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药定向槽浅生栽培技术

2017-04-10张昕

农业知识 2017年10期
关键词:芽眼薯条薯块

山药定向槽浅生栽培技术

适合山药浅生栽培的U形塑料槽,人为地改变山药块茎由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呈一定斜度定向生长,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山药长薯快、收获容易,能在多种类型土壤大面积推广种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该技术与传统山药栽培技术比较,每667平方米可节省30个用工。每667平方米产量增加470~900千克,增产率16%~45%。所产山药薯条整齐、饱满、光滑、皮色佳,挖掘时不会损伤,块茎耐贮藏,商品价值高。

一、选种催芽

选择新园采收的健康薯块为薯种,切块,每块约140克,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间隔半天用清水冲洗后,浸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10分钟消毒,取出晾干后催芽,可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厘米厚度后盖上湿草毡(湿稻草),或在室外畦面上铺上10厘米厚度后覆盖细土5~10厘米再盖上湿草毡(湿稻草)催芽,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植。种植时只留1个健壮的芽,其余除去。

二、备好定向槽

根据山药不同品种块茎的规格选用(或自己用塑料管制作)定向槽。以块茎长100~180厘米为例,可选用,长、宽、深规格为100厘米×6厘米×3厘米的U形塑料槽。虽然定向槽一次性投入较多,但如合理存放,可使用10~15年。

三、整地放槽

使用浅生槽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沙土、壤土、黏土,土层深浅、地下水位高低都可种植,但在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壤上种植产量较高。一般单行种植,行距1.2~1.5米,用小锄开挖间距(株距)30~35厘米,宽度约10厘米的平行斜小沟,与地面斜度为15度左右,上端离地面约7~10厘米,下端深约30~60厘米(据槽规格),每667平方米约种植1500~2000株。平行斜小沟开挖后放入定向槽,置入松软填料(松软填料一般用质地松软的粉砂,也可选用粉砂加木糠或谷壳糠混合而成)盖上2~3厘米薄土,上插指示棒,然后等待种植。

图1 :山药在套管中生长图(引自赵冰 2007.3)1.指示棒 2.地上部茎叶 3.畦面 4.正确定植种薯位置 5.错误种薯位置 6.吸收根系 7.套管8.新生块茎

四、种植

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适时播种。种植时,在已置满松软填料的槽上盖上2~3厘米土后放上种薯,薯较大时芽眼朝向一边,长条形薯种放置应与槽平行(图1)。种植后每株施下复合肥20克。同时,每667平方米撒施或穴施草木灰200千克、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

五、田间管理

1.覆盖。应用定向槽种植山药,山药薯块生长在浅土层,通过覆盖遮阳物,保持土层湿润,有利于薯块快速长大。在出苗后立支架前,雨后进行覆盖,单行种植的用宽1米的黑色地膜盖上并压紧四边,再盖上稻(麦)草。

2.立支架。待薯苗大部分露出土面,及时插下竹竿,成双行人字架,让山药藤自然缠绕,防止嫩藤在地面受晒枯死。注意在插竹竿时,不能插在塑料槽上。

3.肥水管理。齐苗后每15~25天追肥1次,连施3~4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50千克,施肥应覆土,避免肥效损失。做好水分管理,薯块快速膨大期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久旱时应灌水,雨季及时排水。

六、采收

采收时,土翻开后,将整薯条取出,可保留定向槽,待适宜季节时种植。

(张昕 山东省单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芽眼薯条薯块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马铃薯芽眼检测识别研究*
解锁“夹薯条”游戏
基于LBP 与SVM 的马铃薯芽眼识别
基于色饱和度三维几何特征的马铃薯芽眼识别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薯条外传
薯条外传(3)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薯条外传(2)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