多给予学生压力,学习负担较轻;而进入初中,不仅面临着来自中考的升学压力,而且面临着来自学校、教师、家长各方面带来的成绩压力,学习负担较小学阶段有了“质的飞跃”。而这强大的学习负担和巨大压力,让很多心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难以承受。

(四)学习方法变化大

小学以听、说、读、写为主,教师授课时非常细致,学生只需被动接受,牢记公式及概念,即可考出一个好成绩;而初中教育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学习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加之受抽象思维影响,学生想要获取好成绩难度远大于小学时期。

(五)行为习惯重视程度的差异

小学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比较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而在中学教育中,大多数学校都忽视了学生行为和习惯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仅以考试成绩判断学生优劣。这种重成绩轻品行的培养方式导致孩子在进入初中后,失去了行为规定的束缚,一旦滋生恶习,将会严重阻碍孩子的成长。

二、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难以衔接的原因

(一)中小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从低年级的形象思维逐渐向高年级的抽象思维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受形象思维影响,这阶段的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但缺乏定性且意志力薄弱,对教师非常尊重;进入到中学后,受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影响,自我意识和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开始对原有的认知产生怀疑。

进入初中一年级后,学生要面对的是未知的校园环境、未知的老师同学、未知的学习任务、未知的知识体系,在这个未知的、陌生的环境中,逐渐适应的学生将快速成长起来;而一些学生,在刚进入初中时,没有端正心态、摆正位置,因缺乏紧迫感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后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和学习进度;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建设和良好的学习心态,在面对困难时出现畏难情绪,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

以数学为例。学生进入到初中不久,就将接触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这些抽象的概念,在小学阶段时难以接触到。一些学生因为这个概念与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另一些学生因为无法正确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到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

(二)中小学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

中小学生年龄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所接触的知识的差异。小学阶段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游戏活动和传授式教学为主,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实践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而初中阶段的教学摒弃了小学教学中的游戏和活动,单纯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多、知识层次更深、难度也更大;仅仅依靠背诵记忆是无法满足学习需求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对学生分析理解、开拓思维的能力要求更高。

以语文为例。小学阶段学习形式是听、说、读、写,学习内容是拼音、字、词、句、段等简单的文字;而初中阶段的学习,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通过分析段落、文章的内涵,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小学教育到初中教育,不仅在认识上有了较大的飞跃,在思维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

(三)中小学教学方式上的差异

小学生在学习时,只需要根据教师的进度和安排按部就班即可,不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人规划安排。即使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复杂问题,教师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重复讲解,或指导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进行实践。

中学生需要学生的课程和内容较小学有大幅增加,在课堂上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或思考,学生需要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需要学会类比、概括和总结,当教师对一些典型例题进行重点讲解后,能够举一反三并运用到同一类型的题目中。

中小学教学方式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很多学生在刚进入中学时不能很好适应这样的变化。

三、结语

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虽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可是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处境。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中小学教育衔接过渡阶段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影响,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寻当前衔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探寻新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小升初阶段的学生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王建.新课改后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现状、制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中小学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06-111.

[2]刘亦白.农村中小学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2):115.

猜你喜欢

衔接初中教育常见问题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