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启示
2017-04-10易苗
摘要:本文全面梳理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五个争论点,结合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争论进行分析,认为:双创教育是传授技能陶冶精神的素质教育,双创教育要以“谋生”和“乐业”为导向,双创教育要全面推进也要兼顾个性,双创教学需社会力量全程参与,以赛促教要统一于“平民化”与“社会化”。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C-0010-04
笔者在中国期刊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截至2015年,共显示期刊文献143篇。其中大体上是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双创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及教学模式研究等等,文章大多是相关理论的归纳演绎。研究往往局限于理论层面,与高职的实际发展缺乏紧密联系,而且143篇文章中核心论文不到10篇。当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匮乏也有客观原因, “创新创业”的概念直到2010年才正式提出,时至今日,仍有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尚未开展双创教育,尚无经验可谈。因此,以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意义重大,对现阶段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争论进行分析也颇具价值。
一、黄炎培职教思想中的创新创业观
黄炎培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其职教思想也是学术瑰宝,对当今的职教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黄炎培职教思想在较长时期内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成为教育界研究的对象。对黄炎培的研究虽不及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但也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现象。大量关于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研究,开拓了笔者的思路,也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范式,其中也有不少需要警惕的误区,诸如“功利主义”和“拿来主义”等。我们不能因为论文需要,随意裁剪、拼接黄炎培之观点,孤立地、片面地看待问题,为论文而论文;也不能放弃独立思考,对前人的研究亦步亦趋,对参考文献有参无考。
要讨论黄炎培职教思想对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启示,首先应该明确黄炎培职教思想中的创新创业观。黄炎培职教思想中的创新创业观首先体现在他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中,从反对科举制度、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到宣传职业教育,再到“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在面对国外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制度、教学方法时,黄炎培坚持“精神上不失自尊自信,方法上还需择善而存”[1],其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即他创业的创新;从办小学堂、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所,再到农村教学试验区,这便是他创新的创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提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无疑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导向。同时,黄炎培为中华职业学校提出校训“敬业乐群”,是教导学生要摒弃“非议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的传统思想,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责任心和创造力,一来可以解决社会最困难的生计问题,二来可以推动国家的复兴。黄炎培也强调职业指导要考虑到人类个性,要“内应天生人类不齐才性之特征”。[2]他认为只有使青年个性得到发展,思想得到丰富,才能改造旧社会,这也是黄炎培职教思想中创新创业观的体现。创新创业,既体现在黄炎培教育思想自身的发展中,也体现在他对学生培养的认知和定位中。
二、关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五个争论点
(一)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争论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争论,主要有“泛化”和“窄化”两种。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抽象、外延模糊的概念。有学者对其做广义的界定,认为“它是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的一个新概念”,“既不是原先的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也不是两者简单的叠加”。“这样的理念四平八稳,看似公允,但是仔细思辨,这样的理解实在有失偏颇并且让中国的创业教育无所适从、左右摇摆,对高校的创业教育产生了明显的误导。”[3]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四平八稳的“泛化”,有学者对其做狭义的、观点鲜明的、导向明确的界定,提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教育”。但這无疑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标“窄化”了,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推进”。
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王占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努力做到‘素质型与‘职业型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兼顾,这并不是为了‘四平八稳,而是根据我国国情采取的实际措施。”[4]也有学者主张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对独立地辩证看待,“偏重于在高等院校突出创新教育,在职业技术学校突出创业教育”。[5]总体而言,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理解,将其等同于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此外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根本。
(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的争论
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伊始,便有很多高职院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用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2004年职教界针对当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个人需求、社会需求脱轨的状况,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才得以突破瓶颈,实现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促进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改变了高等教育生态。所以,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依然要坚持这一基本导向。对此,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已经局部形成了唯“就业论”的不良之风,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只看重学生能否签订“三方协议”,提高学校就业率,谋取更多教学资源,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此外,也有学校为了落实好“就业导向”,将就业的关键聚焦在技能培训,将职业教育异化成岗前培训。这样的职业教育重技能、轻人文,学生难以做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将职业教育拉出泥潭的举措,所以它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
(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必要性的争论
随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那么高职院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无必要性?
