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0奚剑军
奚剑军
摘要: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对学生起到启迪和引导作用,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基于教学经验,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G623.5
数学是小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塑造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满堂灌,就是把概念、定义、公式等数学知识“灌”给学生,之后通过让学生做大量数学题来巩固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虽然不少小学生数学试卷上的分数很“漂亮”,但是这主要归功于“题海战术”的应用。其实,教师采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经慢慢消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未能够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体位,未能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通过不断进行摸索和实践,笔者发现,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特点,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可以化枯燥的数学学习为有趣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在熟悉且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下面笔者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如下的论述。
一、 创设游戏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自觉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会自发地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会使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如在讲授加法时,可以创设具有游戏气息的教学情境,如把学生分成三组,将写有数字的卡片发给每组学生,一组学生卡片上的数字是“和”,另外两组学生卡片上的数字是加数。要求进行挑战的学生随意选取两个拿着“加数”卡片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把拿着对应“和”的卡片的学生找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巩固加法,不仅使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提高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不可以从平行四边形上裁剪出一个小长方形,而是需要通过割补的方式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待学生完成这个动手操作后,鼓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进行观察,问学生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变化的地方是什么?没有发生变化的地方是什么?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都可以得出答案。之后,再问学生,能否在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也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讨论当中,使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喜爱的融入其中,如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一大片西瓜地,摘取一个大西瓜后,要求孙悟空公平地把西瓜分给大家,每个人四分之一。对这种分瓜的方法,八戒表示不满,他说他肚子大要吃大份的,他要吃六分之一,老实的沙僧就给他切了六分之一。分好后,八戒一直觉得自己的瓜好像比别人少,这是为什么呢?这样一个由故事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利用掌握的知识帮助八戒答疑解惑,使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和牢靠。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用掌握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则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他们熟悉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为了增加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让一个学生扮演顾客,让扮演顾客的学生用兜里的钱去买5个本子和1个油笔,其中一个油笔一块五毛钱,一个本子是一块钱,他的兜里有十块钱,买完东西后,看看售货员能否找对钱,能否把三块五毛钱找给扮演顾客的学生,以增加学生对不同面值人民的认识,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中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再如,为了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家有一个种着青菜的长方形菜地,养了一只公鸡,但是存在一个困扰,就是公鸡太调皮,总是吃菜,怎么样才可以不让公鸡吃菜呢?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且富有生活气息,一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动脑。经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学生想出通过围一个篱笆来防止公鸡吃菜的方法。这时,再问学生,篱笆需要多长?通过思考,学生得出篱笆的长度就是菜地的周长,只要知道菜地的长宽,就可以通过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菜地的周长,也就可以知道篱笆的长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觉投入到生活化情境中,主动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巩固了他们所掌握到的数学知识,还使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小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使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可以为了应用情境教学法而应用情境教学法,而一定要在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以使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參考文献:
[1]勾志来.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35):118.
[2]李振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15(2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