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017-04-10金广宁
金广宁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环境变化,学习目标由升学向技能转变,他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职校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7
一、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角色转换和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压力
进入职业学校,每个学生都要经历角色的转换与适应环境的过程。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模式不适应,就会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如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实现角色转换。
2、交际引起的心理压力
在中职学校,交往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大家来自不同乡镇,成长环境不同,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生活习惯及不同的认知标准,学生之间的磨合成为一个新问题。他们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导致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溺爱,变得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由于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学生产生自闭心理,另一方面由于无倾诉对象,产生抑郁,缺乏自信,会加重心理压力。
3、择业引起的心理压力
当前,学校推荐就业和自主择业已成为职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和入学时的心理预期差距较大。同时,面对求职时理想与现实、专业和爱好、职业地域与薪酬待遇等方面的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既急于毕业又害怕毕业,使他们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形成心理压力。
4、恋爱受挫造成苦闷心理
中职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增强,渴望与异性交友恋爱,但由于他们心理未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理想中的交友恋爱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经常发生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心理障碍。失恋导致学生心理苦闷,影响学业,造成心理障碍,更有甚者出现心理变态或轻生心理。
5、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不少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上网成瘾,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流,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成长。
二、影响中职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中职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素质的问题。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养态度、教育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对学生的性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思想心理教育的现象,导致多数学生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受挫能力差。
2、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生活紧张而使学生产生巨大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压抑、烦躁、缺乏生活情趣、性格不开朗等心理倾向,尤其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经历中考的失败,感到自卑、忧虑、孤独的现象更为普遍。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变化剧烈的社会大环境,时刻影响着在校学生。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的巨大变化,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择业的困难,使得职校学生无所适从,容易产生困惑、迷茫和不满、内疚等心理。
4、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影響和制约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有:第一,部分学生存在人格缺陷。表现为孤独、冷漠、多疑、冲动、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难与人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导致过分自我束缚,处处怀疑,常常紧张,苦闷和焦虑;自恋型人格障碍导致自负,不接受批评和建议,人际关系困难。第二,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和正确性。许多学生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第三,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对社会缺乏科学、全面、正确的认知,受到社会消极因素影响较多而产生悲观消沉心理问题。
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应该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通过调查,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但是这些心理问题绝大多数属于发展性和轻度心理问题,对此要有正确的评价,不能忽视,也不能盲目夸大。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努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另外,要增强家庭心理教育功能,提高父母的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和睦宽松的家庭气氛。第三,要加强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共同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