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它有利于解决高职院校的就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有学者认为,高职教学偏重于专业技能培训是它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某方面的一技之长是高职院校办学的要义,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也并不是人人都向往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具有普适性还值得探讨。
(四)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任教资格的争论
创新创业教学既包括理论层面的综合知识,也包括操作层面的实践知识,它要求教师对“双创”既有系统的理论认知,又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校内专职教师缺乏创业经验,企业家一般不会辍商从教,高校系统中目前也没有能输出师资理论的相关师范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师十分匮乏。高职院校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是部分专业教师兼职理论授课,邀请校企合作单位举办报告、讲座。有人质疑这种教学模式无异于“纸上谈兵”和“企业宣讲”,它唯一用途就是用来应付“政府文件”。
(五)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中以赛促教的争论
自1997年“创业计划竞赛”与创业教育一同被引进国内,“创业计划竞赛”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引发了社会上的诸多争论。如今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有人认为要坚持“以赛促教”,它是实施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它有助于学生在创业阶段之前系统地学习、交流创新创业,能促进学校的“产、学、研”一体化,能营造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提高社会的创新创业水平;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以赛促教”已经演变成类似“应试教育”的“应赛教育”,学校为了获得奖牌以证明或提高“办学水平”而过度重视大赛,学生为了“保研”“获取奖学金或学分”而加入竞赛,功利化的“以赛促教”将违背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黄炎培职教思想对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启示
(一)双创教育是传授技能陶冶精神的素质教育
在不同的时期,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的内涵解释有不同的特点。从提倡实用主义到倡导职业教育,再到后来“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黄炎培逐渐对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概念,即“职业教育之定义是为用教育之方法,依人人之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而其目的:一为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6]黄炎培在不同的场合也多次提到,“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同时,他也认同杜威的观点,不同意将职业教育理解为技能培训,或是针对某种职业进行的岗前培训,不能“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重技术而忽略人文教育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范畴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是以教授谋生技能为基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是以职业型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
(二)双创教育要以“谋生”和“乐业”为导向
如今职业教育已向终身教育发展,双创教育同样如此,就业也不是“一选定终身”,就业培训既包括岗前也包括职后,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双创教育不能是“万能”教育,只能联系到具体的职业,于是将双创教育的功能导向确立为就业并无不妥。但双创教育毕竟是人的教育,以人为本是根本,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必须考虑到个人需求;否则,仅从社会功能维度考虑双创教育价值导向会多少倾向于功利化。黄炎培的职教思想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统一在一起,他将“个人谋生之准备”确立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终极目标,可以看出,黄炎培认为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他还说过“语以抽象的实用教育,不若语以具体的职业教育之惊心动目”[7],处于萌芽阶段的双创教育,也需要“惊心动目”,把个人生计置于突出地位,有利于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双创教育的开展与推广。同时,黄炎培也多次强调,“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一种“机械教育”,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職业教育要教授学生“谋生”,还要帮助其“乐业”。那么,双创教育的价值导向应该是重视个人需求的职业导向,这里提到的“职业导向”,其含义正是黄炎培所说的“使有业者乐业”。
(三)双创教育要全面推进也要兼顾个性
显而易见,上文提及“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论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是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也不是创新的创业教育,我们全面推进的应该是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能力培养手段。创新创业作为“求学、谋事、创业”的一种方法,它理应面向全体学生,但教学内容中也有“创业认知,资源开发,创业风险,企业管理”等内容,此时则应考虑到“人类个性”。创新创业教育在职业院校应该承担着“职业指导”的作用,正如黄炎培所说,职业指导既要“外适于社会分工制度之需要,内应于天生人类不齐才性之特征”,只有这样“百业效能赖以增进,人类亦因以获得职业的乐趣”。[8]可见,从广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是有必要全面推进的,但在落实的具体层面,还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
(四)双创教学需社会力量全程参与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由何人来教存在争议,但是学校必须联合社会力量的思想是一致的。黄炎培也一直鼓励教师要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这样“可以提倡教员储蓄;也可使教员借此考知社会状况,改良其教授;三可使教员于前途有希望,不至感其生涯之枯寂”。[9]他还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看职业界的需要”,“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10]同理,创新创业教育聘请企业教师,不能只是“上课教师”,前期的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定位等都需要企业教师的参与,只有这样,企业教师的授课才能避免成为“企业宣讲会”。他也强调“教育为专门职业,苟非性之所近与积有学历经验者,未必尽人胜任也”,可见黄炎培是鼓励师范生任教的,创新创业教育因其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更应如此。
(五)以赛促教要统一“平民化”与“社会化”
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做到“做學合一”,正如黄炎培所说“真正学问不在书本上,而在事事物物上,故称求学为读书,实为错误”。[11]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做”的一种有效途径理应重视。与此同时,黄炎培始终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坚持“平民化”“社会化”的方针,首先职业教育要“重视平民问题”,“要解决平民问题”;其次职业教育要“看重社会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创新创业大赛应该积极开展,也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创新创业大赛不是少数学生的大赛,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所有学生都应接触各种竞赛,那么从赛事设置上就应该避免创新创业“竞赛班”的出现;(2)创新创业大赛的内容应该多问问“职业界”,否则参赛作品必定学院气浓厚,比赛结果也并不能代表市场的选择,学生还是不了解创新创业的实质;(3)创新创业大赛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以赛促教”要体现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各个环节,不能有奖牌、有证书、有“分量”的竞赛就重视,日常教学中的比赛就不组织、不重视,“以赛促教”要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中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手段,不能异化成功利性的“应赛教育”。
参考文献:
[1]黄炎培.中国教育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2][7]田正平,周志毅.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4]王占仁.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争论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5(13).
[5]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6]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8]黄炎培.《职业指导号》的介绍语[J].教育与职业,1919(15).
[9]成思危.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10]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J].教育与职业,1930(4).
[11]黄炎培.蜀南三种[M].重庆:国讯书店,1942.
责任编辑:夏英
作者简介:易苗,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