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学士学位对中英两国学位制度的影响
2017-04-10梁博雅
摘 要:美国学位制度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四级构成,副学士学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探析中英两国的学位制度可以看出,英国基础学位的设置和中国香港副学士学位的引入,都受到了美国副学士学位的影响。美国副学士学位对推动我国内地学位制度变革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副学士学位;基础学位;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9.561
美国学位制度由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四级构成,副学士学位是第一级学位,是美国学位制度的起点。美国副学士学位主要是由社区学院颁发,授予完成两年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生可以凭借副学士学位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课程。受美国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影響,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改革本国的学位制度。
一、英国设立基础学位制度
英国结合自身社会背景,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也开始探索缩短高等教育年限、注重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2000年2月,英国教育和就业部部长大卫·布伦基特提出试验建立基础学位(Foundation Degree),然而当时这个学位潜在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直到2003年1月颁布了白皮书《高等教育的未来》,这种新的学位才被广泛接受。基础学位是一种高等教育职业性资格认证,位于英国学位框架的第五级,低于荣誉学位(honour degree)水平。[1]它是“以职业和学业训练为主,以培养高级水平工作技能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2]一般通过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颁发,需要雇主的持续参与。虽然基础学位制度是为了迎合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但它和美国的副学士学位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短期高等教育的产物,节省了培养人才的时间和经费;都强调学术与职业的结合,培养实用性人才;都对招生年龄和学历没有限制,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也都加强了企业的参与性,利于人才就业。
二、我国香港引进副学士学位制度
众所周知,香港高等教育一直是仿照英国模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高等教育制度式也在发生着改变。2000年,香港行政长官访问美国后,受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包括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影响,香港决定引入副学士学位制度,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到,在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大城市,有高达60%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追求高等教育,而香港的这一比例仅有30%。他提出了在10年内要将香港高中毕业生参与高等教育的比例提升到60%,并且引入学生自费的副学士学位制度,增加专科以上两万八千多个学位,使学位总数达到五万五千个左右。[3]
自2000年副学士学位设立以来,到2005年,香港自费副学士学位数量由2,400个增长到惊人的23,000个。2007-2008年,包括明爱白英奇职业学院、明爱徐诚斌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香港大学保良局社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设立的副学士学位课程共190个。[4]由于香港的副学士学位是自费性质的,所以政府提供了一些低息贷款政策,试图从经济上援助学生修读副学士学位。在2004-2005学年每生补助或低息贷款的上限是55,890港币。在政策的推动下,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热情高涨。香港高等教育整体参与率在2004年12月上升到53%,2005年8月为66%。提前5年完成了2010年高等教育参与率达到60%的目标。 [5]
三、启示借鉴
除了香港以外,澳大利亚在2004年也开始设立副学士学位,学生可以通过转学进入大学继续修读学士学位。[6]美国副学士学位的产生,影响了世界各国开始探索对本国学位制度进行改革,探索学士学位向下延伸的可能,为更好的衔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了借鉴,也为形成更具层次的学位制度打下了基础。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家也陆续设置了副学士学位或相似类型的学位制度。[7历年来我国内地关于高职高专设置副学士的呼声一直不断。2014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开先河,为2014届毕业生授予了相当于副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虽然“工士”学位现在并不是我国教育部认可的学位制度,但这代表了专科层次高等院校对此类学位制度建立的愿望。总之,我国内地设置副学士学位不仅对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也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和终身化。
[参考文献]
[1]Wikipedia,Foundation Degree.[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ndation_degree,2016-2-29.
[2]张爽.英国《基础学位计划》的政策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3]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施政报告2000年.[EB/OL].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pa00/p66e.htm,2016-2-29.
[4]Chin Che Yan,Hannah. A Study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ssociate Degree Programmes in Hong Kong[D].Hong Ko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7.
[5]Rosalind Latiner Raby,Edward J. Valeau.eds. Community College Models[M]. New Yoe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09:165.
[6]李玉静.国际高等教育专科学位制度发展与实践探析:以澳大利亚副学士学位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83-88.
[7]刘会胜,王运来.我国应当增设副学士学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31-33.
作者简介:
梁博雅(198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3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比较。
邮寄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收件人:梁博雅
邮编:273165
联系方式:1585312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