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7-04-10张东伟

消费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张东伟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正在不断进行改革,由只是依靠财政资金向筹集资金多渠道转变,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形式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次改革的意见和策略,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事业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政府支持财政、保障和支持社会服务组织的机构,不以盈利和生产为目的,其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水平,近年来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业务量不断增加,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实现新突破,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因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财务管理也具有服务性和公益性,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保障国家的发展建设,目前资金来源呈多元化形式,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分类处理[1]。财务管理主要从单位预算、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专用资金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监督,并且接受检查和人民的监督,需要对每一项对严格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反映的是国家财政方面的分配关系,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符合财经纪律和财政制度的要求,是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的组成之一,政策性非常强,涉及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城乡村镇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类型复杂,由国家无偿拨款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任务顺利开展和正常运行。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规范。预算能够反映出单位资金的收支规模、方向和业务范围,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不少事业单位并未将各种补贴、奖金和招待费纳入预算内容,缺乏统一性。一些单位的专项经费管理缺乏规范,转款不专用,出现各种专项经费被挪用、占用的现象,如截留抗震救灾资金等问题普遍存在。很多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混乱,财政部门不能掌握下拨的资金去向,采用“基数加增长”方法进行拨款,使各单位分配不公,影响支财政部门出效率,而预算监管弱化,盲目、滞后,随意加大各种开支、以各种名义发放奖金、补贴,单位预算只是形式,并不还能发挥勤其功能和作用。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一些单位的制度只在名义上存在,只是涉及到很少一部分,对整个财务管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不能对账户处理和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其次,相关人员财务管理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只凭借个人意愿和经验办事,不按要求、不讲原则,对单位内部的账本、支票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完全不重视,新旧财务衔接制度不到位,无法正常执行或者与单位实际情况不符。在固定资产方面,缺乏獨立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加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身就不能独立,导致缺乏监督处罚手段和制度依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毫无作用。

(三)资产管理混乱。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漏洞长期存在,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没有进行成本核算,不及时结算财产物资,如:单位购置设备、物品数量少,但给商家的资金多,因不及时结算产生纠纷,无法收回;有的事业单位花十几万置办办公自动化系统,但其工作人员很少,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

(四)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缺乏系统的培训,自身专业知识短缺技能低,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能力弱,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只是有丰富的理论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和形象。

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合理预算。改变事业单位传统的“逐年递增”的预算编制模式,积极创新和改革,采用新的“零星预算”法,细化年度预算,要具体到每一个项目,将突发状况考虑在预算之内。同时预算项目要按照时间、类别进度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善于听取听取意见、主动收集资料,明确预算的严肃性,合理利用,提高经费利用率。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保障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各单位可建立内部财务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和各工作人员的职责,规范支出,对固定资产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益[3]。

(三)切实考核审查,提高监督能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考核制度,公开纠察,核对账目不仅要从表面开始,要从深层次进行考核,从源头监管,保证所有财产的完整和安全,对单位固定资产定期排查,实行各物品登记制度,同时要求监督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监督力度。

(四)加强资产的管理力度。首先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分级负责、钱物分开管理等原则,定期盘查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正确、公正的处理;其次要将“资金”转变为“资产”的概念,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流失、提高利用率,管钱与管物相结合,进行产权登记;再次,加强对债务债权的管理,定期回收借款,杜绝外借公款;务必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账务真实、可靠、有效。

(五)培养良好的内控意识。事业单位以国家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为出发,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制定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大力实施,单位领导必须提高认识,起带头作用,组织大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监督,规范凭证流转程序,细化财务授权权限,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五、结束语

在政治经济不断进步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切实解决管理、制度、预算、人员素质等相关问题,优化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进步,满足当前国家和企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珍.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商贸,2014,03:162-163.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